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标题写的那样,哲学家只需要思考,对与错又有谁能够评判呢?
最近看了不少哲学的书,就对这句话越来越对了,也开始对以前避而远之的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
什么是形而上学?
什么是辩证法?
什么是二元论?
所以,秉承着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好奇心的价值观,决定好好地扒一扒这些问题,让它们在往后余生都不再是一个问号。
1.“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概念合起来讲,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同一范畴,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而上学”这个名字看起来很难懂,其实是翻译的问题,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物理学之后”。
这个方法在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应用,后来一个叫安德罗尼柯的人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
前一类著作编在一起,起名叫《物理学》。后一类作品,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作品,也编在一起,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当时没有合适的名字称呼它们,安德罗尼柯一看怎么办呢,就给起了一个名叫metaphysics,意思就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学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理永恒不定的真理,我们只要通过理性思维去不断研究,就能找到那些能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
而辩证法则认为不存在大道理,矛盾才是世界的本质,矛盾无法被消除。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具体学科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环节、规律和范畴,反过来指导这些学科的学习、使用,乃至于进一步发展。
你看,辩证法并没有彻底否定形而上学,而是把它当成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必经阶段。
2. “二元论”
要想理解二元论,我们得先展开说说“唯心论”与“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物质决定意识 。
唯心论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 意识决定物质论。
唯心论又可以分为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做本源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的: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主观唯心如果走向极端,就变成“唯我论”了,我只能确认自己存在,不知道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源,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各种宗教所崇拜的神。
二元论认为世界由物质和意识构成,物质决定不了意识,意识也决定不了物质。它们彼此独立的、平等,虽然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五条人乐队就曾在《乐队的夏天》中谈到了他们的世界观,“我们都是用主客二元论来看待这个世界”。正如他们歌词所唱到的那样,“世界的理想就躲在你的梦里面。”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形而上学,辩证法和二元论。不过还有其他看待世界的思想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3. 其他
悲观主义,该观念认为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他们主张抛弃欲望,因为欲望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佛教就是用悲观主义在看待这个世界。
后现代主义,他们质疑客观世界的存在,质疑科学和理性的稳定性。
畅销书《活着》的作者余华就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回想下当时读《活着》这本书给你的感受,是不是就充满着荒诞性,充满悲观色彩。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