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目标统合三维(认知维、情感维和技能维),构成复杂,需要对已有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以目标有效引领教学的作用。2022新课标出台后,教学评一体化就成了热词,目标的确立直接决定后面的学习和评估。2022版新课标的素养导向的目标与2011版本课标的“三维目标”,到底是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素养概念相对宽泛,指向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具有整体性。当素养要落实到课堂,需要抓手,变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素养提供“座架”,,其理论依据既有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构建的目标模型中的“三维”(认知维、情感维、技能维),还有吉拉尔的素养分层(三领域:会复制的领域、知做技能领域和知存/态度领域).
素养是高通路迁移,目标更多指向与理解。有素养的人建立起了以大概念为锚点的专家思维,在具体情境中能顺利提取和整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大概念是素养的内核。
三维目标在具体实施中的确遇到了两大问题:一是一线老师在确立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相对清晰,但是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描述目标的时候,容易用大而空的高位词汇来表达,不够明晰,无法真正指导教学和评估。二是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太松散,三维本应是一体的,结构化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老师却把三维目标割裂开,且每一节课都要分别扯上三维的关系,没有站在单元的角度去提炼更加高位的目标,习得的是碎片化的东西,有没有纵横联系。
大概念统合三维目标,正好解决了三维目标的两大问题,在教育目标的模型观下,素养目标以大概念为内核,素养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我)整合三个维度,从而能恰当地行。作为完整的人,就是要处理好与世界、与他人、与自我的三大关系,才可能真正的全面发展,获得幸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见的目标设定误区有三种,要么过低,要么过高,要么偏离。过低的目标体现在可能把素养目标降为单纯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习得的要么是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要么是无法迁移的惰性知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课堂的形态多倾向于这一类。过低的目标还体现在目标局限在单课或单个项目的目标之中,单元之内的教学是孤立的,单元与单元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年段与年段之间,学校知识与真实生活之间,都呈现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学生无法利用所学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人比比皆是。要破解目标过低,就要学会“大概念式的发问”,追问教学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目标过高主要体现为用一些高大上的词汇作为目标,笼统地描述。而目标不清晰,课堂无法落实目标,随意性太大,要么由着老师自由发挥,要么由着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比如学会倾听。什么叫学会?是做出听的样子吗?是把他人的话听完吗?是把他人的话听懂吗?什么是听懂?低年级的,听到大概的信息就是听懂,中年级,要能综合听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话陈述听到的内容,高年级要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等。过于高位的目标陈述,要落到具体的课堂,往往不容易达成。破解之法就是由大概念统领,由抽象走向具体,达成具体目标的同时,又聚焦于对大概念的建构与理解。
目标的偏离也很常见。语文课里,与品性养成的文章就上成思想品德课,与科技有关的文本就上成科学课等,这就是目标偏离学科本质带来的后果,常常是种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关键是在他人田里种的可能不是庄稼,而是杂草。破解之法仍然是利用核心素养的核心——对不同层级的大概念的理解来引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