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文本解读
晁盖出场时是东溪村一霸,凭借什么成为一霸?敢做。书中所记晁盖第一件事就是为驱赶来到本村的妖魔。晁盖本是东溪村一富户,闹鬼的西溪村因得了僧人施与的镇邪宝塔而将妖魔驱入东溪村。为此,晁盖大怒。挺身而出将西溪村的镇邪宝塔独自夺来,压住东溪村,以此闻名。此举对东溪村来说是维护本庄权益,利好本庄百姓,本村百姓一定深深折服。也见出晁盖勇气过人。为本村人做出如此义举必定成为众人信服之人。况且,他平日弄枪使棒好结识江湖好汉,又仗义疏财,因此成为地方一霸。
地方一霸如何成为群寇之首?
晁盖不仅好结识江湖义士,亦与官府有密切来往。算是个上下皆通的人物。办事灵活,有一定的心机。故事一:义认刘唐。刘唐因有一套富贵说与晁盖而投奔东溪村,不料被官府捕手误拿。换句话说刘唐来找晁盖是要联手打劫的。刘唐为何来找晁盖而不是别人?一定是因为晁盖具备打劫的条件:一,晁盖有能力打劫;二,晁盖愿意打劫。打劫,将非己之财通过强硬手段纳入自己囊中。然而,晁盖的劫又有义在上,因为此财富非正义之财。可见晁盖有正义做支撑。晁盖不仅独霸一方,而且与官府关系甚密。官府押司、都头均与晁盖交好——是心腹弟兄。可见晁盖的言行受到当地各方认可。所以雷横在东溪村绑缚了可疑的刘唐,来到晁盖庄上,先要晁盖知晓。晁盖一面与雷横面上周旋一面暗中查问被捕者,闻知刘唐本意晁盖便施计救下刘唐。晁盖是个村霸,但不恶;是个劫匪,但正义。
故事二:晁盖第一杰作——智取生辰纲。晁盖得到生辰纲信息开始主谋此事,挑头打劫。蔡太师的生辰纲分量重,监押更不会懈怠。晁盖自知智不足以成就此举,因此请教吴用共商。为安全监押生辰纲,小心谨慎的杨志思虑甚是周全。尽量缩小目标,精心选择路线,一反常规的走法,看上去严丝合缝却全面溃败。有自身的原因,更由于对方的神谋划。吴用的计策天衣无缝,真是运兵如神。虽是吴用全面谋划,但都是由于晁盖的一向仗义及威名影响。吴用与晁盖平日就已经合拍,一个义气,一个足智多谋。刘唐闻听晁盖大名,慕名而来,以生辰纲作为觐见礼。阮氏三雄因为仰慕晁盖,被吴用鼓动,“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公孙胜与刘唐同意,俱是来献生辰纲作为向晁盖觐见礼的。七人均为劫财共聚在晁盖门下,在晁盖的旗帜下聚义;其次,七人聚义晁盖庄上,皆因为晁盖的平素为人。七人在晁盖庄上聚义,晁盖坐了第一。晁盖此时领袖式形象,已露头角。以晁盖为首,吴用设计,8人共演了智取生辰纲一场好戏。
没有不透风的墙,劫生辰纲案发,得到宋江暗送信息,又得雷横朱仝二位官府捕手的暗通,晁盖成功逃脱。至此,晁盖往日的光明义士做不成了,成了官府捉拿的对象。晁盖成为宋江(官府押司)、雷横朱仝(都头)的心腹弟兄,皆因为平日的仗义疏财。晁盖得了宋江信息,便立刻将实情说与宋江,一是表示对宋江的感激,再是对宋江信任,也能更大限度的得到宋江救助。同时也见得晁盖侠义敦厚:既然人家舍命来报,就要完全信任。此人果然侠义。然而,晁盖计谋不足,他立即问询吴用计策,而且照计收拾逃离。从劫取生辰纲到得到信息出逃,晁盖对吴用唯计是从,可见晁盖一向的缺少计谋和善于用人所长。雷横朱仝二人作为官府办案的都头竟为得放走晁盖机会而各施手段,争相为晁盖逃走掩盖。足见晁盖甚得人心。晁盖此节仗义豪爽,表现得十分鲜明。
仗义行侠,为晁盖赢得众人拥护;打劫生辰纲将晁盖推向梁山。
故事三:聚义梁山泊。官军纠集了大部队前来,晁盖闻说,立刻起身:“这厮们赶来,我等休走。”一副敢于担当的头领做派。随后安排各位好汉准备迎接与官军的一场争战。当晁盖带着一群好汉及金珠宝贝上梁山准备入伙时,晁盖的气势给了王伦很大的压力。王伦面上欣喜热情,心下嘀咕。对此,晁盖除了感激却不能见出王伦小心儿,晁盖敦厚性直。晁盖看人缺少更深的洞察,他完全没有发现王伦笑脸之下的“小”心,却为自己走投无路时被王伦收留而心存感恩。等到林冲再为火并王伦与众好汉商议时,晁盖亦没看出林冲内心用意,只为林冲错爱感恩。时刻不忘他人恩情,在晁盖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这是众好汉中都有的品质,而晁盖最甚。