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不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谁的时候,我便知道了这句话。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句话又特立独行又一针见血。
其实,先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是有复杂的情感的。
上学时,每一个年纪都必须要学先生的作品,不仅要学还要背,背的滚瓜烂熟然后一个个走到老师面前去背。
一遍又一遍,每次老师上课,黑板上总是写了一板又一板,而我们的课本上也是记录的密密麻麻。
刚开始学习,还不知道先生作品中的文为其意,便在学《三味书屋》时偷偷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虽然并不一定能如先生文中一样早早起床,早早到校,但却觉得这“早”是有魔力的,只要刻了这个字,自己便能早。
除了对文中的早影响深刻,还对文中的何首乌等等药草记忆犹新,但半文言半白话的文章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却常常叫苦不迭。
每每遇到先生的课文,老师在讲台上都要再三强调先生的著作,所以像祥林嫂、阿Q等等这些虽然没学过的文,我们却对他们的人物特性了如指掌。
之前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主人公说特别喜欢苏轼,无论是被贬在什么地方,即使当时的蛮荒之地岭南,也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说完苏轼又提到了鲁迅,便开始直摇头,可见他对鲁迅这种“斗士”般的性格是不赞同的。
当时一听觉得确实如此,后来一想纵然性格本身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但个人命运和民族大义面前孰轻孰重一看便知,意识到这点后又不同意那位老师对先生的看法。
苏轼无论心态好与否,皆是关于自己的仕途和命运,而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则是国家命运和人民的麻木。
当然,我对苏轼的喜欢依旧,只是对视频中老师看法的客观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大,愈来愈想把先生的文字再读一遍,无论是以前读过的,还是没读过的,都想再重新细细研读一遍。
今年看了《觉醒年代》更加下定了要重新研读先生作品的觉悟,便找来开始重读。边读边回忆当时上学时老师讲的内容,竟然发现虽然当时是对先生作品是排斥和囫囵吞枣的,但时至今日却也只有对先生的作品有这么深的影响。
为了对先生有一个更客观的了解,在写这篇文之前又去对先生的生平查阅了一番。
先生15岁父亲去世,16岁便被家族分家,被分了最差的一份之后,16岁的他边拒绝签字,被家族长辈斥责,尝尽了亲人反目成仇的世态炎凉。
一位15岁的少年便可以做出这样“忤逆”长辈的事情,显然他是有反叛精神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反叛精神使他让自己败落的家庭一步步因他而变好。
25岁的他在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后深受刺激,弃医从文。开始学习文艺译著工作,并在此后几年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了德育、俄语。
1917年36岁的他因张勋复辟乱作而愤然离职。
1925年44岁的他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而被章士钊免去教育佥事一职,遂将其告上平政院。
1927年46岁的他因营救进步学生无果而愤然离职。致信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看先生的一生,一直在和一切不平斗争,不管这斗争的一头是亲人还是敌人,他只是在为公平正义而战。
他像个斗士一样,时刻在准备投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而这一场场战争中唯一让他变的不那么尖锐的战斗方式便是自己的母亲。
十几岁父亲离世,母亲便是他的全部,而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所以,当被母亲骗去和大字不识的小脚女人朱安成婚时,他选择了外部的妥协和不识一字的朱安做了挂名夫妻。就算后来没和朱安离婚的原因也是为朱安考虑,因为那时候的女性被离婚是一件不被社会和家族容纳的事。
你看,一位从十几岁开始就和权威和不平斗争的铮铮反骨的斗士,在他不算长的一生里,唯一的妥协是为母亲,是为一个女性后半生的考虑。
毛泽东主席在评价先生时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近期看《狂人日记》虽然对于内里的文字依旧没有多少了解,但还好当时老师上课讲的扎实,和他的生平事迹一对,竟发现每一篇都是在用冷静和戏谑在反应当时那个麻木社会下的麻木人们的境遇。
吃正义之士血馒头的人最终还是和被砍头的人埋在了一起。经常听到的阿Q精神其实在文中是一种对这类人的讽刺和怜悯。说了偷书不算偷的孔乙己最终在用手支撑着喝了一碗店里的酒之后便没了消息。但这些的人的命运如何?除了成为茶余饭后人们打趣的话题之外,仿佛并不是人们所关心的。
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的寡妇在当天依旧得忍受别人对她致命悲伤的戏谑。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依旧如他的文一样,看着冷眼旁观却蕴含了对人性自私、麻木的一种洞察。
也许,这种洞察从十几岁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年便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后续的人生,个人艰难,家国命运,让他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冷静,更加客观。
这样的大师便是永垂不朽的,作为小孩可以不理解,但却不得不承认他笔下的大部分人物你都耳熟能详、记忆深刻。作为成人你依旧可以不理解他的固执和倔强的脾气,但提起为唤醒麻木民众而弃医从文的斗士,却不得不对他深鞠一躬。
就像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我们不仅需要如他一样有勇于走出脚下之路的勇气,更需要如他一样,要有敢于和不公的权威斗争、敢于站在正义边上的勇气。
再看这繁荣盛世,岂不就如先生所说,是那一个个斗士从没有路的地上一脚脚踏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