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算过吗?你已经搬几次家了?”朋友听说馨儿又买新房时,惊讶又佩服地顿了顿,掰着手指数了数,说,“啊,五次呀!难得有人像你这样搬家的!”如果算上为了等新房装潢,暂回市中心的老家小住一年,何止五次?掐指算来,从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她已经搬了六次家,每次都是迫不得已,当然至今她手上只留下两套属于自己的房。
第一套房位于城市西郊,那时馨儿和小妹都在同一个小城工作,虽然这儿有亲戚可以暂住,但因为她爸妈担心孩子寄人篱下,于1995年底,东拼西凑借钱买了套五、六万的期房商品房。那时,一下子借不到太多的钱,她大舅的几百块也不嫌少。第一次交首付需要三万,他们绞尽脑汁把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把家里旮旯头都找遍了,最后还差六十五块。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她爸爸突然想起什么,朝她房间跑,她跟着走过去。只见他拉开被子和被褥,掀起凉席,一阵上下乱翻,嘴里还嘟囔着:“怪啦,怪啦!我记得上次把几十块钱往这儿一塞就走的,怎么不见了?”随后跟过来的她妈妈就数落他:“你总是这样到处塞,生怕我用了!”馨儿这才想起一次无意中发现了那儿的钱,兴奋极了,以为天下掉馅饼了,她一个月前就偷偷地拿去花掉了。没找到钱的爸爸因为希望落空而生气,她不是会说谎的孩子,当时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的她,又不敢告诉他们那钱是被她拿走的,只好在她爸爸气呼呼地问她有没有见到时,洋装不知道。妈妈见爸爸把气出在孩子头上而骂道:“你自己塞头忘尾的(这儿的方言,就是丢三落四的),还冤枉孩子?”她爸爸不伏降地又翻了几遍,确认已经找不到了才罢休,只好连床都没铺,就气愤又遗憾地离开了。
当然最后她爸爸没想到办法(他的办法已经想空了),还是她妈妈去隔壁,厚着脸皮说家里要买化肥,身边不凑数,差百十块而借来的,她不好意思告诉邻居:家里买房连几十块钱都要借。说实在的,当时的馨儿感到自己好惭愧,虽然已经工作了,但她属于月光族,每月自己的工资全部用光,经常还要靠向同事借才能勉强撑过当月。她不能帮家里的忙不说,关键时刻还给他们添乱。她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但在那种情况下,又不好意思立即承认钱是她拿的,因为有了那意外的钱,那个月是她刚工作以来,唯一的不需借钱的一个月。
看着那来之不易的三万元,里面有百元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元、五元的,馨儿不禁有种想哭的念头,爸妈不容易呀!当时小妹上班,二妹远在另一个城市,她和爸妈在床上数了又数,点了又点。爸爸把它们用三层塑料袋捆绑起来,帮她系在腰带上,她又找了件大夹克衫穿在外面,妈妈送她去车站去交首付时,笑着说:“真好!看不出来耶!”内心沉甸甸的她腰缠万贯,眼噙泪水,朝妈妈挥了挥手,转身上车了。
从那以后,她花钱总会省着点,虽然工资不高,但每年会攒下一点钱给爸妈还债。虽然他们总不肯接受她的心意,但她心里好受些。
再一次付房款是在96年底拿交房子钥匙后,来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里,虽然住在价格最便宜的最高层五楼,虽然没钱装修,家里空荡荡的,连一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不过还有三张床(如果都能算作床的话),一张是家里用过的有十几年历史的旧高低床,一张是从单位找来的废弃了的竹筏床,另一张床是用木板和两张长板凳靠墙临时搭的。一台煤气灶是她从旧货市场新买的淘汰货,她又从建筑工地找来一张残了一条腿的旧破桌子把它支在厨房一角。唯一撑得住门面的是从三叔家借来的一张直径80公分的小圆桌和四张木头的折叠椅。
不管有多简陋,因为在城郊有了一个家,馨儿和小妹可以一人一个房间,二妹回来,爸妈过来,都不显拥挤。用二妹的话来说:“家里好大!连大大的阳台上都可以睡个人!”她当时在外的住处是和三个同学一起的合租房,不足二十个平方。依家里的条件是不可能有能力再为二妹去她那个城市买房了,现在想来,她那时有多羡慕留在小城的馨儿她们!一心在外闯事业的二妹会像她一样把这当家吗?傻乎乎的馨儿哪里想到二妹的心情,只是因有了自己的空间而高兴着,觉得自己这下踏实安全了!进城逛街也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