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专题联动文章,作者为多人,均收录在《一笑江湖》及《九州》专题之中。
时间:端朝159年
深秋的风吹过,未央宫外已被染成了一片黄色,宫内的小宫娥们也感觉到阵阵凉意,但仍然不敢随便多加件衣裳,要知道皇宫内不比别处,衣着打扮由尚衣局统一规定,擅自穿衣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于是虽然天气已凉也只能硬撑着,好在未央宫的主人皇后娘娘仁慈和善,早早的便吩咐让宫娥们在殿内当值,不必去宫外站岗。于是小宫娥们每日早早干完了活,都缩在宫门口旁的小暖屋内,嗑着瓜子,饮着茶,唠着嗑,说着家乡的趣事,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香荷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家里本是青州厄尔泰山下的牧民,十几年前,蛮族的那次袭击,烧了她的村庄,父亲便带着一家人逃到了宇阳城边安顿了下来,后来通过父亲一位做大官的朋友举荐,自己便进宫做了宫娥。这一日,她收拾完了宫左的殿内,便早早来到暖屋,嗑着瓜子,等着其他姐姐干完活,大家一起聊天解闷。
这时她听见门外有脚步声,立马笑吟吟地跑过去开门,心想着看看哪位姐姐干完了活。谁知道一开门,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在那里,身着黑袍,面容清隽,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香荷一见大惊,竟然是太子白据,吓得连忙跪下,口呼:“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看了下屋内,皱了下眉,问道:“母后在里面吗?”香荷低着头回答:“皇后娘娘刚用完早膳,现在正在宫内看书。”太子嗯了一声,迈步向宫内走去。香荷正欲起身,谁知道太子又站定身子,回过头来对着跪着的香荷说道:“母后虽然宽仁,但宫内自有宫内的规矩。以后再让我见到你们在宫内嗑瓜子这样不收规矩,我便让敬事房的人来教你们。”听到敬事房,香荷立马吓得赶忙连连磕头,口称不敢。对于宫内的宫娥来说,本宫的主子有时候并不可怕,但敬事房的人却像魔鬼一样,带进去的宫娥没有一个能囫囵的回来。香荷曾亲眼看过隔壁宫的一个姐姐被带去敬事房,回来的时候一条腿已然断了。太子也不再多话,转身径直向里面走去。直到听不到太子的脚步声,香荷才敢抬起头朝里面看去,看到太子确是已经走了,才利索的站了起来,快步转身走进屋内,把桌上的瓜子迅速收了起来。
太子走进来请安的时候,皇后正看着董先生注释的论语季氏十六篇,旁边两个宫娥正在摆弄火炉,正在把烧好的火红的碳加进去。太子走上前,磕了头给皇后请安。皇后看到太子走了进来,放下了竹简,笑道:“你父皇交给你的差事做完了?”太子答道:“做完了,父皇让儿臣整理去年宫内的收支进项。儿臣这几天和东方数,季光一直没闲着,今早已把结果呈给父皇了。”
“你父皇怎么说啊?”
“没见着面,交给门口的黄门了。”太子说这话时,脸色有些难看。
“你父皇在忙些什么?”皇后继续问道。
“听说是在搞刘妃的招魂的仪式,父皇真是老糊涂了……”太子说这话时,一脸不忿。
“据儿!”皇后连忙打住了太子的言语,然后吩咐左右,“你们都下去吧,我和太子说会话,你们关上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两个宫娥,停下手上的工作,打了个揖,应声退出了房间。
皇后看那宫娥走出去后,面向太子微斥道:“据儿,你以后可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说话。”
“据儿知道,但是父皇做的事越来越出格,这些天搞了这个招魂的仪式,说是要和死去的刘妃说说话,这简直就是荒唐吗?更可气的是那个海充,不知规劝父皇,一味媚上,听说这次来施法的道人全都是他找来的。改天我一定要狠狠地罚他,把他发配到岭南去。”
皇后叹了一口气道:“据儿,千万不可,你这脾气也要改一改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你舅舅死后,你父皇和我是愈发疏远了,说句不好听的话, 只怕你我的分量在你父皇心里还不如那个海充。”
太子不以为然,哼了一声道:“说到底那只是个外人,我是他的亲生儿子,父皇再宠信他还能把皇位传给他不成。”
皇后微斥道:“据儿。你越来越口不择言了,这种混账话可不能再说了。你忘了你舅舅临死前对你讲的那些话了吗?”
