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一栋老屋,矗立在此已有近60年的历史,历经风雨,时间见证了它的沧桑与巍峨。泥砖灰瓦,木制结构,在此间乡野,也是一处独有的风景。

      它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分为两户。走近它,需要先走过几块石板铺成的台阶,然后便可以一睹它的全貌。先可以看到一块大坪,坪上有些青绿的苔藓,颇有些岁月的斑驳感。还有些散乱的杂草,但可以明显看出有过清理的痕迹。坪旁往上一步便是走廊(便当是走廊吧),廊旁有着三十来块长方形的青石。我想,当初修建之时,也许是先铺就青石,然后在青石与门廊前填土、压实、整平,最后成了如今的模样吧!这坪与走廊,可都是我们儿时玩乐的好地方,什么捉鼠妇、打玻璃珠呀等等!屋前还有着三根直径在25厘米左右的立柱,支撑在屋顶,是整个结构的顶梁柱。

      走近看看,那白灰粉就的墙面,已经有些剥落,碎在墙边。其余未脱落的上面,也有着驳乱的像是岁月一笔一笔铸就的印迹。大门的左前方放着一架石磨,此刻已满是灰尘,蜘蛛也在旁安了家,正悠闲地摇晃着。我对石磨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只隐约记得儿时一次打豆腐的经历——先是将洗净的黄豆适量放入石磨的孔洞里,然后推动用绳索绑在窗上的磨把,一圈一圈地磨着,便可见白色的豆浆从口子流入木桶里。如此往复,直至所有黄豆全部磨完。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斜放着的木制阶梯,很是巨大,它是连接着两家人的桥梁,上楼都需踏它而上。我迈出步子,沿阶而上,虽久经岁月,却很是稳当。上了二楼,踩在略有些晃动的楼板上,可以瞧见有些地方已被雨水浸润,滋生了不少的青苔。此刻正是大雨滂沱,往上看去,原来是原先严丝合缝般的屋顶已有了漏洞,依稀可见的水流咚咚地打在楼板上。可惜!围栏旁,屋檐的雨水哗啦啦的,如同一根根水柱直坠而下,四溅的水花已染湿廊前泥土。我透过水柱往前看去,此刻雨雾蒙蒙,青山也被蒙上一层轻纱,颇有些神秘色彩。

      我想,倘若当自己年老后,住在这么一座经修缮后的木制小屋,晴时有风,雨时听雨,总归是令人艳羡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冬哥文苑》公众号,ID:吴学锋。文责自负。 黄黄高铁武穴北站附近的高铁线路下...
    吴学锋_e2f7阅读 8,059评论 16 237
  • 奶奶叫周桂花,大概是民国9年生,1994年殁。旧社会女人,裹了小脚,个子不高,干不了体力活。我对奶奶的记忆还...
    _往事随风_阅读 2,224评论 0 1
  • 离别故乡将近五十多年了,家中的老父老母都驾鹤西去,我成了断线的风筝没牵没挂,没思没念,成了没人疼的游子。 可...
    德德安阅读 4,216评论 1 20
  • 时常梦回川西河口上,出入穿行的还是幼时记忆中的老屋。 在老屋庭前踢毽子,摘花,在青石板的干檐上玩沙包,阿婆低头在檐...
    蔷薇季阅读 4,726评论 2 1
  • 老屋是坐东朝西的,前面坐北朝南一砖到底的二层楼遮挡了一大半夕阳的沐浴!让老屋失去了曾经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的金...
    薇雪儿阅读 2,99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