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记公元前140-前134凡七年事
一、纪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者皆师尊之。”汉武帝元年,诏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作《举贤良对策》,系统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第一个建议“举太学、建明堂(学舍)”。认为“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没法实现一统的根由,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法度可明,统纪可一”。
2.金屋藏娇日浸衰,子夫讴歌渐宠隆。武帝幼时惊陈阿娇为天人,班固《汉武故事》记,时为胶东王的刘彻对长公主嫖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但阿娇当上皇后之后,骄妒,擅宠而无子。加上长主嫖自认荐刘彻为太子时出了大力,无节制地请求封赏。凡此,阿娇受恩宠日衰。恰武帝去姐姐平阳处,翩翩歌舞、娇俏可人的卫子夫,拨动了胜冠之年刘彻心弦,当即温香入怀,恩宠日隆。爱乌及屋,身为骑奴的同母兄弟卫青也被任为太中大夫(相当于现在副省部级巡视员。从此卫青平步青云,“盔面冲宵,荡扫匈虏”,诠释了什么叫“英雄不问出处”。《鉴》记:“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一颗光亮如太阳的星星闪出,我想,大概是不世之才卫青之璀璨星光吧。
3.武帝招茂才异等,四方俊异咸集。武帝初即位,便诏选简拔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yu)者以千数”。其间庄助最先受武帝受青睐,会稽朱买臣(其妻先嫌其穷请休,后作会稽太守,其妻欲合,买臣泼水于土,喻为“覆水难收”),司马相如(相传阿娇为再宠值千金让其作巜长门赋》),平原东方朔,吴人枚皋等。虽有一众贤材,武帝皆能明辨,虽然经常赏赐,终究不把国事朝政委托给他们。《鉴》记:“相如特以辞赋得幸,朔、皋不根持论(观点经常变动,没原则),好诙谐,上以俳优畜之(以插诨打科的艺人收留身边”)。大名鼎鼎的东方朔,在正史竟是如此小众,电视里的终是演义啊。
4.刘安劝谏援南越j司马相如谏武帝微服狩猎;东海太守汲黯无为而治。闽越王兴兵攻南越,武帝遣兵击闽越。刘安认为劳师动众,“舆轿而隃领,拖舟而入水”不妥。武帝听谏。
武帝十七、八岁正当玩,常微服半夜出宫游猎,自称平阳侯,策马追逐,践踏了不少农田庄稼,民皆号骂。有次在柏谷半夜投宿,向店要酒,店主恼怒:酒没有,正好有尿”。店主怀疑武帝这伙人是奸盗,召集了一些青年后生要收拾他们。幸亏店主老婆制止了。司马相如上疏谏“…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有危之涂以为娱。”并以俗语“家有千金,坐不垂堂”为喻,武帝接受了劝谏。
东海太守汲黯以无为而治争得《资治通鉴》一扉之位。《鉴》记:“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面怼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大怒“变色而罢朝”。退朝后却对左右说“甚矣汲黯之戆也!”。汲黯有两次违背武帝旨意,一是东越部族相攻,上使黯去巡视,黯却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辱天子之使”;二是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前去视察,黯回来后报告说:平民百姓失火,因房屋毗连才蔓延烧了这么多,不足忧。然而,我路过河南,河南因洪涝干旱受害人数以万计,有的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所以我用您的符节令河南的官员发放了赈灾粮。《鉴》记:“武帝贤而释之。”
汲黯作东海郡守期间,治官理民,好清静(清静无为),责大指(负责大事),不苛小(不管小事)。岁馀,东海大治。元大书法家赵孟頫小楷《汲黯传》,更使汲黯熠辉史册。
5.李广、程不识屯兵戌边。李广和程不识分别在云中丶雁门屯兵守边。李广带兵没固定编制,不排兵布阵,人人自便,常选水草肥美之地驻扎,夜里也不设巡防。程不识带兵比较严明,编制清晰,列阵整齐,夜必有巡察。此两人一无为一有为,李广的士兵都愿为其拼命,程不识治军严苛,敌人也不敢犯。各有千秋吧。
二、名句
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董仲舒引 孔子语
2.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 董仲舒引孔子语
3.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 董仲舒
4.众小成多,积小致巨。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董仲舒
5.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 董仲舒
6.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 董仲舒
7.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 董仲舒
8.负且乘,致冦至。 董仲舒引易经
9.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 中山王刘胜谏武帝亲亲
10.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衅,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 东方朔谏武帝修上林苑
11.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司马相如谏武帝狩猎
三、名典
万石君(石奋) 金屋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