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在2017年1月份全新改版为《歌手》。从团队引导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有何启发?且听马田教练为您细细道来。
记得最近有个刚认识的朋友问我:“除了工作,你还有什么爱好?”
当时想了好久,现在好像没事就是在工作,我的爱好是啥?答案之一,就是唱歌和音乐。所以,《我是歌手》每一季每一期,我都是必追的。
今年改版为《歌手》,有不少规则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从团队引导(Facilitation)的角度看,有利有弊。在这里做点小小的点评,供各位参考。
从主持人说起
从第一季开始,主持人都是由参赛的歌手担任。
有意思的是,在诸多歌手惨遭淘汰之余,主持人却往往能唱到决赛:
第一季:羽泉(唱到最后,并且成为冠军)
第二季:张宇
第三季:古巨基、孙楠
第四季:李克勤
到了决赛,就是由湖南卫视的何炅、汪涵担任主持。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仿佛主持人的身份是一张护身符。虽然主持人的台词是由电视台写好,主持人只是念出来。但是由于主持人本身就是参赛歌手的身份,所以主持人的身份反倒给了他们更多的亮相机会。在团队引导中,这些被称为的“有影响力的人物”,于是或多或少影响了投票的结果。
这其中的影响力难以量化计算,现场观众评鉴也肯定会受歌手的唱功、编曲、气氛以及选歌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全新版的《歌手》就不再由其中一个歌手担任主持人,而是由他们的“音乐合伙人”担任。(在之前四季叫“经纪人”,是由湖南卫视派出各个主持人担任,主要任务是接待和陪伴参赛歌手。)
这一规则的改动,就更有利于比赛的公平进行。为什么呢?
歌手的比赛规则是,七位参赛歌手只是出来唱歌,唱完歌后不可以拉票,也不可以有其他更多的发言,直接回到“歌手之家”。观众听完全部歌曲之后,通过投票产生当天比赛的结果。
以往看很多年度颁奖典礼,你不知道是谁选出来的最佳歌手,演员,参赛选手的生死大权掌握在所谓的专家手里。就算是前几年的好声音,梦之声等等,其中的导师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现在的趋势把决定权交给观众!音乐最终就是创作给观众,而不是专家。这背后的基本假设,就是观众有智慧去鉴赏和做决定。
这跟团队引导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团队引导中,认为任何组织、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是有智慧有资源自行解决属于组织和企业的难题,其基本假设是:“来的人就是对的人“。所以,就必须更多地聆听来自所有成员的声音,发掘全体的智慧。
为此,如果还是领导、专家的“一言堂“,就会影响其他成员贡献想法。所以,团队引导在设计任何一场会议、活动以及工作坊的时,都会设定一些规则,来限制“有权力的人”以及“有影响的人”产生的影响。比如,发言的时候,他们必须排在最后发言,投票的时候,他们必须最后投票。
在《歌手》而言,不再让参赛歌手担任主持人,也就减少了这些参赛歌手由于担任了主持人而产生了“额外的影响”。从而把真正的决定权完全交给观众。
出场顺序的决定
跟以前几季不同,这一季的歌手出场顺序也是由观众”决定“。是怎么决定的?就是由观众根据歌手的参赛曲目,选出来最想听的歌曲,按照观众的投票排名来决定。选票越高,出场顺序越往后。例如新一季第一期,最后一首歌就是林忆莲的《不必在乎我是谁》,这也就说明这首歌是现场观众最想听的歌曲。
这个出场顺序会有什么影响?以往几季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歌手在竞赛前要抽签出场顺序。这个抽签的时候会很激烈!为什么抽签还会激烈?因为抢到好的出场顺序,对于比赛名次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没有任何数据的支持,但是歌手们还是希望越往后越好。原因很简单,当最后一首歌唱完,观众们就开始投票。即便是主办方也会有回放前面歌手演唱的片段,但是歌手和他们的经纪人们都相信最后一位的演唱,能让观众更为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歌手一般不亲自参与抽签,大概是因为比较激烈,所以在往期都由经纪人代劳。而经纪人如果抽中第一位演唱,也往往会表现愧疚,如果抽中最后一个出场,则欣喜若狂,仿佛立下偌大的功劳一般。
歌手之间,也出现过交换出场顺序的例子,比如周笔畅就曾经和茜拉交换出场顺序。茜拉主动将最后一位出场演唱跟周笔畅的第四位交换,结果是周笔畅没有被淘汰,同时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既然出场顺序如此重要,也可见此处规则的重要性。但是这一季《歌手》的设计,却很有可能营造了一个不公平的投票气氛。
