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旁风”与“耳边风”含义同,意思是把别人的话不放在心上。但最初的“耳旁风”是指“秋风”,来自“秋风过耳”这个成语。汉代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德才兼备,备受寿梦的宠爱。公元前561年,寿梦得了重病,临终前想把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坚决推辞。于是寿梦对长子诸樊说:“吾欲传位于季札,但他不想破坏旧制,你即位后,希望不要忘了我的遗愿。”寿梦死后,诸樊继承了王位。他和老二、老三立下誓约:今后王位由兄弟依次相传,最后务必让季札继位。等轮到季札继位时,他还是坚决不从:“父王去世时,我已表态不继承王位。做人只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就可以了。至于荣华富贵,不过就像秋风过耳,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为了表明心迹,他索性隐居起来,直到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回到朝中,帮助处理国事。季札视荣华富贵如秋风过耳,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这个典故也就流传了下来。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中有 “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的句子,指修行的境界:心外无物,没什么值得在意的。
“耳旁风”指话语则是在清代,至于如何转义的已不可考,当时很多戏曲或小说中已经这么使用。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