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今天下午,聆听了潍坊张国钟教授的报告,报告历时三个半小时。按照刘建方主任的点评: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有理论,有实操,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可借鉴,可复制,可学习。与会老师整场培训中间没有走动,没有走神,没有玩手机打瞌睡。实乃一场难得的学习之旅。
自己总结学习心得,共计九字:守规律,重重复,抓落实。
一、守规律。即做为教育者,要遵守教育规律,遵守儿童成长规律,遵守儿童生活规律,遵守儿童思维规律。用儿童立场来实施教育,用儿童思维来引导孩子,用儿童视角来观察孩子,用儿童生活来代替教育生活,用儿童语言与孩子交流。
昨天逛超市的思考,就是运用儿童思维做儿童群体消费的特殊案例。知道儿童想什么、喜欢什么、要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至于能成功销售。
关于儿童视角也有很好的案例,一个玩具店,一米五以上摆设的玩具,一年还销售不几个,一米五以下的玩具,每天都能销售几百件,疑惑的老板后来找到了原因,因为一米五以上的位置儿童的视线很难达到,以至于销售量低。老板重新设计了物品架,纠正了自己在物品架设置和玩具摆放的不足和误区。原来销售量一直低迷的玩具也经常售罄。说到这,还想起我们学校德育处的一个故事。德育处在检查卫生时候,就会发现,教室门上衔接棱处,学生经常不打扫或打扫不干净,德育处领导多次强调,这一点卫生死角就是纠正不了。后来政教处多次深入了解、观察、思考之后,总于找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孩子的身高没有那么高,视线达不到这个位置。所以,每次打扫卫生这里就会成为卫生死角。从学校德育处管理这个层面来分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视角。
至于儿童生活,我们更好理解,学生最喜欢的、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一定是运用学生生活方式去学习。也就是讲,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明白这个道理,老师们如何教学便可不言而喻。接下来我们必须做好如下。让知识如何与学生生活发生联系。如何让学生站在生活的正中央,如何让学习在生活中真实发生。这样的学习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从内生发出的学习动力,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重重复。现在的义务教育,过于注重大量刷题,舍本求末,效果甚微。以至于陷入教育的误区、盲区。其实,现阶段的升学考试模式百分之八九十的题目都来自于书本上的基本例题、习题的变化与延伸。只要能把课本上的公式、例题、习题弄透弄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成绩一定不会差。这就要求我们反复训练课本上的习题、例题。避免大量刷题。重复做试题、做作业。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彻底让量变引起质变。直到学会、悟透、理解、可运用、可迁移为止。不贪多贪快。少而精,少儿有效。
三、抓落实。教育工作,琐碎且繁杂,不可流于形式,落在口头上,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课本。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落实。做好细节,做亮细节。这样才能有成效。
九字心得,理解浅薄,思考不全,唯一二尚可。用笔记之。日后再有思考,再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