重情义原是可贵的,然而情义过重则会打消人的心机。而谋划大事是要心机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晁盖在这方面有欠缺,不及宋江。宋江送信,晁盖深切感知宋江担着性命通风报信的恩情;王伦收留,晁盖又满怀王伦对自己无处安身而给予厚爱的恩情......他的心里装着各色人等对自己的好,而且时时记念,只要有机会立刻回报。聚义梁山泊后,将劫得的金珠宝贝立刻派人送与宋江,表达自己感激之情。此举,由晁盖是情义,由吴用看是礼数。人心不同。
晁盖的敦厚源自心内的善。聚义后第一次下山抢劫,就叮嘱众人“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劫后众人归来,又问“不曾杀人么”,听得说并未杀人,“大喜”,晁盖真是善良之人。山寨兴旺,皆仰仗晁盖为人,聚得众多好汉。晁盖这样的人做头领,服人。梁山泊自该迎来兴旺。
可是跟宋江比,晁盖就显得狭窄。
故事四:让位宋江。宋江几番周折来到梁山泊聚义,晁盖便请宋江坐第一把交椅。而且晁盖不是面上意思,全是内心真实。第一,宋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该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说得肝胆赤诚,明月可鉴。其次,我想晁盖也是看到了宋江的才能,体会到宋江在众好汉中的威望更甚。确实,论眼光,论心机,晁盖远不及宋江。可是晁盖的重情重义在后文中表现得突出。宋江聚义梁山泊后执意回家取父,虽符合人伦,但不合情理。显得矫情。晁盖则既考虑兄弟的思父情意,又为兄弟的安全思虑。宋江下山后,晁盖为确保兄弟一家安全,派出若干人马接应,费了许多周折才将宋江父亲、兄弟取上山来。晁盖真是全力以赴为兄弟的人,全无私心杂念。显得豪侠磊落。跟宋江比人品,晁盖远高出宋江;跟宋江比心机,晁盖又远不能及。晁盖为人则真为人,忘我无私;宋江为人则有谋划,有所图。
后面梁山泊与政府军正面交锋就全显宋江威风了。每当晁盖要出马,宋江都说兄弟替哥哥去,尽显宋江威风。晁盖成了坐镇梁山的看家老者。宋江智取无为军,宋江三打祝家庄,宋江尽显英豪,威望及地位明显与日俱增。晁盖则显得黯然。故事五:殒命曾头市。等到擒缴草寇的儿歌传到晁盖耳边,晁盖大怒,留宋江镇守山寨,自己亲点二十名头领,五千人马出兵。一句儿歌就能让一个领袖大怒,并为此出兵?是不是有点不太真实。晁盖为何如此迫切,甚至显得仓促出兵?隐约觉得晁盖心里有不平,有一种在某种情绪支配下的冲动。还未下山,军旗就被风吹折。不祥,晁盖却执意出兵。晁盖此时不够理性,缺少深思熟虑。两军第一次交手各有伤损,晁盖心中甚忧。带着情绪出兵,又不能全面谋划,还沉浸在某种情绪里,这不是一个将帅该有的状态。取胜还有可能吗?读者也为他心忧。再等到两个僧人前来投拜,晁盖立刻信了。林冲谏晁盖:“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晁盖不听,执意跟随僧人进兵。我们感觉晁盖此时似乎连必要的考虑都丧失了。某种情绪夺去了他的理性考量。为何这样?晁盖对自己在梁山泊的威望大概也有所感觉,林冲再谏时,晁盖回答:“我不自去,谁肯向前?”这种感觉大概就是他出兵的源头。促使他不顾一切地走向死地,走到尽头的是他对自己的地位、现状的焦虑。他大概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宋江,不能接受宋江屡立战功而自己却坐以待毙,不能接受自己没有立功以威服众人的现实。怎么解决?出兵。他又不能用理性消除自己的这些焦虑,只能带着情绪,不顾林冲劝谏,执意鲁莽出兵。曾头市,晁盖损兵折将,还送了自家性命。他大概对宋江是有怨气的,否则怎么会在死前说,“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明明宋江势力一日胜似一日,才能卓著,又在第二把交椅上稳坐多日。接替晁盖顺理成章,怎么还要这般说?
