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记是二月末还是三月份初哪天申请的“简书创作者”,无意中点进去的,看条件也容易达成,顺手就申请了。至于它能不能通过,啥时候通过,能带来什么样的权益,依然是不关心的态度。
3月10日 ,晚上七点多,看到简友梵小还没更文,便私信她。梵小告诉我:她刚刚收到“简书创作者”的徽章,自己来简书还不到30天,深感意外。我自然是替她高兴的,却并不觉得意外。
我每天待在简书的时间极其有限,但在我们互关后的每天,都留心了梵小。她很勤勉,日更的文章保质保量,不像我,偶尔犯懒,不肯静下心来写文,会拿曾经写的文字来充数,还出现过流水账式的更文。所以她这么快便得到简书创作者的徽章,是实至名归。
梵小怕我失落,反过来安慰我,还帮我敲黑板划重点找原因。其实我自己有自知之明,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我是栽在“惰”字上了,好在不算无可救药之辈,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而且心态一直比较佛系,坚信做好自己,功到自然成。
凡事从自身找原因,问题会迎刃而解。从其它地方找原因,除了学会推卸责任,进步很难。
3月13日,下午两点多,“其它提醒”里有两条新消息,点开。消息①是简书创作者徽章,消息②是《把春天搬上餐桌》被《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推荐好文》加入专题。早已宠辱不惊、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随遇而安之心湖还是狠狠宕荡了几下。
时至今日,累计发文90篇,字数11.9W字。静坐常思己过,坚持日更也会觉得殚精力竭,力不从心,文字难免粗陋,自己都觉得诸多不足,看不下去。但当务之急是我得先把惰性克服了,其次让大脑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这样就不愁没有素材了。
如何获取源源不断的素材?这是个问题。解决了它,日更也就是小菜一碟,加上日复一日的锤炼,写出好文也是指日可待。
分享几个如何获取素材的方法。
①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觉得文思枯竭、毫无灵感之时,正是需要读书输入的时候。无论何时,读书总是没错的。
②照片或者图片 现在手机都有拍照拍视频功能,当你拍下某一物、某一刻时,内心一定是有所触动的。用色彩影像定格,再用文字表达背后的故事和情绪,可谓珠联璧合,堪称完美。
③看一场电影 不管是去电影院,还是手机上的APP,可以挑选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也可以随意点开一部,集中精力欣赏,一定会有触碰到内心深处的东西,或引起共鸣,或引起思考,或引起遐想。
④看新闻 这个属于热点,看自己会不会抓和提炼了。作为一个曾经学过新闻学的我来说,不太擅长。客观、真实、时效性强,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一般按照新闻五要素表达,不会代入很多主观意识,不做过多评判。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另当别论,这是一个扩展素材很好的方法。
⑤生活感悟 看似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我们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节奏快,压力大,是现在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但是认真生活,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可以发现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美妙旋律。
⑥旅行 不一定要舟车劳顿、景区打卡才叫旅行。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或者天高云淡的秋天,哪怕邻郊转一转,也算是一场脚步与心灵的旅行。春花秋月何时了?但总不过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看了上面的方法,有没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呢。
自认为人生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当下做好,把每一天做好,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那有什么关系呢,过程已经足够美好了。
努力奔跑,此生无悔。
当然,我们还是要有积极的心态,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心心念念的简书创徽章也会有的。
随遇而安,不是不作为的两手一摊。而是努力之后的心如止水。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