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头今年八十九了,这还说的是周岁,若按村里人论虚岁的习惯,他过完年已经足足的九十岁了。九十岁无论如何已经算得上高龄,而老宋头的身体还很硬朗,经常骑着他的小三轮自行车到处溜达,逢集必赶。
老宋头九十岁的年纪,虽然比村子有史以来最年长的记录一百零五岁还差不少,但已经是村里目前仍在世老人中最大的了。可是,如果你去问老宋头,他想不想打破记录成为村子历史上最年长的人,恐怕他一时之间回答不了你。
老宋头中年丧偶,留下四个儿子由他一人照顾。好在老大和老二当时已经结了婚,分家出去单过了。麻烦的是老三,本来已经订好了日子,再过不久就也要结婚了,可是按照当地风俗,办完白事之后至少要过一百天才能办红事,于是婚期不得不延后。这一延挨可就出了问题,村里一下子跳出好几个小人从中作梗,使尽手段要给老三破婚。老宋头自问平时在村里与人为善,没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坏事,不知这些破婚的人到底是为哪般?是妒忌老三未过门的媳妇长得俊,还是人心真的已经坏到做缺德事不再需要理由了?
庆幸的是,老三的婚事经过一番周折之后并未黄掉,在老伴百日之后选了个吉日把事办了。办完之后就只剩下老四这一桩心事了,但恰恰是老四成了家里的老大难。他从二十出头开始看人,一直到快要四十了还没着落,因此老宋头也就一直跟老四一起过日子。后来,老四的婚事终于落了听,娶了一个离了婚带着个十岁闺女的女人。老四结婚后没多久,老宋头就从老四家搬了出来,在老二刚分家时住的旧房子里另立灶头单过。此时,是九十年代末,老宋头还不到七十。
单过之后,四个儿子每家每年给老宋头一百斤粮食作为口粮,菜可以随便去哪个儿子家的菜园里采摘。另外,每家每年再给老宋头一百二十元钱作为生活费,不够的话再跟儿子们要。过年过节的时候,从老大家开始轮流到四个儿子家里过,一家一年。
开始养老生活后的老宋头也并未整天闲着,他不仅养了鸡鸭自给自足,还在院子里搭了棚子养兔子和羊,卖了钱花不完的就存到银行里。另外,四个儿子哪家地里活忙的时候他也会去帮忙,只不过有时候帮了这家就会引起那家的不满,帮了那家另外的又有埋怨,可要是谁家都不帮,他们又会拿他跟别人家的老人做对比……总之,永远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关于老宋头养羊,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老宋头要去集市上卖羊,因为这次卖的数量比较多,所以他去找儿子们帮忙,和他一起把羊赶到集市上,帮他一起卖。可是四个儿子各自都有要忙的事情,谁都不肯帮忙,于是老宋头只好靠自己,好不容易才把羊赶到了集市上。卖羊的过程很顺利,价钱谈好后,一手交钱,一手交羊。拿着卖羊所得的几千块钱,老宋头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从来没有一次性卖得过这么多钱。
稍微稀罕了一小会儿之后,老宋头就拿着钱到银行准备全都存起来,可是,这时候问题出现了。原来,老宋头遇到了骗子,几千块钱全部都是假钞,羊被白白骗走了。这可真是一个晴天霹雳,老宋头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呆立在银行柜台外面不知如何是好。好心的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他,赶紧回到卖羊的地方去看看骗子还在不在,他这才如梦初醒,拿上假钞奔命般跑了回去。结果可想而知,骗子早已不知所踪。老宋头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好像把魂丢了似的,手里紧紧捏着卖羊所得的假钞,连自己怎么回到村里的都不知道。
走进家门后,老宋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院子里空空如也的羊圈,这让他一下子就从失魂落魄的状态中苏醒了过来。他一刻也没犹豫,立马去把老二、老三和老四都叫到了老大家里。人都到齐后,老宋头颤抖着双手艰难地从上衣布袋里掏出那叠假钞,用尽全身力气甩在了四个儿子面前。“这是我今天卖羊的钱,你们弟兄四个分了吧。”说完这句话后,老宋头又最后看了一眼那叠散开的假钞,眼含热泪地转身离开了。
从此以后,老宋头就再也没有养过羊,院子里的兔子卖完之后,他也没有再继续养了,只剩下几只下蛋的鸡鸭还一直喂着。
