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答:通过帮助来访者完成对情绪和感觉的整合。
(以下是个人对本书的大致概括,也算是读完这本内容丰富的书的一次回顾和复习,帮助我把其中的内容整合进自己的大脑里。因为这是第一次读,对其中很多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根本就没有理解,所以这些概括肯定会有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有待更新。)
心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觉察情绪活动,赋予情绪活动以意义,本书称之为“表征活动”和“心理加工活动”。感觉和被称为β元素,感觉被觉察后成为各种意象,这些意象被称为α元素,这些意象被意识加工,从而被整合进人的内心。这些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人的心理就会呈现出健康的状态。其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
神经方面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因为神经元在纵轴(身体-心理)和横轴(情感-认知)的整合,心理的病理改变则是因为缺乏这种整合。
要实现这种整合,具体技术是很多样的,本书也没有在这一点上着墨太多,而是直接点出心理治疗最本质的方法——主体间相遇,既来访者和治疗师双方作为两个主体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完成治疗的手段,其他一切技术都要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治疗师需要对来访者表示积极的关注,对来访者表达出的情感全部接受。治疗师要成为来访者的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些被来访者压抑的,没有被来访者自身意识到的情绪、感觉和心理表征。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双方要形成一种“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默契,治疗师要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知道来访者在想什么,以此获取来访者的信任,让来访者能够更加畅所欲言。要发展出这种默契,标准化的技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治疗师要对人的情感有足够的敏感度,并全身心地去体会和理解,除了语言,治疗师的表情、姿态都要参与进去,去营造一种令来访者信任的“主体间场”。
接着,治疗师要允许并引导来访者自由表达情绪和想法,治疗师则要在这如大海般波涛汹涌的内容中把握方向,引导来访者觉察、识别这些思绪,并为它们赋予最有利于自己当下和未来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的整合。这种引导并不是说治疗师要主动选择方向,而是要帮助来访者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帮助来访者掌握各种信息,让来访者在此基础上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另外,由于前述的“主体间场”的存在,这种引导并不需要全部由语言进行,有时候,沉默会更能激发来访者的表达欲,需要治疗师合理地去运用。这也反映了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来访者和治疗师的信任关系,尤其是“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默契,才是治疗最主要的工具,有了这种关系,这种默契,其他手段才有用武之地。
自始至终,治疗师不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参与者,不应评判来访者,更不应主导来访者的成长,而应该站在一个更超然的位置,去向来访者反映他自身,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全方位地把握自己,同时也避免陷入来访者思绪的漩涡中。
来访者的移情会阻碍治疗师站在这个超然的位置。来访者常常有各种缺失和不满,他会有意或无意地将种种情绪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赋予治疗师某一种角色,如理想化的救赎者、母亲、朋友、或敌人。而治疗师如果不能将自己与来访者赋予的角色区别开,就会陷入到来访者的情感中。这种陷入可能是给予来访者过多的关怀,可能是过度介入来访者的生活,也可能是反感、对抗来访者。这样就无法帮助来访者成长。
要保持这种超然的姿态,一方面需要治疗师熟练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治疗师牢记中立客观,不做评判的立场。此外,本书还提出,一些对硬性的规定,如收费、时间限制等等,也是治疗师保持这种超然的独立性的重要手段。总之,治疗师自己要明白,也要让来访者明确地意识到,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专业关系,区别于日常生活中和他人的关系,双方共同的目标是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种专业关系的确立,会有助于来访者抛开顾虑,畅所欲言发,也有助于治疗师维持自己超然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