再回头看,晁盖重情义,慷慨无私,心地善良,深得众好汉扶持;又缺少心机,缺少反思,不能做理性考量,在与宋江的无形力量比拼中略输一筹。终至走上这样的终点。真是令人感慨。
这样一个难得的好领导,如此悲惨结局,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if !supportLists]第二部[endif]分:与我们生命之相通
在晁盖的全部外在表现和内在本性中,有许多是让人钦佩的。
他是众好汉中唯一能够体察众生,心地善良的人。李逵只要性起,管他是谁,格杀勿论;宋江为了收服秦明,不惜杀掉秦明一家老小;为了朱仝来降,不惜指示李逵砍杀小衙内;武松为报杀兄之仇,血洗鸳鸯楼。还有张青夫妇,这样的画面在《水浒传》中比比皆是,读之令人毛骨悚然。好汉就是敢杀敢做?不禁怀疑这样的暴力分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一定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而且这问题还很严重。然而,读到晁盖,人性良善的一面得到令人心安展现——终于冷漠的心变得有了暖意。不得不说晁盖是真正侠义者。打劫则叮嘱兄弟们只取财富不得伤人性命,出兵也叮嘱不得滥杀无辜,骚扰百姓。是个仁慈的首领。
他的善心还表现在对兄弟。不论什么样的人来到保正庄上,一律厚待。当然,那些有恩于晁盖的更是晁盖心中念念不忘的恩人。对晁盖,最大的恩人是宋江。宋江担着风险前来报信,晁盖对宋江此举感恩在心。一直说宋江是担着血海一样的干系救得他众人,所以宋江几次落难,晁盖全力营救;等到宋江来到梁山,晁盖一片赤诚地让位给宋江。真是侠义,是我们常说的值得深交的可靠人。为朋友真是可以两肋插刀的人。他能想到也记着他人的所有好处,王伦面上热情、暗中算计,晁盖一概不知,一片真心地感激王伦收留他们七人。还有林冲。晁盖若不是本性敦厚,何以这样?
从晁盖身上,我们看出这么多的人性之光辉。我们发自心底地想,这样的人应该成为领袖。我们想要一个温柔的世界,这个世界晁盖能给。然而,晁盖却难敌心机甚重手腕毒辣的宋江。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哀,敦厚之人难以成为一个成功的领袖;一个成功的领袖(宋江)是个暴力的伪君子。问题出在哪里呢?纵观晁盖与宋江的较量败下阵来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他的不能自知自省。因为缺少反思,晁盖最终沉浸在那种悲怨的情绪中而不能自制,鲁莽出兵,执意冒进,送了性命。晁盖带给我们哀伤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发挥人性光辉的前提下,保持对自身生命的反思。没有反思,生命终究不完美;没有反思,生命不能成就更高,走得更远。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
课时1
晁盖义认刘唐(读“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一回)
一、晁盖主要事迹
1.晁盖威名
晁盖在出场时是东溪村一个富户,他如何成为村中一霸?
(强夺青石宝塔)
你如何看待这个“霸”?
(好使枪弄棒,仗义疏财,好结识江湖好汉,)
2.义认刘唐
晁盖与雷横的关系。
晁盖为何义认刘唐?
刘唐缘何拜见晁盖?
二、晁盖其人
敢做,豪爽,仗义。
课时2
智取生辰纲(读“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及“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一、情节梳理
1.吴用如何将三阮说服聚义晁盖庄上?
(吴用的巧舌,三阮的本性,晁盖的威名)
2.吴用的取胜关键
3.(杨志的弱——不知人,吴用的强——知杨志)
4.七人聚义晁盖庄上
二、晁盖其人
敢承担,仗义,敦厚
课时3
聚义梁山泊
一、主要情节
1.宋江送信
宋江送信,由晁盖作为看出晁盖怎样品性?
2.七雄智斗政府军
七雄智勇,晁盖的威望
3.避难梁山泊
晁盖对王伦充满感激
4.林冲火并王伦
5.成为首领
二、晁盖其人
敦厚,知恩,仗义,仁慈
课时4
殒命曾头市
一、晁盖让位宋江
宋江几经周折来到梁山,晁盖坚持让位宋江。
二、宋江多次征战
宋江功绩卓著,地位渐稳;晁盖缺少功绩,地位渐微。
三、晁盖出兵曾头市
1.晁盖执意出兵
2.相信前来送信的僧人
3.不听林冲劝阻
四、晁盖遗嘱
晁盖留下这样的遗言,看出怎样内心。
五、晁盖其人
晁盖内心善良,特别强调义军不能滥杀无辜,爱惜百姓;对兄弟仗义,豪爽,热情,念念不忘别人的恩情;身为首领缺少对他人内心的洞察,缺少对自身的反省,亦缺少谋划;终因陷于怨愤情绪而不能自知,导致草率出军,轻信他人,不能全面思虑而兵败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