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决定下嫁给荷西时,我明白地告诉他,我们不但国籍不相同,个性也不相同,将来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于打架。他回答我:“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不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于是我们认识了七年之后终于结婚了。
荷西坚定不移爱着三毛的心终于打动了她,荷西很懂三毛,也正是这份懂得与尊重,以及完全了解三毛性情与品性的荷西,成为了三毛心中最难以割舍的爱。
内心自由洒脱之人的婚姻,也有属于他们独特的浪漫与美好
三毛的内心世界是向往自由的,她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拥有洒脱不羁的灵魂。所以只有这样的她,当看到撒哈拉沙漠照片的第一眼就无法忘却她的存在,才会萌生出独自前往荒漠生活的大胆甚至有些放肆的想法。
在别人眼中的“天方夜谭”,但在荷西心中却是理所应当,他理解她的那份冲动与疯狂。于是两人开始了在广袤无垠沙漠中的情感生活,同时也带给三毛无限的灵感与感触,她经营着与荷西的婚姻,也感受着来自沙漠的异国风情。
三毛用独有的艺术品位与独有的生活经验,让身处在荒漠中的俩人享受难得的“酸甜苦辣”。她用文字与笔触书写自己和荷西别样的婚姻生活,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沙漠中感触到的生命力量以及在荒漠中生存也能展示只属于他们的浪漫与美好。
1、《沙漠中的饭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成为柴米油盐生活中的快乐武器
《沙漠中的饭店》是《撒哈拉的故事》中的第一篇叙事散文,也是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好不容易领到结婚证后,所租住的一贫如洗的小房子自《白手起家》后竟也变得温馨别致,独有一番韵味与魅力。
自从住所有了像样的家具与生活起居物品后,三毛让国内的父母帮忙接济下厨的食材。因为荷西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奔波于沙漠中的磷矿公司做苦力,而三毛也开始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后生活,她说自己做家庭主妇,第一就是下厨房。于是乎他们也开始了油盐酱醋茶的婚姻生活,使得荒漠也多了几分烟火气息。
我一向对做家事十分痛恨,但对煮菜却是十分有兴趣,几只洋葱,几片肉,一炒变出一个菜来,我很欣赏这种艺术。
之前因资金与食材有限,他们只能吃西菜,但自从三毛家人寄来的包裹有大批粉丝,冬菇,紫菜,生力面与猪肉干等,被生活在荒漠中的三毛称之为“珍贵食品”,简直是爱不释手。于是她开始大展身手,给荷西烧的第一道中国菜便是“粉丝煮鸡汤”。
“是什么吗?再给我一点,很好吃!”
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做‘雨’。”
“雨?”他一呆。
我说过。我婚姻自由自在化,说话自然心血来潮随我高兴。“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包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荷西还是呆呆地、研究性地看看我,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
我不置可否,“你还要不要?”
