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法》这本书是随笔的形式,文字朴实,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它更像是一本干货集,可以结合《中国书法史》反复研读,对书法技能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该书的主题思想即是书法是有法可依的,而这个“法”的精髓在于用手指、手腕发力。正如书中所说:今人以“提按”的用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而古人则是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今人是不转笔,以目取形; 古人是转笔,以势取形。完全彻底的两回事,决不可同日而语。
文中让我醍醐灌顶的内容要属作者对于笔法形成的追根溯源。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这是宋摹北齐《校书图》,可以看到榻上的校书者姿态不一:其中一个人左手拿纸,右手执笔正在书写,姿势如同西晋瓷佣;一人右手执笔作休息状,左手持纸伸平远看,像是欣赏自己的书作。从同时期的家具看,当时的几案很矮,几乎与床榻齐平。如果将纸放在几案上书写,手与眼睛的距离很远,无法写出当时细腻的小字; 如若将整个人的身子府在几案上书写,这显然更像是一个杂技动作,不符合生理自然,更无法转指。
从西晋到北齐,期间近三百年,这正是书法所处的巅峰期,正式王字(王羲之、王献之)一统天下的时期,从上图《竹林七贤》中,如实地反映出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状态。
上图《女史箴图》,画中站有一女史,左手拿纸,右手执笔书写。仔细看,就是当时“经典”的执笔法。可以推断出同时代的王羲之绝不是在桌子上书写的。
由此而论的笔法,是源于此姿势,成于此姿势的。书法之“法”的界定,首先应该是在这种姿势的前提下,再论转笔运指。
五代,周文矩的《文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右边一人将卷起的纸握在手中,右手执笔。而左边坐着的人,手里拿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在观赏。可见依然是将纸拿在手中书写。
来看看宋画,北宋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到处都是高的桌凳、桌子相配使用。
宋人《十八学士图》里,将当时的书写状态描绘的一览无余:人坐于床榻之上,面前放一高桌,桌面上平铺一张纸,人则执笔欲书写。
所以宋画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真实的书写方式。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纸,从拿在手中转为平铺在桌面上; 执笔的手,从“举腕”变为“平腕”;毛笔接触纸面,从阅读面的垂直变为与桌面垂直。这些微小的变化,虽然不起眼,却是尤为关键的变化。
手在执笔无依托,阅读面垂直的情况下,由于手的生理限制,手指运转灵活,但是腕举,必然受到牵制,幅度较小,因而不适合写大字。再者,由于是手持竹简或纸,不够稳定。有了桌子以后,代替了左手做铺垫,绝对稳定。毛笔与桌面垂直以后,不仅手指左右上下运转空间变大,不知不觉中也带来了笔法上的巨大变化。
从宋代马远的《西园雅集图》中,书写者的书写姿势,与今人已经大致相同。
后代书法家总说唐代以后“古法渐衰”,所谓“古法”即将纸拿于手里书写时所用的笔法“古法渐衰”则是由于使用了桌子,这种无依托的书写方法自然就逐渐衰亡。
当然古今笔法的不同,虽根源于书写姿势的变迁,但在用笔方式上的传承保留至今:转笔运指加运腕。
对于一个处于当下的书法者的启示:临习古贴时,一味的追求字形的相似是没有用的,要多读贴,要读印刷版本很好的墨迹贴,感受古人当时运笔、转笔、运指的过程。学习笔法的过程,首先学会“鉴”,仅凭自己观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老师指点才可以鉴别出笔法的妙处、以及弊端。其次,要由老师亲自师范,手把手地教,配合口诀; 最后就是自己的刻苦用功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笔法对了,字形自然会临的相似。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目前为止带给我最主要的收获。
最后用清代书家朱履贞的一段话结束本篇读后感:“悬臂作书,实古人不易之常法。上古习地凭几,又何案之可据?凡后世之以书法称者,未有不悬笔而能传世者。特后人自幼据案作书,习于晏安,去难就易,以古法为畏途,不以为常,反以为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