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部电影,如果能引起我们哪怕一点点思考,对于我们有一点点帮助,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所以,在这里,说一说赞扬与骂声齐飞、褒贬不一的大冰的畅销作《乖,摸摸头》。
初看这本《乖,摸摸头》,就被封面深深地吸引了去:那是一个穿着破烂的少数民族服装的孩子,双手套着一双厚木板,做出磕长头的姿势,一脸的虔诚让人为之动容。
大冰后来解释过,这是在西藏的大昭寺拍的一个正磕长头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很静,很定,不被外界打扰,就算给她拍照也不为所动。确实,隔着一张纸都能感受到她的坚定的信仰,我想这也是我被她吸引的原因:现代社会太缺这种坚定与虔诚。
文章内容也算与照片相呼应,在这本书里,大冰共讲了12个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人感到有种坚定、不撞南山不回头的东西在里面。这12个故事里,主人公背景身份各异,有的是工作中碰到的同事、朋友,有的是自己的佛门师弟—一条哈士奇,更多的是旅途上遇到的形色各异后来结交为朋友的人。也因此有人说它误导了众人,整本书其实就是顺应当下潮流,宣扬“旅行”的,让一众文青不顾一切说走就走,仿佛远方就有诗和想要的生活,流浪就能碰到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种书根本不值得一读,它只是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某些人对于文艺气息的要求,因为这本书里紧紧地和孤独流浪、旅行、故事、一碗酒、茶、姑娘、时光、赶上等等元素联系在一起。
但是,讲道理,大冰在文中多次强调理性对待旅行,工作一定要与旅行平衡,我个人看完后也没有什么“说走就走”的冲动,也不觉得人生就该有旅行才圆满,引发我思考的也不是关于旅行,所以说,并不存在什么“误导”,见仁见智吧,不能否认他们说的部分是正确的,但因此全盘否定这本书也有点说不过去,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期待也不要太高,总体而言,它其实就是本“甜食”类的书,没办法指导你做什么事。
这12个故事的主人公起点、人生大相径庭,但又处处给人这么一种感觉: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生,就像封面的孩子一样,任凭外面的世界多浮华,我自岿然不动。
例如最出名的“我有一碗酒,可以慰风尘”里的老兵,为国家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却差点全身瘫痪,终生卧床,奇迹般地站起来后,自愿放弃了军功与高额俸禄,一个人跑到丽江去开了家烧烤店,并自费建立了一支消防救援队。
这要是按当下的评判标准,这人就是个傻X,放着好好的荣誉、功名、利禄不要,跑去做个没什么“出息”的烧烤佬。
然而我却很佩服这种人,不以世俗的价值观为己观,不为名利所累,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还有“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里的阿明。阿明因为家境贫寒,只上了半年小学就辍学了,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靠出卖体力养活自己,大字不识。后来跟着众人到了比自己家乡还要贫穷的缅甸农村去,那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每天吃完睡,睡完吃,偶尔到镇上的录像厅去看一些港台枪战片或者古装连续剧,偶尔看一些成人生理教育片,是他们生活常态。
但是,阿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先是通过影片的插曲、片头曲和片尾曲的歌词慢慢摸索,认识了繁体字,又因为机缘巧合捡到了一部随身听,在一个湖南人那里买了一些磁带,居然慢慢把那些歌词全都学会了。后来又省吃俭用买了个吉他,对着手册自学,居然学会了谱曲、作词!
阿明后来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音乐人之路,多年以后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靠音乐吃饭。也许挣得不多,也许吃得不算太好,但无论如何,梦想总归照进了现实。这样的人生难道不值得你我称赞?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成功的人生吗?
对于成功,百度里的释义是这样的:
它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经历许多次人生的考验,只有通过了不同的考验人才能证明你的实力,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相互配合,其实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去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你都是成功的人。
按照释义,阿明是成功的,他有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去奋斗,体验出了他的自我价值。
然而在世俗观念里,他恐怕还是个loser,没学历,干苦力活出身,这样了还不踏踏实实地整点钱做点买卖,为家里建个房子,然后老老实实地娶妻生子,尽折腾做些不切实际的梦,唱歌能唱多久呢,有多少人听过你唱的歌?出唱片了吗?出唱片有人买吗?不还是个loser?
不信的话,可以跟三姑六婆们讲讲阿明的故事,看他们是不是这么想的。
最让我心疼的,是“对不起”里那个主人公的哥哥。
哥哥是个高大,帅气,很爱护自己家人的一个人,对于妹妹,他总是有求必应,虽然并不富裕,但看到妹妹的购物车,总会抢着帮妹妹清空它。
只是毕业的时候,因为不甘心窝在小城里一辈子,于是选择了考研的路,期望有更好的将来。可惜连续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正在拼死备考第四次时,因中途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后忽然崩溃了,重度抑郁症。
谁也不知道聚会上发生了什么,只是哥哥后来把教材全撕了,满地的雪白。
虽然到最后,作者也没交代哥哥突然发生意外的原因,但是从三年备考,去聚会时父亲给他50块钱去打的他却选择开电动车,大概可以猜到事情原委。
我想身边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按部就班从小学念到大学,没有留级也没有复读,但是念完大学以后,发现小学一起上学的早早辍学闯荡社会的那些朋友,仿佛都成了人生赢家,不仅买了车,买了房,还娶了貌美的妻子,生了几个可爱的娃娃。而自己呢,在公司里累死累活地干,也只有几千块一万多的工资,想要买车买房根本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年,在那些同学身边一站,自己寒酸得不像话,手脚都拘束地不得了。
心里拼命说服自己,要有时间格局,他们只是比自己早闯荡,我们还可以不断增值,我们迟早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然而亲朋好友,周围的三姑六婆不这么想,他们会觉得,你一个大学毕业的混得都不如人家初中毕业的好,念大学有什么用?念了大学反而都不肯娶妻生子,不肯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业了,叛逆得要死,这书还不如不读?就是个穷书生,看人家大把大把地拿钱回家,你P都没见着一个。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以金钱厚度论英雄的社会,黄健翔在给大冰这本书作序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人人都梦想发大财出大名而且要‘多快好省’的当下,似乎只有马云、李开复、张朝阳、李宇春和郭敬明才是人生的标准模版,其他人生方式都是屌丝的,都活得‘该死’。”
所以大冰在讲完这个让人心疼的哥哥的故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你教我们努力奋斗去成功,为何成功的定义却是如此之窄?”
为什么只有有钱人才能算是成功?
是谁培养了这种狭窄的公众价值观?
如果非要这么狭窄,我更欣赏美国作家、新闻记者克里斯托佛·莫利对于成功的定义:“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最后,网上有很多人在质疑大冰信誓旦旦的“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认为它们不过是杜撰的,这个我也不能保证说它就是真实的,毕竟大冰经历了什么我都无法亲眼见证,不过,从这本书的畅销度大概可以侧面证明,大冰的讲故事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当下不是倡导人人都应有故事思维能力?那就当学习大冰的讲故事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