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这揭示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定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党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更应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推动过“紧日子”成为常态,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一、过“紧日子”的重大意义
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它体现了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也是党政部门转变执政理念、转变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基层党委更应清醒认识到过“紧日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基层党委如何落实过“紧日子”
(一)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把控支出
基层党委应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将预算管理作为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规定,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基层党委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的前提下,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制度落实
基层党委应加强对过“紧日子”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四)推动作风转变,树立良好形象
基层党委应将过“紧日子”作为推动作风转变的重要契机。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强化思想武装,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过“紧日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践行过“紧日子”的理念,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以过“紧日子”推动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基层党委落实过“紧日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因此,在推动过“紧日子”的过程中,基层党委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要注重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老百姓过好日子, 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基层党委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基层党委应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推动作风转变等措施,切实推动过“紧日子”成为常态,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