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共读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从序言开始我陷入了百抓挠心、一筹莫展的境地。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高质量完成作业,如何比较高效分析、整理信息,进而提高理解力?成为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直面痛点,慢慢来,持续做,跟下去,先完成再完美!默念100遍!本文从序言的主要内容、对自己的影响、作业思考三个方面展开。
一、序言主要内容
读了两遍台版、中信版的快思慢想,尽力综合两版的内容梳理序言的框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缘起、研究设计、研究结论)——引出主旨展开阐述。
研究目的
作者从办公室茶水间闲聊开始,提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指出别人的错误比看出自己的错误更容易,人们存在种种直觉偏见,从而提出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性。
研究过程
作者从故事背景引入,讲述和搭档阿莫斯一起做研究的趣事。在共事过程中两人对直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人的直觉是有缺陷的,存在小样本偏差,统计人员也不例外。进而精心设计研究流程,通过真实、鲜活的情境测量人类存在直觉偏见。
序言中提到三类直觉捷径与偏见
相似性捷径:类似的事物容易通过简单捷径做出判断(例子:农夫、图书馆)
可用性捷径:可调用的经验导致判断性成见(例子:K字母比较容易出现在在第一个还是第3个)
情感性捷径:根据情感好恶进行判定,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论证
然后作者阐述直觉存在两面性,不仅存在偏见,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专家的直觉有助于高效、精准解决问题。并追溯本源,把直觉的偏差归因于认知偏见,积极的直觉源于经验的累积和知识内化。那么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呢?作者水到渠成引出本书的主旨:快思慢想,两个不同系统的特点及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心智是如何工作的。
二、对自己的影响
1、两个关键词(知识诅咒、识别段落属性)
知识诅咒: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就像“靠,这么简单都不会”。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想当然认为这些别人肯定会知道呀,无形中会忽略很多信息,导致沟通鸡同鸭讲,无法同频共振,致使沟通低效、无用。
识别段落属性:直觉告诉我这个词特重要,一旦打通,就能琢磨透彻背后的底层规律。但现实是一脸蒙蔽,结合老师的三言二语,我大胆猜一下。是不是拆解段落的结构,比如,分清事实和观点、结论、理由,论证的方式、行文的逻辑,比如是如何论证的,是演绎、归纳、还是类比?先挖坑,慢慢填。
2、行动更新
在谈到理解力时,老师提到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用作者的话来重述作者的观点,第二步:用自己的话重述作者的观点,并提到“不就是”这个口头禅,字字戳我心。一开始有点疑问,后来思考发现,也许是这么回事。
“不就是”仿佛一切了然于心,习惯用旧知来解释新知,可能会犯相似性、可用性捷径偏见,只看到事物表面相似点,却未洞察到事情的本质—不同点,不仅弱化了对新识的理解,也阻碍旧知和新知的连接和粘合。所以为防止附会旧知,首先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在理解基础之上,联系已有的经验,把新知粘合在原有的知识架构中,从而生发新的知识体系。
以后在阅读快与慢的过程中,杜绝任意加工,尝试用作者的言语回答作者的问题,同时比对老师的理解,琢磨背后的架构与底层规律。
3、更多的疑问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高概率事件,同时规避风险呢?希望以后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三、作业的思考
1.如果我想逃避,做出逃避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想逃避,意味着心已动、身未动时,做出判断的原因是:直觉,共读活动太痛苦啦,比鸡起的还早,上课听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作业还不会做,比死都难受。此时,耳边响起另外一个声音,共读活动的确不轻松,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多做高概率的事件,将自己暴露在正向黑天鹅高发的地方,不断成长,遇到更好的自己吗?
2.如果选择了逃避,决策依据是什么?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拿出像样的作业,即便拿出了作业,也是渣里掉渣。
无论我怎么协调,繁忙的工作与家务,需要陪伴的孩子与生病的老人,实在分身无暇,不得不放弃。
事实证明这一切完全超出能力圈的范围,放弃是我做过的最好选择。
不知理解是否正确,请大家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