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家里放着着三本余华的书,《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名声过响,早早就读过了。剩下的这两本就放在家里的书柜上搁置一方。前段时间读完《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后,感觉特别好,于是,翻起了这本书—《许三观卖血记》。
没想到这还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主要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一个小人物的善良、热心、狡猾、盲目乐观、自我满足等种性格体现在他的身上,许三观身上有着浓厚的喜剧色彩。
这是一部看似质朴,实则意味深长的书。11次卖血的经历,贯穿了全书。从第一次的主动卖血,到后来为了生活,为了救助儿子的被迫卖血。从主动到被动的过成,揭示了许三观的生命成长历程。
我查了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原来激发余华写下《许三观卖血记》的,是他有一次在王府井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泪流满面、旁若无人地从对面走了过来。这情景让余华印象非常深刻,并不断的猜测老人伤心的原因。直到有一天,他突发奇想:“那位老人会不会是卖血卖不出去了,他一辈子卖血为生,如果不能卖了,那可怎么办?”于是,他花了很多的笔墨来表现许三观卖不出血的悲凉,以及一大段细节对许三观的哭泣加以描摹,止不住留下的哗哗泪水映射的是许三观无以言表的绝望。
对许三观而言,卖血是解决家庭困境和生活窘迫的救命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卖血就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生的希望。
而卖血后的那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则成了许三观的执念,成就了许三观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许三观拍着桌子“黄酒温一温。”……
附: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