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现在,很少人过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李调元的《粤东笔记》:“广州灯夕,仕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曰‘灯公’。”
清同治年间的《香山县志》载:“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
《光绪广州府志》卷十五载:“凡元宵张灯作乐,先年生男者必以是晚庆灯;七月十四及冬至有事祠祀,必以宰鸭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