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谈未来的书,在花了大篇幅谈论过去和现在之后,终于在最后一部分,作者开始探讨未来了。当然,谈论过去和现在并非没有意义,前面的内容是为谈未来提供铺垫。当我们看到作者关于未来的一些观点时,才知道某些框架和过去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又有别于过去和现在。这让我们更清楚的是作者对未来的一切判断都来自自己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
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是人类不断获得控制权的过程。从大自然中毫不起眼的一个物种,经历认知革命在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农业革命,让人类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能够主宰其他物种的存亡;科学革命更是让人类超越神成为世界的绝对主宰。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呢?作者的判断是智人将失去控制权。
1
前面讲到自由人文主义相信人的自我意识,推崇人的自由意志。但不光哲学家在质疑这一点,科学研究更是动摇了这一观点,一些科学家们通过对大脑的一系列实验,竟然可以左右人的选择,并且可以控制人产生喜悦、悲伤等情感。当前的一些智能设备也是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意识,比如缓解抑郁,保持专注。
另一个人文主义的信念就是人是独立个体,不可分割。这一论点也遭到了科学的“破坏”,人体是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数万亿个神经元连接的,人脑还分为左右脑,分管不同的行为。因此,人并非独立且不可分割的。
作者通过引用著名的冷水实验得出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关注每时每刻的意识,但没有记忆能力,因此当我们做重大决定的时候靠的不是它;叙事自我则是将过去的丝丝缕缕编织成一篇故事,并为未来制定计划。叙事自我也会对体验做判断,但这里会采用一种“峰终定律”的方式,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点的体验,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人们更多是通过叙事自我做决定的,举个例子,妇女在分娩的时候是要经历难以忍受的剧痛的,但在分娩之后,不但内分泌系统会分泌一些激素舒缓疼痛,再加上对孩子的爱与日俱增以及亲友的赞美和祝福,就会把分娩的创伤转为正面记忆,这样她才会更有可能再生一个孩子。
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对于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难度, 这两种自我有点像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区别,但又不完全是。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并不完全独立,而是紧密交织、相互影响的。比如,有些宗教的斋戒月里,不吃东西会有饥饿的感觉,饥饿就是体验自我,但这个时候的饥饿和因没钱买东西吃的饥饿是不一样的,因为叙事自我对两种饥饿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实际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之所以在讲到个人的时候提到叙事自我,是因为正是叙事自我为生命赋予了种种意义。通常是我们为一个虚构的想象付出行动,再由叙事自我为我们的行动编织一个故事。但荒谬的是,我们对一个想象的故事做出的牺牲越多,就可能越坚持,只为让我们的一切牺牲和痛苦有意义。
科学通过证明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组合,是大脑的生化机制创造了体验,来质疑“意义”的存在与价值。从而对自由主义哲学形成了挑战。这还只是理论上,在实际生活上,科学同样也产生了众多影响。
2
在20世纪,人类极具价值,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工业化生产,推动经济发展;政治人物通过承诺给人类带来利益以换取投票;军事更是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但在21世纪,大多数人不再具有经济和军事上的价值。在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智能机器开始取代人类;在战场上,军事更多依赖尖端科技而不是人肉盾牌。这会让人们开始思考人类个体还有没有价值,是不是人类整体要比个体更有价值,或者某些独特的个体比大多数普通的个体更有价值。
高度的智能和发达的意识一向是两个形影不离的概念,必须有具体意识的个体,才能执行高度智能的任务。计算机智能在过去半个世纪有了十足的进展,但计算机意识却似乎止步不前,这也是人类一直认为人工智能不能超越人类之所在。但意识对于智能真的那么重要吗?在不需要意识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可以做的比人更好,那还需要意识干什么?
最近人们一直在讨论AlphaGo和柯洁的围棋对弈,最终柯洁落败,人类会自我安慰说,尽管AlphaGo能赢得围棋,但不能感受围棋的乐趣。这就是智能和意识之间的交锋,智能目的性极强,也极为专注,我们是比赛围棋,我的最终目的是获胜,你跟我谈快乐?我们再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关于无人驾驶的,我们可以打辆出租车去目的地,也可以叫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去目的地,当然,你可以说出租车司机有意识,可以和你聊天,但你的目的是到达目的地,你并不需要一个会聊天的司机,你需要的是能更快、更安全地把你送达目的地,在这方面,无人驾驶如果可以做的更好,那还需要出租车司机吗?
以上我只举了围棋和无人驾驶的例子,其实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做的比人更好了。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人越来越专业,人类已经不是狩猎社会中那个能够辨别哪种蘑菇有毒,感知哪种动物更有危险的物种了。尽管当前人工智能还是不能和人类匹敌,但对于大多数现代工作来说,99%的人类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人工智能只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足够了。
那人类是不是处于失业的边缘了?很不幸,答案是肯定的。也许会有人说,就像工业革命以来一样,虽然工业化代替了大量人力,但随着旧行业被淘汰,会有新的行业出现,人类总有一些事情比机器做的更好。但,这并非定律。李开复老师最近在一次谈话中也提到了这点,他的观点是,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行业,并且并不会衍生出一些新的行业给人类做,人类应该去从事一些需要情感的工作,因为那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
作者也是类似的观点,他的理论支撑是人类又两种基本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工业化机器取代人力,仅限于身体能力的对抗,人类可以在一些认知任务上做的更好,但等到算法在记忆、分析和辨识各种模式上超越人类,也就是认知超越人类,那还能怎么办呢?
