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片段)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便签读书法说容易,只有R、I、A1、A2四步;但也可以说难,4步里R+I是基础,需要我们理解深入,Get到书中的精髓,A1+A2是重中之重,应用实践、提升某方面能力,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每一步都需要用心去学,才能抓住其要点,才能更好地应用便签读书法。
R:阅读选取的片段
一方面,在选取片段时,要简短、易懂,最好选择有清晰行动建议的实用类片段,传递的是新知识,而不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
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要深入挖掘书中的结论,尤其是片段案例,映射着作者的思路和想法,是为结论而服务的,更需反复读,多思考。
I:用自己话重述知识
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就是自己给自己翻译,把理论性知识用易懂的白话来讲述。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会更有利于我们的理解:①要归于原片段,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翻译也是基于原片段的;②有逻辑的重述会使我们理解得更清晰,比如可以采用分类分步骤的方式。
此外,每个片段、每个行动建议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一旦适用范围明确了,那么我们在A2进行应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1指向的是自己过去的经验,该经验要具体、深刻、有感触和反思。
具体,而不是笼统地概括自己的经验,尽可能有画面感,就像讲故事一样,越是有画面感越能令自己记忆深刻。
深刻,除了具体可以令我们觉得印象深刻外,可以选取自己失败的、反面的经历,这会加深我们的感触和反思。
反思,结合原文进行反思哪步出问题了,从而更加深入理解片段,便于之后A2的应用。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A2指向的是未来应用,但A2并不是A1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既然是未来应用,那么就要可观测、可执行、要具体,并且未来很可能会遇到。
所以,在描述A2时要有情景、有故事、有画面感,而不是概括性地描述或者简单地列计划。越具体,我们在未来遇到类似事情时,越有可能不假思索地去应用。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无论怎么描述未来场景,始终是要以原片段为依据的。
A1(激活经验)
可以这样说,在参加RIA训练营前,我的读书状态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看到别人推荐的书单,买;有书籍促销活动了,买;哇,电子书网盘链接,转存……
于是,买了之后,翻翻目录,看看第一章,心情不错,好像我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似的。等到搬家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一箱子新书,然而已经没有心情去看了,一本书太长了,什么时候能看完?看完也没用,还是不看了,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看吧。
久而久之,我的爱好“我喜欢读书”消失了。等到做RIA训练营的第十次作业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片段去拆解,那天上午,各种书翻出来,却没有一本是自己熟悉的。花了2个多小时找出的片段,也哈默老师给否了,很是挫败呢。
如果我能尽早地掌握便签读书法,阅读-理解引导-拆为己用,那么我相信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读书的意愿更强,就像现在对每周四的期待,我觉得即使抽丝也能抽出一缕了。好在现在参加了RIA训练营,觉得自己得救了,嘿嘿~
A2(规划应用)
在练习I的第九次作业时,我的I被挑出来当反面教材了,I讲解的逻辑混乱,没有重点,更没有说服力。于是我便买了一本《结构思考力》,想着提升表达能力。那之后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可以采用便签读书法来读。
比如这段:
R:
I:结构分成了结论、理由和事实三层,所以第一步分辨出哪个是结论,哪些是支持结论的理由,而哪些又是客观事实。分辨清楚之后,就可以根据事实、理由和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了。最后点题,用一句话概括总结并说出来。这样的表达相信会很清晰易懂,逻辑性强。
A1:之前有次同事要请5天假,这种长假需要领导批准,便去跟领导申请。“我们组XXX她家离得比较远,而且平常工作挺用心的,绩效也很不错,她之前也很少请假……”领导一边回邮件一边直接打断我,问我到底想说什么?当时觉得好囧,怎么就说不清楚呢?还好最后领导批准了,否则会很自责羞愧的。而后反思,领导都很忙,①没有给出结论,到底想做什么;②都是主观评价,而且跳跃性大,没有事实来支持这些理由。那也怪不得领导会不客气地打断我了。
A2: 新队列刚刚上线,新队列接听率低,便想着向领导建议增加些人力到新队列。
可以这样说:“XX,关于新队列,我建议新增7人左右到新队列,①昨天12-13点期间接听率低于平时,未接起来的16个电话里就有12个是新队列掉的。②如果可以增加7人左右,会缓解一些该队列同事的压力,该时段队列每人平均接听7个,比其他队列多出3个。”
昨天把整个聊天记录又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百看不厌,哈哈,而且还有新的收获,觉得某些点更加清晰。
11节的线上课程结束了,很快,这阵的生活很充实,甚至都觉得自己从8月份喝口凉水都塞牙的霉运走出来了。
感谢自己当初跟随内心,选择报名RIA训练营,没有因为时间不自由而放弃,才有了从0到0.1的进步。
感谢小桃老师和哈默教练,每一讲都十分用心、恨不得把招式都传授给我们,哈哈~真的很感谢哈默每次毫不吝啬的鼓励,感谢每次毫不犹疑的客观点评,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改进。
感谢每位努力、认真的小伙伴,这种学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离开沪江的听写战队后就再也没有过了,你们那么努力、那么用心,深深感染着我,不好意思不去用心完成作业、听课。
虽然RIA训练营线上任务结束了,懂得了如何运用RIA来读书,但这只是第一步,希望自己可以产出更多的A2,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而成为一名拆书家,引导促进影响其他学习者。
遇见拆书帮,是我的幸运;参加RIA训练营,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