回答我:“吹牛大王,我还要。”
以后他常吃“春雨”,到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有时想想荷西很笨,所以心里有点悲伤。
除了把粉丝比喻成“春雨”,三毛还将猪肉干剪成小方块藏起来,骗荷西是中药治疗感冒鼻塞和喉片治疗咳嗽用的,最后被荷西识破偷吃了不少。
还有一次,三毛做了紫菜包饭,荷西以为她搞怪拿复写纸(印蓝纸)来吃,被吓得不敢动嘴,还示意三毛张嘴看是否会染到口里去,最后尝试了一次才知道是海苔,发觉自己又被三毛“耍”了,气得有些抓狂。
因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荷西对中国菜的原材料与色香味不了解,而三毛又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荷西在品尝中国菜的时候,经常被三毛的“无厘头”逗得一愣一愣的,不过最终他还是无法抵抗美食的诱惑,即使被三毛捉弄依然不忘加菜,同时也极大满足了他的味蕾。
毕竟在荒漠之地,能吃上正宗的中国菜,实属不易,同时也体会到了享受美味佳肴的快感,而且这也是三毛与荷西在经历柴米油盐生活中所独有的交流方式,也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2、《素人渔夫》:荒凉单调的沙漠婚姻生活,也能找出苦中作乐的方式
这儿的日子,除了撒哈拉威人过得自在之外,欧洲人酗酒,夫妻打架,单身汉自杀经常发生,全是被沙漠逼出来的悲剧。只有我们,还算懂得“生活的艺术”,苦日子也熬下来了,过得还算不太坏。
婚后一段时日,他们发现生活上花销太大,有些入不敷出,荷西宣布取消不必要的社交聚餐与旅行来节省开支。然而三毛向往自由与洒脱,因为在荒漠之地生活单调,她不愿为了生计去妥协,为了节省而取消假期的旅行计划,对她来说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她想出了利用周末时间出去赚外快的方式:穿过沙漠去海边捉鱼,而捉到了做咸鱼晒干。这样一来不仅能节省平时的菜钱,还能抵一部分的油钱。于是他们便开始了《素人渔夫》的历险记。
第一次的周末他们一大早出发去到没有沙滩的岩岸,他们装备齐全,信心满满,不到个把小时,就收获颇丰,水桶里装满铲下来的淡菜和九孔,捉到16只超大红色螃蟹,10条大鱼还有20个灰黑色小蟹。他们兴奋极了,初次探险就能满载而归,于是乎赚钱的想法被抛之脑后,而是想着如何请同事朋友把所收获的食材统统消灭掉,以此庆祝自己的旗开得胜。所以第一次他们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花费了一箱啤酒和半打葡萄酒的请客钱。
而后的几个周末,因为同事们要和他们一起去捉鱼,他们开心得买了好多露营和抓鱼的工具,还买了很多吃的和喝的,与其说是出门捕鱼,还不如说是成群结队去海边露营。他们玩得很开心,虽然存钱的事情早已被淡忘,但最后他们认为收获的友情是无价的。
我们这个家,是谁也不管钱的,钱,就放在中国棉袄的口袋里,谁要用了,就去抽一张。账,如果记得写,就写在随手抓来的小纸头上,丢在一个大糖瓶子里。
这段时间三毛和荷西不仅没赚到钱,还花销倍增,最后他们没办法决定捉鱼去卖,能更快地变现。不过他们一点也不贪心,只要把玩的开销赚回来就行。说干就干,他们这次确实认真行动,荷西负责潜水去捉鱼,三毛则跪在岸边的石头上,用刀刮鱼鳞洗肚肠,收拾干净。最后两人弄得精疲力竭,脸色苍白,共收得30多条大鱼。三毛终于体会到赚钱的不易。
为了能让新鲜的鱼卖得一个好价钱,他们废寝忘食驱车赶往镇上,他们把一些鱼卖给酒店的厨房,剩余的放在邮局门口卖,他们不敢叫卖导致无人问津,最后在荷西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全部售出。赚了三千多,他们开心地如释重负。为了犒劳一天的付出,精疲力竭的他们不想再家里吃面条,决定晚上去酒店好好享用美食。
餐厅部的领班就是中午在厨房里买我们鱼的那个人,他无意间走过我们这桌,看见荷西和我正用十二倍的价钱在吃自己卖出来的鱼,吓得张大了嘴,好似看见了两个疯子。
最后可想而知他们依旧白忙活一场,而且还得倒贴汽油钱。也许他们不是赚钱的料,对于存钱他们没有太多的概念与定力。他们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感受与快乐,这无疑是身处单调与荒凉的沙漠中的人们所缺乏的。三毛和荷西懂得享受生活,坚持生活中的“艺术”,让原本枯燥单调的荒漠苦生活,多了几分趣味与生动的甜味。
结语
三毛与荷西两个自由不羁的灵魂与大漠狂野温柔的碰撞,谱写出只属于他们俩浪漫与美好的婚姻生活,怎不叫人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