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儿子推开卫生间的门,儿子看到爷爷在里面后旋即又关上了门。我家的格局是客厅占了整个房子的三分之一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的客厅。然后在客厅的的长方形的左边是卫生间,在客厅长方形的右边是小卧室。卫生间之后依次是两个主卧,厕所与小卧室,两个主卧之间共享一个通道,所以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可以看到卫生间的门。
第二天我在卫生间里面刷牙的时候,儿子突然跑过来说“爸爸,爷爷上厕所不关门”,就是这句话将我的行为全部打乱了,之后我就一直是在关卫生间的门和不关卫生间的门之间被折磨着,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里,绝大部分的概率中我都没有关上卫生间的门,不管我去卫生间洗澡还是上厕所。这件事情让我非常苦恼,为什么会让卫生间的门是否关掉的事情烦恼,就算我不在关注门是否关上那也是错误的行为,因为卫生间的门必须要关上,毕竟这个卫生间是属于洗、卫一体的,家里面有女眷和其他人,如果哪一天因为门没有关闹出尴尬的事情就麻烦了。
卫生间的门关没关这件事情一直在困扰着,做为一个深入骨髓的行为,因为我儿子的一句话,彻底的打乱了我的行为方式。在一个月后我才将我的行为纠正过来,不过养成了每次必要再次锁一次的行为模式。
可能我儿子在说他爷爷的时候,我害怕有一天我也被我儿子这样去说,让我代入到了那种他说的我想象的思维中,做为一个父亲要有正面的高大的形象,如果在这个事情上被搞砸的形象,是一种特别的难堪的事情,可能是这个事情在影响着我,让我每次关卫生间的门的时候无法正常理解逻辑,有时候会关了后再次不由自主的打开锁止,有时候是直接忘记锁止门了。
后来我试着不去想其它的,每次进入卫生间后,按照正常的逻辑关门后锁止,也不再去核查是否锁止,这样才将不锁止卫生间门的行为去除掉,这个事情让我再次的深入思考大脑的思维逻辑,有些时候人确实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当大脑无法识别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就无法识别,如果是一件很深层次的事情,可能自己根本无法识别大脑的错误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