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各科教师,当然也有我自己,在教育学生中经常会说:发展孩子们良好的道德水平,但是什么是道德?我们没有思考过,或许是这个问题过于平常,也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我的心里,有道德就是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平时听爸爸妈妈、老师的话,能较好完成各项任务。学习就是推翻以前的自己、重新建构的过程,读完第六讲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仍然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只好又读魏老师的解读。
一、什么是道德
教师要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是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道德发展。(第81条)
道德概念的关键点:
1.道德是全面发展中的主导的成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所谓道德发展,是指发展和拓展儿童的精神领域,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并进而增强自尊心。
3. 全面发展不是若干个方面的拼凑,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的扩充、扩大。
4.道德的美和道德的善是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一言以蔽之,道德是指一种愿望、关系、态度。或者说,一种自尊、自信,一种想成为高尚卓越之人的愿望。或者说道德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倾向性,一种想成为好人的倾向性。一个儿童,当他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想发展自己,想帮助别人,想成为好人的愿望时,我们就说它是一个道德发展的人。”
二、培养孩子道德敏感的途径
道德教育的起点和核心,是培养孩子的敏感,这敏感同时也是道德敏感,魏老师总结培养孩子的道德敏感的途径有:
1.儿童课程(诗歌、绘本、故事……)的浸润;
2.艺术(音乐、美术……)的熏陶;
3.种植,以及对动植物的照料(教室里养花草、鱼等);
4.关心他人,以及必要的情感修养;
三、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着力于人的全面的精神发展,着力于儿童的自尊心和向上感。道德教育的“第一套大纲”,苏氏称之为“道德习惯纲要”包括:“做事要有始有终;做事不能马马虎虎,是只能认认真真地去做;任何时候都不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盗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帮助老弱孤寡者,而不管这些人是否是你的亲人或外人;自己的愿望要与满足愿望的道德权利相一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而使家长受到某些限制或造成困难;自己的快乐、满足和娱乐,要与别人的需要相协调;我的快乐不能给别人带来忧虑和痛苦;不隐瞒自己的不体面的行为;有勇气把这种行为坦诚的告诉你认为必须告诉的人。”
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让这些道德纲要化为学生的道德习惯呢?苏氏提出了两条途径或者两个源泉:
第一个源泉是预先计划好的教育工作,第二个源泉是儿童周围的复杂关系。
1.直接教育
(1)劝诫: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多的诉诸故事,包括童话或小说、英雄人物、各类榜样、同学中的卓越者,等等。
对高年级孩子来说,更多的诉诸理智,通过明辨是非培育他们的德行。让少年深入的理解不同的道德观念,形成自主建构而非外在灌输的道德观念。
(2)表扬:一切表扬都暗含了标准,一个孩子只有当他超越了自身原有的水平,才应该给予表扬;
不要轻易表扬孩子,更不能轻易给予物质奖励,事实上物质奖励应该降到最低,因为标准过低的表扬,隐含了对孩子的低期待,这种低期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预测表扬的后果,要形成内在的尊严感,以及对高标准的再次体验;
表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儿童到少年,要逐渐减少,表扬的标准要逐渐提高,直到最终孩子感觉到不需要表扬,因为任何表扬都是一种外在手段。
(3)惩罚:坚决杜绝体罚,慎用惩罚。
惩罚有两个目标:维护规则和发展内在的德行。任何的惩罚要有助于维护规则的尊严,或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理解力。
惩罚必须基于仁爱的关怀,惩罚越严厉,作为惩罚的基础的爱应该越深厚。
惩罚必须让学生信服。信服惩罚据已作出的原则;惩罚是公正的;孩子必须感觉到惩罚是公正的,孩子理解了他所犯的错误。
2.道德气氛
道德气氛,乃是道德的直观体现,是具体化了的活生生的道德观念。教师的德育语言,以及一切的道德教育所依据的原则,都必须是自己实实在在确信的,并且在自己言行中鲜明地体现出来;教师所创造的一切教育环境都必须是道德的环境;
道德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教育者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言传与身教必须保持一致。
3.集体教育
集体的存在,并不以个人消泯个性为代价,集体是个性发展的丰富的背景与源泉,而个人也是集体欣欣向荣的血液。
(1)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力量,使每个人无形中受此力量的制约,从而增强是非感,形成负责任的道德态度。
(2)防止集体成为打击人,排斥人,孤立人的力量,集体的一切压力,都应该建立在对个体的尊重的基础上。
(3)慎用集体力量,尤其是涉及隐私可能伤害到个体时,更应该谨慎。
4.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他律逐渐走向自律,从被动地接受外在规范走向形成自己的良心法则,显然教育与自我教育必须紧密的结合起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孩子的道德感,必须源于主动的建构,而无法形成外在的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