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喜欢热闹,若是一个人落了落单,便似乎就是可怜的孤独人了。我却觉得独处时光自由又美妙,只是身为一个现代人,想要一些安安静静的独处时光也很不易了。
不要说那些纷繁复杂的工作关系,也不要说那些剪不断的亲人朋友,单说那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管你身处何地,也不管是深夜还是清晨,你的手机随时都有可能“叮咚”一声提醒你:你不是一个人。独处时光便愈加珍贵了。
最爱一人独处,一杯茶,一本书便可消磨半日光阴;或者独自出门,找一个公园,寻一处无人的角落悄悄坐下,看白云悠悠,鸟雀展翅,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想那些最最烦难的事情,当清风拂过面颊,将发丝吹起,便好像可以从空气中汲取无尽的能量,再难的事都可以解决了。
这种独处的时光太过美好,可遇而不可求。
但其实我虽然是个安静的人,但是对于独处的快乐并不是一开始就能领会的。我从小就是极为胆小,害怕一个人待着的。也许是因为老屋的房子太过幽静,乡下的夜晚黑得太纯粹,我总觉得在那些我看不见的角落里——树荫里、墙背后、床底下、甚至桌子下面都藏着无数妖魔鬼怪,只要我稍微不当心一点,它们就会跳出来将我吃掉。所以,我从来不敢一个人待着,不管去哪里都要紧紧地抓着一个人。
发现自己不再怕黑、不在惧怕一个人的时候,我刚刚结束了一个晚班,一个人走在夜晚的街道上,街灯投射出黄色明亮温暖的光芒,街道上人很少,偶尔有汽车经过,雪亮的车灯在柏油马路上划出一道白色。
我忽然想到,从前,我是不敢一个人在晚上走路的。我从小怕黑,但是我从来没有跟谁说起过,连自己的爸妈都没有告诉过。我唯一的应对方法是每当晚上就紧紧地粘着大人。记得有一回村里放露天电影,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搬着凳子去看电影。电影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弯弯地挂在天空当中,它很亮,却不能照亮大地。看完了电影回家的时候,走在村里那条走过无数次的村道上,恐惧牢牢地抓住了我。那些河边的树下,那些房子的墙根底下,那些篱笆从里,似乎全部蹲伏着妖怪。大人们还在谈论着刚才的电影,讲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我的小伙伴们在嬉笑打闹,我却害怕得一个字都不敢说,我怕我一出声,妖怪就来抓我了。我只好加快脚步,走到大人堆里,走到他们的中间,让这些大人们的身体将我掩藏起来。这样走着 ,我觉得安全了一些。然而好景不长,人们逐渐散去,一个一个回到了自己家去了。而我家在村子最里面,走到最后只有我们一家人了。爸爸、妈妈、妹妹,还有我。爸爸和妈妈并排走着,一边走一边说话,妹妹和我走在他们后面。这段路并不长,我家的房子就在前面了,我清楚地知道只要再过一会会儿我就可以回到温暖、安全的家里了。可是这时候我的害怕也达到了顶点,河边的芦苇、岸边的柳树全部都变成了可怕的怪兽,可是我不敢说话更不敢喊叫,除了两只脚在迈步,我全身其余的器官全都不敢动。身后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追上来,我不敢回头看,也不敢加快脚步走到爸妈前面去,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心跳得噗通噗通地。好像过了很久很久,我们才走完了这段短短的几十米路,站在爸爸身后等待他用钥匙打开家门的一瞬间,我累得几乎要站不住了,但是我不敢倒下,直直地站着等着,知道爸爸拉亮了电灯,屋里亮了起来,我才跟妹妹一起进了屋。进屋以后,爸爸妈妈忙着烧水干活,我和妹妹坐在一起,过了很久,妈妈让我们洗脸洗脚,热水的温度才让我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那时候,我哪里敢独处哦!
可是那天我一个人走在马路上,风吹起地上的树叶打着转儿,我怀里抱了一本书,走得安详又自在。在即将回到住所的一个路口,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一个人走在深夜的街道上,也忽然想起我是很怕黑的,从来不敢一个人走夜路的,也不敢一个人在晚上待在屋里里的。莫名地,我感到很奇怪很好玩。然后我想,大概是因为城市的夜晚那么明亮吧!街灯那么亮,月亮那么亮,我的宿舍和办公室里,电灯也是那么亮。一切都是那么亮堂堂的,妖魔鬼怪没地方藏啦!我这样想着,便裂开嘴笑了。
一个人走在马路上的感觉多好啊!这么亮、这么宽、这么长的路,好像是我一个人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想跳舞都可以,要不是怕打扰了附近住户的好眠,我真想放声大笑。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喜欢上了独处。只是独处的时光真的很难得。宿舍是单位安排 的,三个女生住一间屋子,办公室里更不可能了。后来谈恋爱、结婚、生子,人生一路热闹得很忙碌得很,从未想过有一天可以一个人清清静静地独处一会儿。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忽然,孩子就长大了,有一天他对我说:“你应该多找几个朋友,不要总是围着我转。”他在家里的时候不再围着我,经常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安安静静地不知道在做什么。我敲门进去,他就对我笑笑,有时候也会说:“有事?”
哦,原来,没事的时候我不可以进他的房间。于是我也进了自己的房间,看看手机,打几局斗地主,好像也挺快乐的。久了,却觉得无聊起来。有一天我收拾儿子的旧物,没用的书本纸张打包扔掉,忽然基本书出现在眼前,是《红楼梦》和《水浒传》、《三国演义》,我拿起那本《红楼梦》翻了翻,然后,再没有放下。差不多一个星期,我茶不思饭不香,几乎所有时间都拿来看《红楼梦》,林妹妹的忧愁占据了我的思想,宝钗的行为让我迷惑,还有宝玉,我恨他怎么这么没用!我没日没夜地看了几天,终于把一部厚厚的《红楼梦》看完了,心里好像白茫茫地一片迷茫,又好像有无限满足。
就是从这个时候发现了一个人独处的快乐的吧!一个人阅读很快乐!后来又发现一个人的时候就算什么都不做也很快乐。独处的时候不用为了柴米油盐烦恼,不必为了工作烦难而发愁,也不必为了年终奖的有无而伤心,更不必为了儿子、老子的事情而精心安排什么。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是取悦自己。读书、看电影,让自己在声色光影间走入别人的世界,体位百态人生;品茗赏花,安闲中体悟自然的美好。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与先贤哲人对话,充实生命与心灵;也可以与内心的自己对话,发现自己真实的需求。
独处不是寂寞的孤独,独处是给自己创造的一段心灵休憩、充电的时光。当远离了喧嚣和热闹,清净之中才能聆听生命的本真呼唤。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所以,不要害怕孤独。
林清玄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清明。”独处,虽是一种孤独,但更是一种欢喜。它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一种静心的修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独处中,我们能够找回自己的内心,看清人生的方向,迎接未来的挑战。让我们学会独处,静默欢喜,从身边的点滴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