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族犯罪史;疫苗战;闲聊
中欧时间2019年03月16日出品
1. 家族犯罪史
上周刚看完一本书—In My Father's House: A New View of How Crime Runs in the Family。这本书是作者通过查阅文件、监狱拜访以及专家访谈等形式记录了“犯罪是如何在一个家族中‘遗传’下来的”。
据书中记载,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世纪中,名为the Bogles的家族一共产生了最少六十名罪犯,为什么说是最少呢?因为还存在着记录丢失或者因婚嫁而变换家族姓氏的情况。六十名是有确切的文件记载的。这个家族并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所谓的黑道家族,或者是犯罪式,而是每一代人当中都因为各种犯罪行为反复出入监狱,家族的成员把这个现象称之为“the Bogles curse(诅咒)”。为了探寻这背后的原因,作者通过文件追溯到the Bogles的第一代人,从第一代人开始,the Bogles curse已经逐渐形成,这一切的源头其实不难猜到——家庭教育。同时,由于美国司法系统当中出现的歧视性执法(非裔美国人比白人更容易被抓捕或者判刑),作者特意选取了the Bogles是一个白人家族。
简单地概括一下:第一代the Bogle夫妇各自都有不端正的行为表现,他们常年跟随马戏团四处流转工作,以至于他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环境当中,夫妇俩都没有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规范,他们的小偷小抢行为被纵容,以至于后来逐渐愈演愈烈。而当这一代孩子成长为成年人后,他们也各自成家,他们本身没有被合理抚养成人,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父母的“教育模式”来教育下一代。“犯罪”在the Bogles当中居然被逐渐“合理化”,变成了家中的常态。兄弟之间以谁犯的罪重为荣,年幼的弟弟去看望因偷车入狱的兄长,心生崇拜之情。因为从小就不断犯事,他们没办法正常上学,出入“少管所”或者是少年监狱是家常便饭,而在这些地方,他们还能结识到“志趣相投”的“伙伴”。由于长期的出入监狱,他们并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与社会脱节,又重新投入到犯罪当中。当第三代成长起来之后,这个循环又继续下去,像是永无终止。
这里所说的稳定,或者是一致性(consistency)是家庭环境或者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孩子从小就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反应,家庭环境稳定往往是需要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员(care givers)去维护的。而长期生长在不稳定(inconsistency)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他们根据环境变化而做出调节的系统会出于紊乱状态,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表现为无法处理压力,情绪失控,身体发育迟缓,在成年之后更有可能会犯罪或者是对酒精及药物上瘾。
作者并不是简单记录the Bogles一家的犯罪史,在书中还穿插了从犯罪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美国司法系统等专业角度提供的解释。其中一个解释是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的——基因。“基因”因为可能涉及到种族歧视以及优生学,在美国学术界是被视为禁忌的,尤其是把“基因”与“犯罪”联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说明某些人就是“天生罪犯”,任何相关的研究都被叫停。作者在书中引用的一位专家的意见是:人类的基因是非常复杂的,并不存在着所谓的“罪犯基因”,不过,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人会更容易愤怒/冲动。携带这些基因的人如果在环境的刺激之下,就极有可能会犯罪。例如,一个携带某些愤怒/冲动基因的人去酒吧,在酒精的作用下更容易跟人产生口角,口角会进一步发展为肢体冲突。某些特定基因在某种特定环境的刺激下就会让人产生某种行为,这被称为基因跟环境的interplay。实际上,the Bogles一家每一代人都患有同一种精神疾病,而这种疾病已经被证实是会遗传的。再加上他们所生活的极不稳定的家庭环境,进而导致他们更容易犯罪。犯罪学和心理学都支持家庭环境是会诱发犯罪的。因此,有专家提出把孩子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或者失能父母手中剥离开来,送到更加更适合的环境中。对于成年罪犯,当他们刑满释放之后,最好是让他们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避免再次犯罪。作者提出,已经有实验证明这样的操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是,碍于伦理道德无法推广,而有的项目却因为财政预算吃紧被迫砍掉。
The Bogles curse是可以在早期被识别出来,然后公共部门提前介入,但是,由于每个部门掌握的资料并没有共享,导致这种遗传模式没有被识别出来。早期的介入会比后期的执法更有效,也更加节省公共开支。有人觉得,这个家族的犯罪史与我何关。要知道,每个被送到监狱的犯人都是在消耗着公共开支,而当他们离开监狱之后,国家也还需要投入其他的支持帮助他们过渡,支撑整个系统的开支都是由纳税人来分摊的。书中有列出这个家族一共花费掉的公共开支,数额是非常惊人的。
“家是你温暖的港湾”,能得出这个结论的人,应该都是成长于出自稳定的家庭环境。但是,对于the Bogles一家来说,家是炼狱。而这家人并不是孤例。
延伸内容:
2. 疫苗战
因为我的Biomedical ethics的课程论文主题是跟疫苗相关,所以,就读了The Panic Virus: A True Story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Fear。
“儿童疫苗战”主要是分为两派——主张给儿童注射疫苗和反对注射疫苗的。我个人的立场是支持注射疫苗,甚至是国家要强制给适龄儿童注射疫苗,这并不仅仅是个人健康选择,而是关乎于公共健康。
关于儿童疫苗,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包括: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父母除了是他们的监护人外,还是他们的代言人),公共卫生部门,制药公司(生产疫苗),支持疫苗的专家,以及反对疫苗的专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疫苗战能够打起来,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功不可没”。
