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至今也没有读完三国,因此不能做出相对全面的比较,我只能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三国演义》,我指的原著,在小的时候读过,但并没读全,现在记忆中所剩的更为寥寥。那时候的三国一本本的小人书,我喜欢上面的小人,并不在意作品。那时的三国也多半是父亲口中的三国,是父亲给我念的枕边故事。
我有很多的小人书,所以我的三国中往往穿插着岳飞、薛刚、锦毛鼠白玉堂和燕子李三……听父亲念书是一件有趣的事,很多时候父亲先睡着了,我却还精神着。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没有重读过三国,也一直是个单纯的孩子。
有些事是缘分,相遇或不遇,都是意志之外的事。
遇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也是这样。名著有很多,适合自己的,能真正触动自己心灵的没有几本,后来我才发现,但凡是能够触动自己的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能够引发我关于人生的联想,能够证明我的一些想法是正确的,我喜欢读这样的书,是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所以,在我阅历尚浅感悟不够深刻的时候,有些书是看不懂的,如同我儿时读三国,只是喜欢里面的小人儿。
一个月前,我重新翻开三国,心里算了算,起码要有11年,从我初次认识三国,到我与它再次重逢,从小人书到电子书,已有11年了,这期间我经历了很多事,包括父亲的长辞……
翻开它,我震撼了,真觉得它是一部奇书。
我读得很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说以前是因为不感兴趣,现在则是因为太感兴趣。
11年,我不再是那个小孩,11年,我在生活里领悟了什么,我在书中就读到了什么,在我读过的所有书之中,这本书竟带给我如此多的精神碰撞。
未读三国之前,我读过一本《厚黑学》,叹服不已,我不是叹服李泽厚,而是叹服于生活的微妙,现在,我在原著中看见了新的东西,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前几天老师留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比较一下《三国演义》和电视剧《新三国》的不同,现在电视剧我也看了几集,我觉得电视剧较之原著要更精彩,甚至太厉害。
我想起了同父亲看小人书三国,看最老版的电视剧三国的那些日子,想起遍街卖《易品三国》的时候,想起后来的电影《赤壁》。
如果让我说,这些作品各有千秋,我不能妄评好与不好,因为当我只喜欢画小人的时候,我看不出内容的所以然来。恐怕《三国演义》这部巨著给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同吧,所以我相信即便大家公认的垃圾,也未必全是垃圾。(指某些电影的翻拍)
窗外的嘈杂把我的思绪打乱了。
我并没有完成老师的任务,但是我的确看到了全新的三国,我意识之中的全新的三国。
可能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可能我之所以承认了它的价值,只因我在其中看到了当下的部分的自己。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当我再次重读它的时候,我还会看到更多吧,我想那时候自己也一定会再一次地拍案叫绝。
原来自己一直是如此任性,只凭着兴趣读书,我也庆幸自己如此任性,循序渐进地成长着,以至于有机会逢到那么多令我动容的东西。若以我为中心来看,三国想必也是成长着的三国吧。
在我的一生中,会有多少名著属于我呢?等我细细读完这遍三国,我一定要看一看红楼。我觉得是时候了。
那些书单,我权且留着,现在没兴趣,以后未必没兴趣。
对书一样,对人也是一样。
很多相逢,不过一个契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