再说个有趣的例子,人类自认为有情感,有意识,计算机没有,但生命科学认为人不过也是一种算法,既然这样,如果人可以抽象成算法,那就不排除计算机有朝一日掌握这种算法。其实现在很多科技就是通过收集数据来了解人类,有时甚至比人自己更了解自己。比如一个智能设备可根据你在各种行为下的心跳及情绪波动,来判断你更应该找个什么样的配偶,帮你做出选择。Facebook可根据你对不同内容点赞的数据来分析你是怎样的人,在这样的数据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会比你更了解自己,这个时候让它帮你做选择又何尝不可呢?
那这样,智能算法就在成为无所不知的先知之后,很可能进一步演化成代理人,最后成为君主。
我最近看到很多人在问, 人工智能是会缩减贫富差距还是扩大贫富差距。当然是扩大,因为人工智能也分等级的嘛,并且新事物的出现通常都很贵,只有少数人能够享用,那些有足够积累的富翁肯定是优先使用,为其带来便利,当所有人都能使用的时候,他肯定就会用更好、升级过很多次的人工智能了。赢在起跑线就永远赢在前面了。在过去,尽管富人享有经济和政治优势,但和穷人的生物差距并没有拉开,但在未来,也许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其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就会出现重大差距,这中不平等不是扩大,而是升级。
顺便说一点,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些被人工智能淘汰掉的人们怎么办?由于科技发展的潜力极其巨大,就算那些无用的大众什么都不做,整个社会都能喂饱他们,那他们该干些什么呢?让他们如何打发时间获得满足感呢?答案之一可能就是靠药物和电脑游戏。
3
前面两点分别讲了科学是如何在理论上和生活上去动摇自由人文主义的。那人文主义被颠覆之后,将有什么来替代呢?那就是科技宗教,科技宗教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较保守一些,仍然认为人类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但它认为智人将成为历史,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神人—一种更高级、更优秀的人类形式。它意图用技术的方法升级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力,既然人类的DNA发生了一点变化就引发了认知革命,那是不是再做一些改善就可以引发第二次认知革命呢?而第二次认知革命可能可以让神人接触到当下难以想象的新领域。
所以作者在此对未来的一个预测就是,在未来,生命科学家将通过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方式实现升级人的目标,医生也更多的关注升级人,而不是治愈人。
但是科技人文主义依然存在着矛盾之处,科技人文主义也认为人的意志是神圣的,同时人类却在设计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如果这样实现的话,那过去神圣的人类成为了另外一种设计品,那我们怎么看待人类的意志和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来源这个问题?也就是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是否拥有某种意志,那还有自我意志吗?这个意志还怎么塑造意义?
所以,需要引入一个更大胆的宗教,也就是数据主义。
4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是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如果所有学科都相信数据主义,那么这些学科就可以融合了,把所有现象都抽象成数据,学科之间的屏障就消失了,最终都变成了研究数据。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进展,就是计算机和生物学都信数据,生物学相信生物不过是一系列算法,为计算机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民主和专制也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系统,一个是分布式的处理系统,一个是集中式的处理系统,当前来看,显然是分布式处理系统占据上分,因为它更有效率,也更为灵活。
根据数据主义的观点,可以把人类发展史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加处理器数量,也就是认知革命之后,能够将大量智人接入单一数据处理网络;第二阶段是农业革命到大约公元前5000年,增加处理器种类,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世界观和文化;第三阶段是公元前5000年到科学革命前,增加处理器之间的连接,有了文字和货币之后,将分散的的人群连接起来;第四个阶段则是1492年,增加现有连接的自由度,新大陆发现后,遍及全球的贸易开始,到后来的互联网出现,人们全部连接在一起,并且自由、灵活。
如果人类整体就是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那数据主义者会认为其产出会是一个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为万物互联。那么既然智人只是其中的一环,在完成这个任务后,智人就会功成身退。
在数据主义的框架下思考未来,数据主义有两条诫命,一条是要求连接越来越多的媒体,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让数据流最大化;第二条是把一切连接到系统中。那就要求数据能够自由流通,并且我们需要记录并上传这些数据。在数据量足够丰富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
数据主义认为人的想象力不过是一系列生化算法的产物,因此将人类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型,这也就破坏了我们权威和意义的来源。人文主义是从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数据主义则可能是从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
前面讲到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数据流,那当人类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能再对网络提供价值,那也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成为宇宙数据流里的一片小小涟漪。
5
看完《未来简史》,我是觉得作者后半部分的描述过于啰嗦,引入很多新的概念。但不得不说,作者思考的格局非常高,对于人类的历史,未来的发展,科学的走向都有哲学上的思考,甚至上升到宇宙运行的规则上。
我想作者的思考里有这样一种场景。宇宙要高效运转,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从众多生物中被选中,脱颖而出,去完成宇宙更宏大的使命。要督促人类去完成这些伟大使命,需要给他们动力,因此给了他们想象力,让他们赋予世界、赋予生命意义,让他们有了智能。但现在来到了这样一个节点,人类发展出的智能可以在没有想象和意识的情况下完成高效运转,人类想象和意识的价值在减退,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然也在逐渐消失,直到彻底消失……
那是很长远的事情了,回到书中,我们关注未来的技术发展有两个走向,那就是生物科学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则是需要大数据的数据量和算法为其提供支撑的。
当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作者在本书最后,给出了三个尚待确定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常挂于心。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