时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间老宋头已经一个人单过十年了。这十年间,孙子孙女们都陆续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有的也结婚有了孩子,将近八十岁的他已经有了重孙、重外孙。此时的老宋头虽然身体仍旧很健康,没有任何比较严重的老毛病,但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了,再一个人单过很难确保哪天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而且,这样也容易让村里人说闲话,以为他的儿子们不孝顺,不愿意和他一起住。
于是,在单过了十年之后,老宋头和四个儿子商量好了,从过完年后开始到他们家轮流居住,每家住一个星期。过年还和以前一样,一家一年,其它节日轮到在谁家住就在谁家过。这样一来,原先的每家每年一百斤粮食当然就不用再给了,但每年的一百二十块钱还是照给,作为老宋头的零花钱。
对于这样的安排,老宋头还是比较满意的。虽说和儿子、媳妇们一起生活不如自己一个人单过自在,吃饭方面也没有以前自由,但毕竟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总有一天需要儿子们照顾,生儿育女不就是为了最后能有人给养老送终嘛。
开始在儿子们家里轮流住之后,老宋头帮他们干的活也比以前多了。以前怕他们觉得自己偏心,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去给他们帮忙,现在则是住在谁家就帮谁家干活。老宋头以为这样就不会再有人不满了,谁知还是不行,因为每一家的活多少还不一样,到了有的家里没活可干,而有的家里忙得不行,于是还是有人会有话说。几个妯娌们聚在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宋头的各种不是,虽然不会当着他的面说,但他也通过外人的嘴间接听到了不少。没办法,说就说吧,住在人家家里,落几句埋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几年后,又有一件事情让老宋头很寒心,使他再一次想起了自己以前卖羊收到假钞的事情。这次是这么回事:上级有一个对于老党员和老干部的照顾补贴政策,老宋头是老党员确定无疑,但他年轻时在村里做过一段时间干部的事情却不好认定,需要一些材料证明。
老宋头到村干部那里打听清楚了证明材料的具体写法和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然后找到他的儿子们帮他去办这些事情,结果又和上次卖羊一样,四个儿子都嫌麻烦,没有一个愿意帮他去办的。老宋头每个儿子家都跑了好几遍,苦口婆心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办成后,自己有了补贴就可以不用再花他们的钱了。最后还是老大不落忍老宋头这样一趟趟跑,帮他写好了材料。
可是,因为之前耽搁的时间太长,村里已经把相关材料都送交到上面去了,老宋头错过了这次机会。老宋头不甘心,让儿子们帮他去镇政府反应情况,可想而知,四个儿子都指使不动。于是老宋头便自己跑去找,过了一段时间没有下文,已经年届八十的老宋头又一个人坐车跑去了县里,从车站一路打听着找到了相关部门,最后还真把这件事给办成了。
通过这件事情,让老宋头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有四个儿子,但到用着的时候,一个也指望不上。不过老宋头心里也并不怨恨他们,因为他们每家都有每家的难处:孩子上学、买房、结婚……孙子的奶粉、尿不湿、上学……全都是一地鸡毛。好在自己有了补贴,也算是给他们减轻了一点负担。
老宋头八十五岁这一年,过年是轮在老二家里过的,原本这是一个与以往并没任何不同的年,然而就在过完年后没多久,还没出十五,老大就出了事情:他在朋友家喝完酒后,开车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被送到医院后来不及抢救人就没了。
因为老宋头年纪大了,家里人怕他猛然间承受不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当天没敢告诉他,到第二天要出殡了,才让他去看了老大最后一眼。老宋头看着自己躺在正北灵堂一动不动的大儿子,霎时间老泪纵横,边哭边絮叨着:惯不听说,惯不听说,这下子好了……在一众孙辈的劝慰下,老宋头还是硬要给老大跪下磕了一个头,然后才被搀扶离去。
老大走了之后,老宋头就不好再去老大家里住了,于是和老二、老三、老四商量了一下,以后只在他们弟兄三个家里轮流住。因为老大的意外,使老宋头心生悲切,他心想:自己活这么大年纪干嘛,怎么不让自己和老大换换呢?
