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心理和情绪的摆动强烈地影响经济周期和企业盈利周期,在短期内尤其突出。投资市场经常发生类似钟摆一样的摆动:从兴奋到沮丧,贪婪到恐惧,乐观到悲观,信任到怀疑,急于购买到恐慌卖出。市场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两种极端状态,真正回归到价值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的常态其实就是非常态。投资市场尤如一部言情剧,男女主人公往往一开始是冤家,甚至是仇人,最后却坠入爱河,水火不容到密不可分的剧情发展,让粉丝们破涕为笑、无法自拔。
1970年到2016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相当于国内的中证500指数),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那47年中有多少年收益率在正常水平,即8%~12%之间,答案是只有3年,平均16年才遇到1年股市是正常的。如果把股市比作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癫狂的疯子,不是开心得要死,就是悲伤的要命。
这种经常大幅度偏离正常收益水平的现象,归结于投资人心理和情绪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从贪婪到恐惧,再从恐惧到贪婪。
恐惧和贪婪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投资行为?先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大投机家死后到天堂报道,发现排队的人太多,散播出谣言,说地狱里发现了石油,大队人马纷纷跑向地狱,后来去地狱的人越来越多,大投机家心理也犯嘀咕,不会真被自己的乌鸦嘴言中了,立马转身也跑向地狱。
当所有的家长都在给孩子报辅导班,你敢不报吗?当所有人都在买房,你敢不买吗?我们总是很容易掉入从众的陷阱,宁可和别人一样犯错,也不愿当别人眼中特立独行的“异类”,投资中更是如此。
大多数卓越的投资人,都是特立独行的“异类”。他们成熟理性,善于分析,不受情绪左右,通过自己的知识估算出每个投资资产的内在价值,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变化,他们能一直保持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坐看风起云涌,静看潮起潮落。如果你是天生木讷的人,在感情中可能会被对方嫌弃,但在投资中却是一大优点,你会比听风就是雨的人,投资赚钱更轻松一些。
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一个事情往往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在投资中,人们经常会选择性失明,一个事件的发生不是好到完美无缺,就是坏到无可救药。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事情完全可以被解读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一个股评家的笑话:“回顾一下今天的股市行情,先是降低利率的消息推动股市上涨,后来人们预期利率降低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导致下跌,直到人们意识到低利率会刺激经济开始反弹,最后股市又转向下跌,因为市场恐惧经济过热致使政府再次强行加息。”好像怎么说这个股评家都是对的。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人们对它的解读,而做何种解读会随着人的心理的摆动而摆动。
在投资市场中,人们善于从结果中寻找原因,而不根据原因预测结果,因为很少有人能预测准确,大家都是事后诸葛亮。所谓分析股市K线图左侧头头是道,右侧基本胡说八道。
接下来用了最长的一个篇幅来描述风险态度周期。
我们先从一个投资误区讲起,那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前期《财务自由之路》三部曲中也简单讨论过这个概念,如果风险更高的资产可以产生更高的收益,这种资产根本不是高风险。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那些看起来有更高风险的投资,必须得显得能够保证更高的收益,不然就没人愿意来做这种投资。风险和收益只能是估值,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风险到底有多高,收益最终有多少。
富老师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普通人接触最多的高风险投资就是彩票,虽然2元中500万元比被雷劈中的概率还要低,投资损失的概率高达90%以上,但超高额的收益率还会让你心动。“你工作挣1000万元比中1000万元难多了”的广告语,不断刺激你的痛点。反映出来的结论就是承受风险,就必须有好处来引诱投资人。
正常来说长期平均收益率、风险等级由低到高的资产为:货币市场<债券<股票<房地产<股权投资。简单地说货币预期收益率低,预期风险小,股权投资预期收益率高,预期风险高。
由此引出我们的风险态度周期在过度风险规避与过度风险忍让之间的来回反复。
什么是过度风险忍让?股票牛市中,大家都非常积极乐观,好像每个人认为自己都能中大奖,对于风险容忍性的提高,哪怕只有微薄的预期收益,也愿意做出有风险的投资。即便股价已经翻了2倍,仍然愿意继续追买,相信股价还能再创新高。在好日子中,人们经常会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这也是普通人在牛市中反而赔钱更多的原因。
过度风险规避则恰恰相反,负面环境笼罩整个市场,所有人都相信价格要跌到十八层地狱,没有人关心价值,只关注自己是否能快速撤出市场,减少损失。这时如果要说服一个人在开展投资是非常困难的,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情况变得更糟怎么办?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举例,2006-2007年市场处于过度风险忍让,银行降低房贷利率,扩大借款人的贷款额度,不管信用好坏,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到住房贷款。同时房贷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尽管这些金融工具没有经过检验。所有维持一切现状的方式就是房价不断上涨。一旦房价开始下跌,所有的规律和公式好像都不起作用,市场急转直下,2008-2009年处于过度风险规避,市场中只有卖家没有买家,最惨烈花旗银行股价跌破1美元。作者找了很多投资人,想在市场绝望时入手不良次级贷款组合,由于没有人敢于跟随,作者只好个人出钱,成就了这辈子最赚钱的投资。
投资人心理钟摆和风险态度周期给我们最大启示就是敢于逆向投资,勇于成为别人眼中特立独行的“异类”,只有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你才能成为投资市场“七赔二平一赚”中为数不多的赢家。
最后,用一则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学习。一名和尚来到尘间度化凡人,结果碰到熊市,所有人都在恐慌卖出股票苦于找不到买家,和尚听闻感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毅然决然接手了众人的股票,过了一年熊去牛来,市场行情大涨,原本寂寥股市交易厅人满为患,后面排队的人挤不进去都快打起来了,为了化干戈为玉帛,和尚慷慨解囊,把手中股票又卖给了这些凡人,最终不得以变成了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