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妈”模式
小时候,我们因为还没有独立的能力,很多事情都需要依赖妈妈:
洗好澡了,妈妈会给你穿衣;饿了,妈妈会给你做饭,甚至端到你面前喂你吃。妈妈做的饭菜不是你喜欢的,你还可以耍耍小脾气。
即便到了小学、高中、大学等阶段,我们也还是浸泡在和谐有爱、互帮互助的“妈妈”式环境中——老师无条件教导你,同学自愿帮助你。
而进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我们所处的环境骤变,更多的是竞争关系,更讲究效率。很多人没有适应和转变过来,依旧保持着“找妈”的模式——从不知道学会自己获取,没有学习的自主性。
前两天,一位学妹来找我咨询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说你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呀!她说,你不是知道嘛,所以你告诉我啊!
无言以对!
在毕业甚至毕业很长一段时间后,许多人一直保持着这种模式思维,才导致了他们对待事情时存在这样的态度:
——你要告诉我。
——因为你知道啊,所以你必须告诉我。
——你不仅要告诉我,而且不能有怨言。
习惯了“找妈”模式,会因为不尊重他人的价值而被这个竞争残酷的世界冷落和遗忘。更重要的是,因为缺乏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他们极其缺乏自主能力。遇到困难时首先不是想着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而是从身边的人身上免费夺取,这种态度最终使得他们一无所获,还容易滋生抱怨等不良心理。
所以,毕业后,我们需要脱离“找妈”模式,进入到“独立自主”的成长模式。
无视自己的注意力财富。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的收入其实跟时间有关,而注意力则决定着我们的时间使用质量。因此可以说,注意力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财富。
而注意力又往往最容易被人遗忘和忽略。因为从来不觉得注意力是一种财富,所以也不会认为注意力有多重要。既然不重要,就可以随意浪费它,而浪费则导致了随波逐流。
就像我们看到,很多人随意交出自己的注意力,任由公众号宰割,变成他们换取金钱的商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毕业后的十年不仅是培养技能和增长经验的最好时段,还是提升自我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应当珍视并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用注意力培养出好的习惯,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好未来规划......
“泛泛而及”的态度会害人
10年读大一时,一番青春热血的推动,我开了家淘宝店,同时也带动了一帮同学。11年,我们把店铺都做到了5钻,由此体会到在大学里挣钱,实现自我的那种快感。
虽然很看好电商的前景,但临近毕业时我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基于这种“被动选择”的放弃,我们安慰自己“反正也经历过了,咱们的大学生活也算有过光辉的吧。”“就当是学习了。”
有了一次中途而废的经历,毕业后的几年里经历过的事情,没有哪一件是坚持到底的,或者是到了瓶颈时放弃,或者未曾深入就不了了之。
后来不断复盘自己的经历,才发现使自己平平庸庸,一无所获的正是这种“泛泛而及”的处事态度:“了解”了就好、“就当是学习吧”、“经历过就是财富,不必太过较真”。
拥有这种心态,一碰到困难就退回到“就当是学习”的安全距离,安慰自己“等学好了以后再回来搞定它”,“反正都已经经历过了,也不算没有收获”。
习惯了用这种态度面对事情,就会滋生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不显得自己的逃避和自我安慰难看”的懦弱心理。
是啊,刚毕业时,我们拥有大把青春,“泛泛而及”至少也算一种可嘉的精神态度。因为少不经事,甚至连犯错都是一种可以被原谅的可爱行为。而当我们熬成职场“老鸟”,成为新人眼中的叔叔阿姨时,任何的不足与错误都会招致严重后果。这时候,没人会觉得你可爱,也没人会为你的错误买单。
最可恶的其实不是岁月蹉跎,而是我们蹉跎了自己的岁月......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不应以肤浅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竭尽全力去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即使要不断犯错、不断失败,也应是以一种较真的态度:深入一个行业,真正弄明白一个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心理底线,从而突破自己人生的那道“成本线”,成长到高峰区。
毕业后,我们进入的其实就是一个残酷的竞争世界,要想在这个世界里生存并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就必须从“游乐场”模式切换到“荒野求生”模式。当我们没有拐杖和火把,没有了参考文献、攻略和锦囊,我们需要使尽浑身解数,去独自解决扑面而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