康德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给予的人类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界限是什么。经验论彻底发展,一切实体,以及一切实体性的关系都变的不能,人类知识大厦变得摇摇欲坠,这时候康德出来完成一个拯救行动,人类知识有没有这不是一个问题,他有的,他是被给予的,现成的,这种知识的前提是什么,界限在哪里?康德区分了知识的三个阶段:感性的、知性的、理性的。一是自在之物,二是自我意识,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形成感觉,感性杂多,但是同时要做成这样的知识还需要在感性阶段,叫做纯直观的形式,把纯直观的形式加到纯粹感觉的材料上去,做成感性材料,在知性的范围当中,是感性杂多,被加上知性的范畴。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有一个重要任务,知性范畴有一个先验的演绎,他和纯直观的形式不一样,不能直接给我们,得出来的最主要的结果就是自我意识,即知性的范畴能驾到感性的范畴,他需要一个活动,康德称之为综合或者链接,但是这种综合或者链接,不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活动,是自我意识的活动,康德称之为统觉或摄觉。这是心理学的术语,他不能给被理解为心里的,纯粹的统觉,本源的统觉,总而言之,自我意识,比拟,一大堆感性杂多,有知性的范畴,知性的范畴加到感性的材料上就做成了知性的知识,需要一个活动来被做成,即自我意识,是统觉或摄觉,他是构成我们知识的前提和条件,从存在论上说,一自在之物,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我思”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故我在”,之间有区别,有一个实体之我在思,所以有一个实体之我存在,康德的“我思”,实体是一个知性范畴,他不可能是一个实体之我,而是我等于思,纯思,是先验的。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有感觉材料,感觉杂多被加上了形式,或者是是纯直观的形式,或者是知性的范畴,做成了知识。但如果知性的范畴要对他演绎的话,需要一个活动,就是自我意识,是知识的先验前提和条件,但本身不做对象,本身不能够是知识,自我意识变成知识的对象,但他不是知识的对象,他是知识的先验的前提和条件,自在之物不可认识,必须被加上一种形式才能做成知识,或知识对象,因此,自在之物本身一定被改变了,自我意识是知识的先验前提和条件,本身不能做知识,自我意识也是不可知的,康德的重点就是自我意识,叫做链接或综合,纯粹的统学,他不是心理活动,因为心里活动是经验的,这是先验的,是对象的前提和条件,经验的东西可以做成对象,而先验的东西不是对象,是对象的前提和条件,康德经常用“纯脆的,纯思“纯碎的统觉或本源的统觉,意思是,他是先验的,知识是被做成的,不是被给予的,纯粹的自发性,纯粹的能动性,他搞到先验哲学的高度。自我意识,”我“不做实体,实体知识知性范畴的一个,只能用来规定感性杂多以构成知识的,不是心理学的活动,心理学的活动是经验的,是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是先验的。康德哲学最重要的特征:二元论;不可知论的,主要指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形成感性杂多,感觉材料,这不是知识,知识是通过自我意识的纯粹的自发性加上知性的范畴,正因为这样的加上,我们再也不可能知道自我意识是什么了;主观主义,全部能动性和自发性被设定在自我意识里边,这是康德哲学的主观主义,因为这种自我意识,这样的我不可能达到自在之物,但是在做成知识的过程中,纯粹的自发性和能动性来自于自我意识。理性的对象有三个:世界;灵魂;上帝。在规定理性对象是时候,我们只有知性的范畴,会出现二律背反,正相反对的命题都能得到证明,我们知识达不到的界限开始出现,因此理性的对象不是人类知识的领域,而过度到实践理性的领域,上帝的或信仰的领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唯我论说出来的都洗都是错的,举凡我去说他,他都变成了对象,唯我论意味着的东西是对的。必须有一个眼睛,我们才知道有一个视野,我跟世界的关系就是这样,视野就是世界,眼睛就是我,但是眼睛不在视野当中,眼睛是视野的界限,我要把眼睛放大视野中去,我需要另一个眼睛,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世界只有一个。逻辑上无限的倒退,就会有无数的眼睛,无数的世界。类似的地方在于是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我觉得康德应该是讲的马克思后来说的“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并作出了推论和演绎,但是受到当时知识的局限,停留在了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中。直到后来,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角度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做了一个推演。
“自在之物”应该是“感性材料”,知性范畴加到感性的范畴,需要一个活动,即综合或者链接或者是康德的“自我意识”,应该就是马克思的“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然后上升到理性范畴。听康德哲学,以前都是在回宿舍或去教室的路上成为打法时间的工具,觉得很晦涩,很难懂,完全没有理解在讲什么。昨天听到第二遍,推着自行车在路上慢慢的走,需要静下心来,边做笔记边听,这样做才可以理解一些东西,理解这部分讲的知识结构。里面很多专有名词,很熟悉的陌生名词,听的茫茫然。大家都说康德哲学很难理解,就自然的认为这是大家都难以理解的,其实是自己的懒惰没有认真的听进去,读进去。其实,当静下来,慢慢做笔记,慢慢听,就开始能够知道里面讲的内容,其实,很多专有名词一直在重复,就是把这些熟悉的陌生名词进行构架的串联。抱着重新理解的心态对待这些熟悉的陌生词汇,然后跟随着作者的思路做一个知识构架,突然就能得到一个点,然后这个难以理解的大厦就找到了一个进入的入口,虽然很小,但已经开始,有了一个开头。就好像,我突然理解到,这部分应该讲的“意识到能动作用”。
感觉哲学把动词变成了名词,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知识、事物,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做了一个数学公式般的逻辑推理。生活中很小的一些事情,都被理所当然的看作了理所当然,变成了一种尝试性的东西,不再去思考它的来龙去脉。而哲学,把生活中的这些司空见惯了的事情来做推导,建立、推倒、再建立、再推倒。很多已经存在的真理慢慢被发现。
有一种状态,就是对日常知识的漠视和无感觉,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普遍和司空见惯的事情。常常感觉自己没脑子,总是在被动的接受一些知识,这与自己读书少有关以外,恐怕就是因为一直活在知识温水里面的舒适区里,因为接受远远比提出问题更容易些。
可以退出当下的生活环境,能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审视当下的生活的人,恐怕都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