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于无聊,打开百度百科的任务,编辑了几个词条。
提交没多久评审官反馈词条不达标,要继续完善。
出现两次这种情况后,我就点开了评审官的编辑建议,他是对的。
好奇之下,我找出那名评审官的资料去看:
共通过词条版本:2400+
1月份通过版本数:1300+
百科等级:8级
职业:高中学生
出生时间:1999年
……
在这群95后互联网原住民面前,我这个后80瞬间觉得逊毙了。
我读高中的时候电脑还未普及,上网还要去网吧,上网三大目的分别是聊天、下载音乐、打游戏,没有谁能够在网吧里编辑2000条百科词条。
而在95后的世界里,网络的存在差不多就像水电网气一样属于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如鱼得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还卓有成效。
前段时间聊天有个朋友说“共享经济+内容”其实是个值得看好的方向,我当时还不以为然。内容界的共享经济其实就是利用人们的认知盈余,所有的自媒体、UGC都可以算“共享经济+内容”,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大家其实都挺忙,谁有那么多闲工夫去做这些事情?
现在看来,我忽略了一个比较闲的群体:学生。
而百度确实也把学生群体作为自己重点拉拢的一个对象,各种进高校活动,各种荣誉奖励机制,各种积分换礼品。
这种激励对于我这种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对于学生就不一样了: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容易被荣誉感所驱动……把很多精力、时间投入到这种工作中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2014年网上有一条刷屏级新闻:“清华化学化工系学生昼夜捍卫PX百科词条事件”。茂名反PX游行发生后,“PX”的“低毒”属性被人篡改成“剧毒、高毒”,8个学生高擎理性、科学的大旗戮战三天,易手20多次,最终确保词条无误。现在看来,当时发生这事儿一点也不偶然。
在我漫长的成长岁月中,我经历过很多穷极无聊的时刻,如果那个时候我有去编撰百科词条、加入字幕组、回答各种问题的机会,我会欣然加入,用自己的认知盈余去帮助更多的人。
到了现在,我每天24小时都嫌不够用,去趟图书馆看次闲书都觉得奢侈,终究和这些95后的互联网原住民离得越来越远。
“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写过一本《你不是个玩意儿》,他对于各种UGC比较不看好,认为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千千万万个利用认知盈余去产生内容的人失去了主体性,磨灭了自我,最终获利的只是高高在上的云端企业。
在我看来,共享经济没有错,利用认知盈余去帮助更多的人也没有错,而平台确实应该反馈给这些无私奉献的年轻人更多的回报。
当然,终有一天,他们终究不再年轻,还会有新的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去做这些事。而这群不再闲的无聊的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说不定还会做出更令人惊诧、伟大到改变世界的事情。
济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