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着这样一些人存在?你也许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甚至他们或许都不知道这世上有你的存在。但是他们曾经在你年少的青春岁月里给予了你莫大的宽慰和鼓励。
年少的你或许还单纯地幻想过和他/她见面
你和他们素不相识,但是却很惊讶的发现你们或许有着相同的人生境遇,他的故事那么像你,他的文字那么像在诉说你的内心。我想出现在我青春里面的那个人就是一个和我有着50岁年龄差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据说:如果你还记得和某一个人初次见面的情景,那就说明你们的缘分还长。
那个女孩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她和村上春树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是她初中二年级的某一个温暖的周末午后,爸爸从外面办事回来之后手上拿着一本不算很厚重的书。那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眼神很坚毅的中年男人的头像,旁边配着的字就是“挪威的森林”。爸爸轻轻地把那本书递给她,拍了拍她的头说“爸爸给你买的书,好好看啊!”女孩用力的握了握她手中的书,点了点头。
那是女孩和村上的第一次见面 ,也是从小对女孩很严厉的父亲罕见的温柔呈现。后来的后来,父母离婚了,父亲远走他乡,女孩便很少很少再见父亲了。
于是,《挪威的森林》变成了女孩的父亲给她留下的为数不对的念想了。
那时的女孩只不过13岁,对于《挪威的森林》中的很多的内涵和主题都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只是好像单纯的喜欢这这个作家的文风—简洁又凝练。然后就慢慢地找了更多的书去看。
或许触动女孩最大的:在女孩每晚都能听到停不下来的争吵声的时候;在那段时间的女孩的内心时常很郁闷和焦虑不安的时候;当女孩在夜晚因为失眠而辗转反侧的时候;在女孩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失声痛哭的时候;总会想起村上春树的那些话
是他的书陪伴着那个敏感而又脆弱的少女走过那段人生中的最艰难的岁月。可以那么说,没有村上和他的文字,那个少女早就在现实残酷的打击下或许选择结束生命了吧。
等到经历完那段人生中最难熬的岁月之后,女孩觉得自己因为村上的文字而从头到尾武装了起来。女孩真的好像更加坚强了呢。渐渐长大之后的女孩也会因为高三的巨大压力失声痛哭,那时总会想起村上说过的……
后来的后来,我们都长大了。上了大学的女孩,好像初入成人的世界吧,很多的复杂和不确定充斥着女孩的内心。那时的女孩会想起村上说过的……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舞!舞!舞!》
再后来,我们都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面临终身大事这样的问题。可能周围很多朋友都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而你我却始终一个人。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都开始操心起你的终生大事了。那时的女孩会想起村上的这段话吧……
是的,这就是女孩终其一生都会追随的村上春树。总在用着最朴素的话说着最深刻的道理,除了他本身的文字很令人着迷之外。村上本身的个性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村上自律----坚持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每天写作四个小时,长跑十公里。一坚持就是35年!
村上谦卑----在成名之后依然保持初心去写作。很多的作家在成名之后的作品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大不如前。而其实村上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其实就已经大获成功,在这样的状态上他依旧坚持不断的创作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村上的新作品。
村上随性---他可以说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跑步,就每天坚持;喜欢爵士,就不顾劝阻去开酒吧;喜欢写作,就笔耕不辍。
女孩想,村上是年少的我很想去成为的那种大人的样子。她会像他那样,只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他的书和他的文字鼓励着那个敏感脆弱的少女去一点点地努力,逃脱所谓的命运的束缚。那个少女便这样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此刻,女孩在书桌前安静的写下这篇文章。耳边只有她的丈夫和孩子的平稳的呼吸声。多年前的那个敏感内向自卑的少女已经彻彻底底地走出来了,曾经的她将最好的自己藏那个在内心里,给别人看到的就是一个稍显“不堪”的自己。其实现在的她依旧不明白年少时的她的心态。
或许那时年少的她固执地认为那是她对抗世界的方式;或许她只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或许她觉得好像已经失去了获取幸福的天资,其实那时的她已经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
后来的话,她只是遗憾不能够回答那个问题——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感觉?那是她一生的遗憾,真的。
但最后的她很幸福,同时正在努力一点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那时的她内心有信仰,人生有方向。她一定会过的很好很好的……
谨以此致年少的信仰---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