命运这件事当然不是老宋头说换就能换的,而且面对命运的残酷性时,他完全无能无力。老大走了两年多之后,老二又查出了食道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这次如果能换,老宋头当然也会毫不犹豫,但是……
老二在去年刚过完年后到医院做了手术,然后还需要定期去做化疗,一年折腾下来,整个人瘦了好几圈,都脱形了。虽然手术很成功,平时保养也注意得不错,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老二剩下的时间屈指可数,会不会走在老宋头前面谁都说不准。
今年过年,老宋头是在老三家过的。年前,镇政府的人来村里探望高龄老党员,当时老宋头刚好也正轮在老三家里住。老三在镇上一家工厂上班,白天不在家,老三媳妇当时正好去地里干活了,家里没有人招待镇政府的人。他们在老三家里跟老宋头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到另一位老党员家里去了。
过年时,一大家子人都聚在一起拉呱,说着说着,老四媳妇开始对老三媳妇表达不满了。原来,年前镇政府的人来村里看望老党员时,有一个两千块钱的慰问金名额。本来这个名额是要给年龄最大的老宋头,但因为家里没人招待,他们便给了年龄第二大的另一位老党员。
老四媳妇的意思是:本来请人家在家里吃一顿午饭,花个二三百的就可以得到两千块钱,这是一件多么合算的事情,当时如果三嫂实在没空,告诉她一声,她可以把镇政府的人领到她们家去吃饭的,但机会却白白给了别人。三嫂当然不愿意背这个不是,她说当时谁会知道有那两千块钱,人家又没说,老四媳妇还不是事后诸葛亮,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两个人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渐渐地像是在吵架了。大过年的,这实在有点不像话,但老宋头只能在一旁默默听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在这个大家庭当中的地位反而像是越来越低了,说话也越来越没有分量,平时不管自己说什么,总是很容易被儿子、媳妇们驳斥。
年后,老宋头一如既往在三个儿子家里轮着住。从年前开始,因为上了年纪的老宋头越来越不利索,三个儿子都已经不让老宋头住在正屋里了,都在外面商屋给他另外盘了炕。在老二和老三家里还好,他们都会给他把炕烧得热烘烘的,睡着也还舒服。但是老四家里就不行了,他家商屋里的炕没有灶,没办法生火,老四媳妇给他铺了一条电热毯。三九寒天的时候,电热毯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有时候老宋头把所有衣服都盖到被子上之后还会觉得冷,于是不知不觉中就钻到了电热毯下面,大概那样能感觉稍微暖和点。
有一天,老宋头正轮在老四家里住,那天风大,老宋头出门的时候没有及时关大铁门,忽然一阵风吹来,铁门“砰”的一声被甩到了墙上。老四媳妇闻声立马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铁门被墙碰瘪了一小块地方,气得她差点跳起来。她把老宋头好一阵数落,最后恨恨地说:我们这是刚花钱换的新门,你拿一千块钱给我们!老宋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看看身边的老四,他也丝毫没有要帮自己说话的意思。是啊,他不帮着媳妇一起说自己就谢天谢地了……
老宋头把老四媳妇的话放在了心里,他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被一个小辈这样数落,实在太没脸了。于是,轮住到老三家里时,他让老三带他去银行,从卡里取了一千二百块钱出来。等到又轮住到老四家里时,老宋头从取的钱里拿出八百给了老四媳妇。可怜老宋头的记性已经开始不太好了,他把半个多月前老四媳妇说的一千块钱记成了八百。
老四媳妇原本可能也并没指望老宋头真会给她钱,但看到这八百块钱之后,她反而起了疑心,问怎么少了二百,还问老宋头是谁带他去的银行。老宋头如实告诉她是老三带他去的,于是老四媳妇又追问总共取了多少钱。在得知取了一千二之后,老四媳妇怀疑另外四百被老三拿走了,于是硬要老宋头交待剩下四百块钱的去向。
老宋头可能被老四媳妇说得有点晕头转向了,老四媳妇越是追问,他越说不出来剩下的钱到底去了哪里。其实钱就在他存放零花钱的盒子里,他是留着自己平时赶集慢慢花的。但老四媳妇见他说不出话来,疑心更重了,大吵大闹了一番。
村子本来就没多大,老四和老二还住在一条街上,因此,当天下午老二就听说了这件事情。他自从生病以来,已经很少再管闲事了,但听说了老四媳妇的行径后,还是很生气。他先去找老三核实了一下钱的情况,得知老宋头取的一千二百块钱都自己揣着了,并未拿给老三一分一毫。然后他又去找老四,问他到底有没有良心,历数他自从结婚后所做的种种不像话的事。
事情闹成了这样,不用想也知道老宋头在老四家的日子好过不了。本来是要在每个儿子家住一星期的,但这次老宋头在老四家才住了不到两天,就跑到老二家不肯走了。任凭老四怎么去叫,甚至到了气急败坏的程度,老宋头就是不肯跟他回家,还一直嘟囔着:俺已经去住过了,该在老二家住了。
都说人上了年纪之后,就会越来越像个小孩子,老宋头这样的表现可不就像是个赖皮的孩子一样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不愿意在老四家住。尽管老二、老三年轻时候脾气都比老四差,但随着他们年纪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老二生病之后,脾气已经比原来好了很多。而且不管脾气怎么样,老二、老三以前对待老宋头也明显要比老四强。就说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吧,老二、老三绝不会像老四家那样,不让老宋头上桌吃饭,而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单独盛一小碗给他拿到商屋里去吃。老宋头在老二、老三家吃饭时,饭量和儿子、媳妇他们差不多,但在老四家里,每顿只有那一小碗明显吃不饱。
到了如今这个年代,要说谁家里缺吃的,导致老人吃不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老宋头在老四家里时就是经常吃不饱,好在他还有政府补贴,手里有点零花钱可以自己去集市上买写吃的。可能老四和他媳妇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让他吃不饱。
都说“养儿防老”,老宋头这还是身体硬朗朗的,不需要人专门照顾呢。万一有一天他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到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遇呢?不敢想象。相对于“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恐怕更符合实际情况。
开头时我们说,如果你去问老宋头,他想不想打破记录成为村子历史上最年长的人,恐怕他一时之间回答不了你。而说到现在,想必不用再问,你也知道他不好回答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