太子听到母后这样说,心里有些动容,想起舅舅临死前把自己拉到身前,对自己说的话,只有八个字:“韬光养晦,谋身立命。”舅舅本是他最尊敬最信任的人,对他的话,太子向来是深信不疑,言听计从。但太子性格太过刚直,见到不平的事情,总是要说几句,所以曾数次顶撞老皇帝,引得老皇帝大发雷霆。
太子道:“可是为人臣子,定要帮助君父匡正得失,哪能...”
“据儿!”皇后突然厉声道。
太子见母后动了气,连忙住嘴,不在说话,垂手站在一旁。
皇后见儿子这样也是心疼,苦口婆心的道:“你父皇成了今天这样,全怪当初中了那蛮族大祭司的诅咒。当时那件事发生的时候你虽然还小,但总是有印象的。”
太子想着当时的情景,默认不语,心中却如江河翻滚。
皇后继续说道:“当年你表哥北征荒漠,灭了蛮族的皇庭,逼着他们西移,还擒住了他们的大祭司。谁知道那大祭司临死之际,以命向天借力,对你父皇下了大诅咒,这才使得你父皇性格日益古怪,暴戾多变,最近几年是愈发明显了。”
“难道就没有法子驱除父皇体内的诅咒吗?”
“如果你表哥还活着,或许会有法子。”皇后想起自己的这个外甥,眼中已泛起泪水。
“我知道,表哥当年为父皇挡住了绝大部分的诅咒之力,不幸身亡。这也正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母后你也知道,表哥十六岁就已经修成了圣人之体,即使蛮族的那几个老家伙出山,也不能伤的表哥半分。以表哥的本领,竟然会死在那大祭司的诅咒下。我实在万万不能相信。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皇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这件事你也不要再打听了,我也没什么可告诉你的。”
太子叹了一口气,道:“舅舅也是一样,只要我问起当年表哥的事情,他就闭口不谈。我只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后看着自己的儿子殷切而悲愤的面容,有些心疼,柔声道:“据儿,当年的那件事情,你什么都不要打听,什么都不要问。在你父皇面前更是一个字都不要提起,母后对你只有这一个要求,记住你舅舅的话,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对那个海充也是,以后不管他做些什么,你都不要问,也不要去管。记住了吗?”
“母后。让我对那个奴才……”
“你答应我。”皇后看着太子一字字道。
太子见母亲这么认真,只好道:“儿臣记得了”。
皇后看着自己的儿子叹了一口气,道:“记住我的话。””
太子道:“好的母后。那没什么事情,儿臣告退了。”
皇后道:“你回去吧,过几日让进儿媳妇抱着她儿子进趟宫,我这个老祖母也想看看重孙子。”
太子道:“是。”说罢,起身慢慢后退到门前,然后转身开门离去。
皇后看着太子出去的背影,久久不语,叹了一口气。过了好一会,皇后喊道:“来人那。”
门外的小宫娥跑进来跪下问道:“娘娘有何吩咐。”
皇后道:“把春荷找来。”
不一会春荷走了进来请了安。皇后慈祥对她到:“春荷,听说你是青州人?”
春荷忙道:“是的,娘娘,奴婢的老家在青州。”
皇后问道:“你知道你们是怎么来到京城的吗?”
春荷答道:“听父母说过,二十年前,蛮族来到我家的村落烧杀抢掠,幸得大将军赶到,才救了我一村子的人,还帮助我们迁到京城。”
皇后又问道:“那你知道大将军是我什么人吗?”
春荷道:“奴婢知道,皇后娘娘是大将军的姐姐。”
皇后笑道:“那你知道你是怎么进得宫?”
