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的笔记想法。)
一 . 捕捉情绪信息
二 . 脚踏实地的反驳
✺ 一 . 捕捉情绪信息
人在对话中通过“语言”和“情绪”来表达信息。两种信息都要精准把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听”的人。
下列对话是情侣间常见对话:
“我大姨妈来了。”
“哦,多喝点热水。”
“你什么意思?什么态度?哦?几个意思,你知道我有多么难受吗?你整天就知道让我喝热水喝热水?!你注意过我吗?!你关心过我吗?!你到底爱不爱我………”
于是,男孩总结出:
“女生天生就是不讲理的。”
错!好的女生和好的男生一样,都是讲道理的。但是为什么男生会有“女生从来不讲理的错觉呢。
人在对话中通过“语言”和“情绪”来表达信息。
语言、情绪,两者都得感知到,并且感知到一定程度,这样才能完全的领会别人的意思。
“大姨妈来了!”(也许是生气男友的不照顾,也许是身体难受血流成河,也许是负能量爆发好想死,下辈子再也不转成女人……)
“哦,多喝点热水。”(你大姨妈来了我也不知道咋办,那就多喝点水吧。)
钢铁直男们丝毫没有感应到任何的情绪信息,而只是听到了文字信息。并且男生往往都很理性……so,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所以,这也是异地恋很难维持的原因吧。(敲黑板!异地恋千万不要随便的发脾气,因为对方只能看到你文字表达的意思,而并不知道你真正的意思!一句:“我没事”他会以为你真的没事!!)
(为何钢铁直男们永远感受不到女孩子们的小心思……别说什么“女孩子心思猜不明白”,明明是直男们神经很大条好吗?)
就像:一位脾气暴躁的老爷们儿、一个温柔的软妹子都说一句: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是不一样的好吗?前者是让你赶紧离开他视线,后者不就是炎炎夏日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吗?
一个会听的人,他往往很懂你的表达方式,你表达100分内容,他能接到99分,中途信息不丢包。
一个很会听的人,他往往很懂你的内心,你表达80分,他能接到100分,能脑补出20分你由于无法表达但内心确实那么想的内容。
一个非常非常会听的人,只需要你一杯酒一个眼神,就能像三体人沟通一样达到百分百无损信息传输,根本不需要语言这种拙劣的交流工具——到这个程度,“倾听”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能力。
所以,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傻乎乎的只听表面意思,记得捕捉其情绪信息,也许你会听懂一些曾经你听不懂的话。说不定,还能和好友培养出默契呢~
✺ 二. 脚踏实地的反驳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反驳让你不再是“透明人”,并且让人感到超出预判的愉悦。
就像很多小说偶像剧里所发生的,看到男主欺负人,女主跑上来反驳他“你这样欺负别人是不对的!bialabiala……”然后成功引起男主的注意力,从此女主成了剧里的女主。(我不会告诉你这是我小学的回忆,一起来看流星雨呀!!!)
反之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也会重塑调整我们的三观,并且愉悦的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记得我大概小学、初中时候流行“非主流”。我想每个九零后多多少少都跟风过——
扣扣个性签名空间里的日志、说说设置成那种悲伤到极致的火星文……
mp3里放着:“偶是非主牛,偶非常滴可耐……”;经常自己或拉着朋友去拍大头贴……(我在找图的时候,差点把眼睛亮瞎了,画风好辣眼睛就不放图了)
总而总之,曾经的我觉得“非主流”是美的,我们每一个九零后渴望与众不同,不与“主流”一样。
后来反驳我的想法的是一篇文章,小时候读的,现在都没有忘记,大意如下:
“流行不一定好的,流行是时间的奴隶。当“非主流”流行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主流。我们并没有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你们知道在那个“非主流”满天飞的年代,听到这样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的一篇反驳非主流的文章,心里有多么的震撼。我开始怀疑我自己的三观,第一次开始质疑非主流。也是第一次开始质疑自己三观。
读了《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以后想想,写那篇文章的人,真是太有趣了。
但是我们反驳的本质绝不是因为反驳而反驳的。反驳的前提,是有主见。好的反驳是不同三观的之间碰撞的火花,是引发人思考和反思的。
反驳的前提,是有主见。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才反驳,而不是我看你不顺眼,为了反驳而反驳。而有主见这个恰恰最难。需要你有知识,有逻辑,才能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一整套世界观,并且在自己的世界观里“逻辑自洽”地游走,才能用这一套逻辑去反驳别人。
所以,想要反驳别人,自己首先得脚踏实地一步步生活,通过日常生活、读书、写作,先自己有一套完整良好的世界观。再去修正别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