这场战的争议焦点在于:该不该给儿童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最关键的目的在于保护儿童免受可预防(preventable)疾病的伤害,例如measles, polio, whooping cough等等,这些疾病已经是被大量权威医学研究证实是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的。那既然是可预防的,为什么还会有家长拒绝给儿童注射疫苗呢?因为,注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并不等于注射疫苗是绝对安全的。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每个人都疫苗的接受程度都可能存在着个体差异,医学上也证明确实有个体对某类型的疫苗是存在过敏反应的。换言之,证明疫苗是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医学上只能证明某个疫苗是在多大概率上是安全的。历史上,也出现了注射疫苗而导致的大规模医疗事故,原因是生产商并没有规范生产疫苗,这里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从另一方面来看,推动人群注射疫苗是一个公共健康的议题,生产疫苗的是个体药厂,而疫苗又无法保证百分百安全,导致的结果是一旦出现注射疫苗导致的伤害,就会视为侵权伤害,受害者会去起诉药厂,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只要判定药厂有过错,那么他们面临的就是天价的赔偿款,随着注射疫苗的人群的增加,这样的个案仍有可能不断出现,久而久之药厂会因为无法预估的赔偿进而停止生产疫苗,最终受害的是个体健康和公共安全。因此,需要政府介入,划定药厂的责任范围,通过建立特殊法庭和国家赔偿的方式来应对可能产生的因疫苗导致的法律诉讼。
即使美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但在随着“MMR疫苗导致自闭症”为主题的论文在The Lancet上发表之后,反疫苗的浪潮就开始愈演愈烈,网络的普及和大众媒体的加入让这场战争持续至今,前段时间Facebook才承诺要在平台上扼制反疫苗的相关言论。
自闭症的诱因在学界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多数的研究指向可能是与基因相关。反疫苗人士提出的“注射疫苗导致自闭症”,是指注射疫苗与罹患自闭症存在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问题在于证明因果关系(causation)并证明相关性(correlation)要困难很多。举个书中的例子,长期饮用牛奶会增加患癌风险,这里看似是喝牛奶导致患癌,而实际情况是能够长期喝牛奶的是收入比较体面且有具有较高健康意识的人,他们会定期去检查身体,他们有更大的几率会长寿,而人在进入老年之后,患癌几率会迅速上升,定期检查身体也意味着癌症能够被及早检测出来,换言之,只要人到达老年时期,患癌风险是会增加的,跟喝牛奶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关于“注射疫苗”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权威的医学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是“注射疫苗与自闭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里都只能说是相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既然权威医学共同体都证明了这点,为什么还会有庞大的家长群体拒绝给孩子注射疫苗,并且采用各种不靠谱的疗法,例如气功治疗、草药治疗、有机食物疗法以及排毒疗法呢?这里就轮到互联网和大众媒体登场了。照顾自闭症儿童是一件极度耗费心力的事情,家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现唯一证明有效的治疗自闭症的方法是行为疗法(behavioral therapy),这种疗法是要求定期的长时间一对一治疗。家长需要长期投入,因此他们往往都疏离(isolated)了自己曾经的社交圈,感到缺乏支持和帮助。医学上对于自闭症的研究虽然在不断前进,但仍然无法缓解家长的内心焦虑。当个体的家长在网络上发现有的家长在说“我的孩子在注射疫苗之前是天真活泼的,而在注射疫苗之后就成了眼神呆滞…………”,他们会感到原来也有家长在经历与他们相似的情况,觉得他们不是孤独的,当他们看见越来越多的相似描述之后,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注射疫苗而变成自闭症儿童。互联网给抱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聚集在一起的网络空间。而大众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会选择报道有更多“感人”细节或者能挑动读者情绪的个体故事,而非严谨枯燥的医学研究。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反疫苗的观念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音壁”(echo chamber),“认为疫苗导致自闭症”的想法在反反复复地叙述中被一次又一次的强化,而家长群体自带有的confirmation bias驱动着他们去找有相似想法的人来确认自己的看法,主动屏蔽反对的观点。陷入了这样的思维循环圈的人,从外界是很难打破的。而对于权威医学机构提出的看法,反疫苗群体会倾向于认为“这是政府与药厂之间的勾结;是学术界的独裁专横和腐败;是知识分子对平民百姓的傲慢。”,任何反驳意见都被消化掉。即使是当初提出“MMR导致自闭症”的论文被撤回,作者被指出学术不正(misconduct)、实验有违伦理等等,支持者们仍然把该作者视为救世主,指责政府和学术机构在打压“真实”的声音。比起严谨的科学,他们更加相信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
本书的作者是从事于媒体行业,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的时候并没有遵守新闻伦理和规范,例如片面报道一方观点,没有核查专家的相关背景,没有对相关议题做严谨的文献研究等等。作者在书的末尾提到,美国多个州已经把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纳入到课程大纲当中,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利用科学思维来思考问题的习惯,希望他们能够避免反疫苗人士那样做出的非理性决策。
延伸内容:
(1)Measles, Mumps, Rubella Vaccination and Autism: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2)FACEBOOK WILL CRACK DOWN ON ANTI-VACCINE CONTENT
(8)一家疫苗公司的生产造假风波,是怎样瓦解了我们对国产疫苗的信任?