春荷道:“是季光大人安排我进的宫。”
皇后道:“你知道季光大人是我的什么人吗?”
春荷马上磕头道:“奴婢知道。季光大人是娘娘的外甥”。
皇后点点头道:“他虽然不是我妹妹的亲生儿子,但自幼长在我妹妹身边,和他亲生儿子也没有区别。和景桓侯更是兄弟情深。”
春荷道:“娘娘一家待我们恩重如山,春荷万死也难以报恩。”
皇后这时候,起身走到春荷跟前,用手抚摸着春荷的头,慢慢说道:“春荷,我可以信任你吗?”
春荷立马俯身在地上,磕着头道:“娘娘但又吩咐,奴婢一定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好,你起来”,说着皇后从身上掏出一个白虎的玉佩,交到春荷手里,叮嘱她道:“我下面给你说的话,你要牢牢记着,万万不可对外人透露。”
春荷咬着嘴唇,斩钉截铁的道:“奴婢一定把娘娘的话记在脑子里,烂在肚子里。”
皇后道:“好孩子,你从今天开始什么活也不要干了,每天守在暖房里,直到有个人拿着另外一个白虎玉佩找你。你接过她交给你的东西后,你就从西直门出宫,将其中一个玉佩亲手交到季光手上,然后带着另外一个玉佩和交给你的东西,离开京城,走的越远越好,去哪里你自己决定,千万不要对第二人说。”
春荷问道:“季光大人也不告诉他吗?”
“不告诉他,即使是我问你你也不能说。”
“是。那我一直躲着吗?”
皇后这时的脸色非常凝重,凑上前,在春荷耳边小声说道:“等到新君继位的一年后,你就带着东西回来找季光。如果季光已经死了,你就躲起来,永远不要回来。”
“是。”
“好了,你下去准备吧。”皇后说完这些话,显得有些疲惫,缓步转身坐回座椅上。
春荷叩了头,起身时看了皇后一眼,发现她竟然比平时苍老了许多。
十月初一是玉兰节,庆祝花神诞生的大日子,由于端朝的开国皇帝极爱赏花,因此端朝对这个节日极为重视,每到这个时候,宫中都会在长乐宫外的广场上举行大型的活动,宫中的宫女太监都会去,可以说是他们一年中最为悠闲舒适的时候。
春荷也非常喜欢,每年都是早早的去广场等候,但这一次,她没有去,她牢牢记得皇后嘱托给她的事情,除了出恭,她几乎寸步不离暖房,生怕皇后娘娘找她的时候她不在。到了晚上,宫中的姐姐们都早早去到长乐宫前的广场上看表演。她自己坐在暖房里想着皇后娘娘的话,皇后娘娘到底要交给我一件什么样的东西,这么宝贵,还让我远走高飞,躲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想着正出神时,门外响起敲门声。她赶快跑过去开门,门外是一个陌生的宫女姐姐,手里抱着一个包裹。
“您是?”春荷轻声问道。
这位姐姐没有说话,只见她掏出一块白虎玉佩,置于手心。
春荷一见明白皇后娘娘终于派人来找她了。她顺手也从怀里掏出一块白虎玉佩。
两块玉佩晶莹剔透,造型一模一样。
那宫女看到玉佩,也不多话,将包里的包裹递给春荷,转身便快步离去。
春荷接过包裹,透过包裹露出的口看进去,不禁吓了一大跳,里面竟然是已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她心中有些慌乱,没想到皇后交给她的竟然是一个婴孩,她竭力平复了慌乱的心,拿起收拾好的行李,抱着婴儿走出了未央宫门。
宫外漆黑一片,已经入夜。周围寂静无声,只有东南角时不时响起欢呼的声音。那个方向正是长乐宫所在地,此时长乐宫的广场正在进行着热闹的玉兰节活动。春荷深深了吸了口气,一阵风吹过,吹起衣袂,不禁有些冰凉,春荷看着周围熟悉的一草一木,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回来,心中有些酸楚。但想着皇后娘娘的重托,也只能快步向着西直门而去。不一会便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