因为在一入场的时候,让观众就开始选出“最想听的歌曲”,这在团队引导中,叫“入场调查”。可别小看这个调查的重要性。“入场调查”不同于普通的“课前调研”、“课后评价”,这个工具也有很很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一些公开的团队引导沙龙,我常用这个问题“您接触团队引导的年限”来了解现场参与者对团队引导的了解。
在培训前,我会用“你对今天培训主题的好奇度”这个问题来做调查,很多学员反馈,来之前也许都没想过对这个主题有多好奇,但是透过这个问题,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
我也试过在关于跨部门协作的内部引导工作坊,用“你觉得两个部门之间合作的提升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来调查参与者对于合作的意愿。调查的结果是多数人认为合作提升的空间较大或很大,通过展示结果,也让参与者知晓无论是自己部门还是对方部门,有很强烈提升合作的意愿,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团队引导氛围。
这个“入场调查”,看似简单,实在是不简单,并且影响深远。而《歌手》通过观众的选择而不是抽签来决定参赛歌手的出场顺序,看似把“决定权”更多地交给了观众。但是,这无疑在开始的时候给了一个观众另一个暗示,越往后的我越期待,越期待的有喜欢。并且,由于越期待的歌曲和歌手越往后唱,而我们都知道,越往后也越有某种优势。那么,这个规则到底会如何影响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倒是希望采用抽签这种方式,除了更有气氛,也更有利于程序公平的实现。
关于投票两三事
1、每人投几票?
上面说到投票,熟悉《歌手》的朋友会知道,7位选手竞唱,每位现场观众手上会有3票。
很多人想不明白,如果是选名次,投一票,选我最喜欢的就行了呀。为什么要投3票?为什么偏偏是3票,不是2票、不是5票?
系统学习过团队引导的引导师会知道这其中的道道。在团队引导中,几乎所有工作坊都会涉及“发散”和“收敛”的环节。这里不多说专业的内容,但是在“收敛”的环节,就会很多地用到投票这一工具。
而关于投票这一方式,仿佛无人不知,最简单地从举手表决,到各种名目复杂的投票。从美国国会选举,公司决策,甚至家庭决策都可能会用到。不过关于怎么投票这件事情,好像有很多误解。以《歌手》为例,为什么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人手三票?
如果是人手一票,现场有500名观众,最极端的情况是250票投给歌手1,250票投给歌手2。观众投完票就走人,而结果是现场公布。如此一来人走楼空,难道再来一场?即便是有一位歌手拿了251,一位歌手拿了249,难道主办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宣布拿了251票获得本场冠军?估计无论是观众还是歌手以及八卦的媒体,想必也是无法交代。
这在团队引导中,也会经常碰到,比如通过“发散”的环节,产生了若干想法,要怎么投票?通常来讲,并不是根据人数来确定每人有几票。而是按照选项和想法的数量的50%来确定每人手上的票数。比如说一共有10个想法,那么每个人手上就有5票。如果是奇数,例如7位竞唱选手,就可以是3票或者是4票。
原因很简单,当每个人按照选项的50%来投票的时候,投票的结果越能趋向于钟型的”正态分布“,这比较符合于统计学的数学规律。当然,由于笔者是写《歌手》,不是写数学,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问问度娘”正态分布“到底是什么啦。
看,即便是选票,也可以用上团队引导的很多工具和智慧。当然,在做更加复杂决策的时候,也不会太简单粗暴,团队引导中当然会有更加有效的决策方法。
2、如果有投票标准会怎么样?
每一期除了观众投票,也会有歌手之间相互投票。投票结果选出来的第一名,可以在下一场竞演前选择出场顺序(由此再次印证出场顺序的重要性)。
观众选歌手,是按照“最喜欢”的标准。其实主持人也没说清楚标准是什么,“最打动你”、“最喜欢”等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也权且按照有标准来说。
那么歌手选歌手,就完全没有标准可言,到底是“最喜欢”、“最打动你”还是什么?完全不得而知。其实歌手之间,可以按照更加高标准来投票,比如“编曲”、“唱功”等等。如此一来,参赛的都是行家里手,自然就可以减少因为关系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更为公平。
(歌手杜丽莎获得《歌手》第二期歌手内投第一名,于是下一场可以选择出场顺序。)
当我码完上述文字的时候,觉得很惊讶。以往我更加关注歌手的表现,为何这次会开始关注规则和流程设计?一方面固有这一个节目改版的缘故,也跟自己转型团队引导师(Facilitator)的角色有关系。
那么,歌手和导演,培训师与引导师有何异同?刚好写了很多团队引导的内容,可能很多读者还很蒙圈,如果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下一期:《歌手》启示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