3. 闲聊
当某个人在说“这家餐厅/商店选择不多”的时候,真的是在陈述客观事实吗?不一定。
如果我今天只想吃鲜虾云吞面,而我去的那家店只供应鲜虾云吞面,我得到我想要的,我不会说这家店的选择不多,因为,多于鲜虾云团面的选项并不是我想要的。反之,如果这家店除了鲜虾云吞面外的食物都有供应,但我真的只想吃鲜虾云吞面,那么,这家店即使再多的选择也无法满足我的期待,我宁愿去那家只卖鲜虾云吞面的店。
我觉得,当某个人说“这家餐厅/商店选择不多”的时候,其实是在说,这里没有我想要的。而当某个人说“我有选择困难症”,其实是在说我不知道我要什么,或者我什么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是不会恐惧选择的,当他发现这里没有他想要的,就会想有没有次级想要的,真的没有就直接不选,或者换个有可选项的地方。
当我们在说一个人是自由的时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有可选择的选项;(2)他有选择该选项的能力。不过,这里就会涉及到“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到底存不存在。如果说我只想吃鲜虾云吞面是我的选择,有可能确实是我真的想,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从小被告知除了鲜虾云吞面以外的东西都极其难吃甚至有毒,所以,我潜意识就会倾向于去选择鲜虾云吞面,就是说有其他东西已经帮我决定我要吃什么了,我并没有自己去决定。在医疗领域上,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指医生在进行某项治疗的时候要告知病人可能的治疗效果和风险,并征得病人的同意方可进行该治疗。这里值得讨论的是病人是如何“知”情和知哪些“情”。病人如何“知”情,是病人有没有能力(competence)去理解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所代表的含义,是否明白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代表什么,是否明白自己要接收的是怎样的治疗,是否清楚自己在做出决定的时候的精神状态。而病人知道哪些“情”,则是指信息(information)。医生在告诉病人治疗相关信息的时候,是要选择全部告知,还是部分告知,是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告知,还是根据医生的职责规范来告知。过多的信息可能会造成病人的焦虑而选择拒绝治疗,过少的信息可能会让病人觉得被欺骗。如何告知信息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手术有10%的风险”和“手术有90%的成功率”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因为人类多是风险厌恶型(risk-averse)的,听到前者的病人可能会放弃进一步的治疗,可能会给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带来不可逆转(irreversible)的损害。看似病人最终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治疗,但是做选择的过程和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样的。
“选择多”在经济学上也不一定是件好事,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在超市门口分别摆放30种和5种果酱的试吃,看看哪种情况下顾客更有可能购买果酱。实验的结论是摆放5种的情况顾客有更高概率会买。
“选择多”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人造成焦虑,衣服塞得满满当当却不知道穿哪件,网盘收藏了一堆学习资料却不知道从何学起,网剧平台每天更新多种剧集而我每个都想看。但实际上,我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每个时间段内我能专注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所谓的多任务multitask,并不是说有精力兼顾多个任务,而是有可能同时进行的多个项目并不是都需要我在同一时间都去关注。在任务之间切换是需要认知成本,选择多无疑是给自己造成认知上的负担,最终导致的可能是选择失误,聚焦某种程度上更能选对,选好。
延伸内容:
(2)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4. 推荐内容
(3)#65 一家疫苗公司的造假风波,怎样瓦解了我们对国产疫苗的信任?(这个是访谈音频)
(4) For Sale, By Owner: The Psychology Of Repugnant Trans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