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永远,永远》。朋友曾经和我介绍这本书的时候说,里面的主人公全是疯子,现在已经看了快一半了,其实我感觉他的评价不是很准确,并不是所有的主人公都是疯子,只是,我们的经历和他们的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罢了,或许在他们的眼中我们也是异类的存在,扯得有点远了,回到那篇《永远,永远》的文章。
《永远,永远》的主人公是一位丧偶的老太太。作者在采访她的时候,她的丈夫正好去世一年。老人家因为接受不了丈夫的离开,渐渐的····我不认为她是不正常的,因为在她心里,他还在。
故事中作者写道,老人家在丈夫去世后还保持着和丈夫一起生活时的模样,向着他曾经坐过的椅子和睡过的床介绍作者,老太太很自然的认为丈夫还活着,家里摆着他常用的茶杯,孩子来看她一起吃饭时,桌子上始终摆着一副碗筷,还不停的往碗里夹菜,在和作者聊天时,讲了一些和丈夫在一起的琐事,之前的还有现在的。文中作者写道,老两口的感情一直很好,曾经一起留的学,一起回的国,一起挨的批斗····一起吃过苦一起享过福。
在作者离开的时候有看到,老两口这些年互赠的一些卡片,生日,新年,春节,结婚纪念日·····谁说浪漫只属于年轻人,其中还夹杂着老人去世前给老太太留下的最后一张卡片。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苍老
但那份心情,却依旧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永远,永远》
正是因为你,我才有勇气说“永远,永远”。在如今这个“上了床还不一定结婚的年代”这样的感情更是弥足珍贵。不羡慕现代人的卿卿我我,浓情蜜意,只羡慕白发苍苍搀扶前行的老夫妻。
很喜欢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这首歌,“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只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只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谁都喜欢年轻貌美的人,可是年轻时的容颜又能持续到多久。能陪你一生的只有那一个老头,老太太。
你还相信爱情吗?哪怕被骗过的我,依然相信他的存在。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爷爷和奶奶的相处模式,借用现在的话而言是在处处撒狗粮,让人觉得好笑而又无比的羡慕。
奶奶和爷爷怎么从相识到结婚的我不知道,不过应该是和之前绝大多数的老人是一样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年轻时的相处模式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是我还没出生。等到我后来长大了上小学了看到了爷爷和奶奶的晚年的幸福。
奶奶比爷爷大三岁,所以就老是用这件事压他,做饭的时候,奶奶自己吃不完,又不舍得扔,就会让爷爷帮他吃完,爷爷不愿意的话,她老人家还不高兴,每次爷爷都会硬着头皮吃完。其实老年人本就消化不好不能吃太多,所以时间一长爷爷就有点受不了了,就拉着我和弟弟说,你俩说说你奶奶,她听你俩的。顺便说句,奶奶性格挺硬的,谁说什么都不听,好歹听我和弟弟的点劝。我和弟弟给奶奶说过之后,情况稍微好转点了。
其实爷爷对奶奶还有表现在很多的地方,一般有人给他们带点什么好吃的东西时,爷爷都会直接放到奶奶那里,奶奶给他就吃,不给就不吃了。因为爷爷知道奶奶喜欢吃零食。有次,妈妈在家蒸甜糯米饭,让我去给他们老两口送一碗,现在记得还清楚,当时都已经快过年了,我们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做那个,天很冷,奶奶就没有起床,我把东西交给爷爷后,爷爷什么都没说,直接拿了双筷子端到了奶奶的面前,让奶奶吃,然后我就和爷爷一块出了屋子去忙别的,我问爷爷为什么不吃,爷爷说你奶奶吃完我再吃,我说那要是奶奶吃完了那,爷爷说那我就不吃了。当时听着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想,是有多爱才会这样宠。后来奶奶还剩点没吃完,爷爷进屋后,就拿起筷子自己坐在桌子前面吃,我看着有点心疼。后来我回家跟妈妈说完之后,以后家里再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们带双份,因为我也想让爷爷能吃到。
记得有一次,奶奶早上醒来之后,想吃糖糕,然后爷爷就一大早的骑着三轮车赶集去给她买,买回来之后奶奶又不想吃糖糕了,又想吃油条了,爷爷叹了口气就又骑着车子去集市上给她买的油条。
爷爷和奶奶在老年生活的时候也是整天的吵吵闹闹,爷爷总是会被奶奶气的在院子里面转圈,又不敢说她,说了她也不听,我和弟弟就会去劝爷爷别生气。后来,有次奶奶重病住院,医院下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大爷和我爸和姑姑们都在医院里陪着奶奶,他们不敢让我爷爷来,怕他接受不了。我在放学后去看爷爷,爷爷说他想去医院看奶奶,可是你爸他们不让我去。我说,奶奶没事的,您别担心。爷爷说,我怎么会不担心,都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也不让我去,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说着爷爷就哽咽着抬起头,那是我第一次见爷爷掉眼泪。
后来在晚上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了爷爷自己骑着他的那个小三轮车往医院去赶,当时我没有拦着他不让他去,也没有和我爸说,因为我知道,谁也不敢保证奶奶会怎么样,他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都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还好后来奶奶有惊无险的出院了。
有次和爷爷闲聊,爷爷说,如果你奶奶走我前面还好一点,若是我走她前面了,你们谁都伺候不了她。现在的我知道,那是爷爷怕自己先走在她前面别人照顾不好她。后来爷爷生病了,病了好长时间。在最后的那几天,孩子们都守在床边,在院子里看到白发苍苍的奶奶拄着拐杖坐在爷爷的床头,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只是现在想想那个画面,心中莫名的感动和心酸。我们一生中遇到那么多的人,真正的陪在你病床前的那个才是我们要找的人。现在已经记不太清当时的情况了,只记得,在爷爷去世前的一天,奶奶还和爷爷拌嘴,让人哭笑不得,奶奶还和爸爸说,你爹没事。
后来爷爷走了,我没能赶回家去,只知道爷爷走后,奶奶的身体比之前硬朗了好多,之前吃药都是爷爷亲手一颗一颗的给她拿出来,倒上水等水凉凉端到面前,爷爷曾说过她不知道怎么吃,该吃多少,奶奶也说过她不知道该吃多少。后来爷爷走后,奶奶学会了自己吃药,我拿着奶奶的药,看说明书,研究要怎么吃,奶奶却拿着盒子给我说,这个一天吃几顿,一顿吃几个,那个吃几个,我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她说之前你爷爷给我说的。没了爷爷的照顾,奶奶学会了坚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他照顾的细致。
后来,爷爷去世后的第二年,奶奶也走了。虽然爷爷奶奶一生没有出过什么远门,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没有吃的很好,穿的很好,却也是令人羡慕的一生,因为与你相扶相持一生真的很幸运。
我觉得所有再美的情话都敌不过一句“今生只愿与你共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