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不知道大家怎么过的,有朋友出去钓鱼,有朋友宅在家里,有朋友跟我说不知道怎么玩,我是回老家,我是一个农村人父母都在农村。我坐上火车,又换乘汽车,看到城市楼房从视线里慢慢消失。欣赏风景的同时感到内心很宁静,当我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看着夕阳下炊烟袅袅的村庄,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突然张开双臂,对自己说 这就是我的家乡,回家的感觉真好。
晚上在没有城市车马的喧嚣。抛开了忙个不停的工作。心里前所未有的宁静,我带上小板凳,到院子里,拿着蒲扇,坐在树下听着虫鸣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我有点享受现在的样子。
。
社会的压力让我们不敢放松一点点。跟我的同事一样。当我问他,放假去哪儿的时候?他都要想一下。有的去钓钓鱼,有的干脆宅在家里不知所措。有的甚至连放松都不会放松,玩都不会玩,因为他们不敢。是生活给他们压力太大。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其实啊,我也很想他们。但是一想自己的口袋,一想自己的未来大事,还有父母的催促,让他们很恐惧。渐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
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但是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同在一家却没有了共同的时间。
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慢其实是一种态度慢节奏,是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份态度。速度固然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但慢下来却能让我们更专注,更能让我们去仔细地品味每一件事。在首都故宫中有着这样一群人,日夜面对宫墙四壁,不辞劳苦地去修缮瑕疵。只有慢下来,才能看见一砖一瓦,才能仔细完善故宫之美。没有了慢节奏,何以能胜任?生活中这样的“慢节奏“工作并不少,城市清洁人员需要慢才能把街道打扫地焕然一新,饮食店需要慢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如果你从未发觉,是否你也在快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让你错失“慢“的美妙。
拥有一份慢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生活。现在技能培训班不叫技能培训班,叫速成班;铁路不再是以前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是高速铁路。在快速的同时,我们失去了学习过程中漫长的体会和感悟,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即逝。生活如此快速,真的是我们的初衷吗?其实,适当地放慢速度,你会发现只有慢学才能领悟学之乐,只有慢下来才能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曼妙之景。慢,也是对生活的另一种享受。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吗!”
……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呢?
“上帝呀!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