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碰巧电视台播放《金刚王—死亡救赎》完整看了一遍。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日本邪教哈迪斯,培养一群死士用来征服中国。这些死士是从包括中国在内各国抓来的孩子们从小训练的,其中主角—金刚王,很早就脱离了哈迪斯,去了南少林,归到了佛门下。为了消灭哈迪斯邪教,拯救儿童和其它哈迪斯成员而进行了一场场肉搏,基本上是从头打到尾。虽然没有贯穿美女伴英雄的情感戏,但其中哈迪斯魔头女儿由坚定相信父亲所创立的邪教组织,到认清其虚伪,凶残杀戮本质,最后为救中国孩子而献出自己生命,也起了画龙点睛效果,给人以心灵情感震撼。
最后的台词点题:生命无须向死而生,爱才是进入天堂的通行证。
暴力永远不能给人带来安宁,也不可能征服任何民族和个人的意志,唯有爱,才是人类和谐的法则,自由是共同追求。
向死而生,本质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拯救,所以影片名为《死亡救赎》。其实这是是引进了哲学,把一个动作片,提升到了一个哲学思想境界。
向死而生本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海德格尔之所以提出“向死而生”这个重大的死亡哲学概念,其实是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海德格尔很清楚地知道,以人贪恋欲望满足的本能力量相比,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路,人在精神上是无法觉醒的。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最多也就是体现了存在者自身在世界这个“大存在”中的“小存在”。
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来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是“内涵性”,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看淡各种功名利禄对我们精神上的诱惑。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常与向死而生相伴的还有几句经典:
不乱于心,不困而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如琼瑶的生死观演绎: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
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最后,史铁生的信仰值得推荐 “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就像艺术,在科学无言以对的时候,在神秘难以洞穿的方向,以及在法律照顾不周的地方,为自己填写下美的志愿,为自己提出善的要求,为自己许下诚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