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所有人都有“因为错过而懊恼”的经历。
其实用“错过”并不准确,因为多数时候其实是你自己主动放弃的。
因为感觉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也就没有花心思去学习,去研究。等到反应过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重要的机会。
所以面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时候,不要先让“与我无关”的想法占据大脑,不妨先去主动吸收,按照那个观点去做一下。
做不好不要紧,但是只要你做了一我非常让这些观点和你产生联系,自然就有机会利用它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留言1:知道了一个观念,却很难知道自己是否在践行。因为观念通常是用来改善自己的,在一开始是比较难有收获的,一般只有自我感觉上的愉悦。
李笑来:读完了我的文章以后,很多人会表示“说得太对了”。
然后呢?多半也就放在一边,然后等着下一篇“说的太对了”的文章发布。
有的时候,这种阅读的愉悦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知道了文中的内容,生活就会变得不同。
虽然一篇文章能够帮你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但是那也只是帮你提个醒而已。如果你自己不去修补它,那么你也始终只是知道那些漏洞的存在而已。
过去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因此错过的机会已经很遗憾了。
现在知道了以后,再不拿出些行动去完善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什么玩法吃溜走恐怕更难以让人接受。
留言2:读完之后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每天下午重新看一次当天的内容。二是翻看以前的内容,每看一遍都问自己,这一篇你确信已经讲过了,那么内容是什么?
李笑来:希望你的这两个决定能帮你少错过一些东西。
好的文章,每当你多读一遍,都会发现有些新的收获。
原因其实不复杂。因为每一次你重新读的时候,你都相当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它,即便这个高度并没有那么显著,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呢?
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一遍读过的内容。
所有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被你复述出来,只有这样它才算是真正融入了你的系统内,并且有机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留言3:常常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如果自己当初不那样做,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但是每次遇到相同的事情,还会用原来的思维方式去做,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性格决定的。
李笑来:“当初要是......”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用过的句型。
每个人都做过一些让自己想起来后悔的事,也错过了一些回头看来不错的机会,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都相同。
但是,想到这一点之后如何应对,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分水岭了。
有些人只是想想而已。随后当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依然还是会做出同样错误的选择,并且让未来的自己再次感叹“当初要是......”。
但是有少部分人会总结过去的经验,重点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并逐一改正。
这部分人以后也一定还会犯错误,一定还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这些错误的数量一定会明显减少,而且犯同样错误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我们不是不能后悔,而是不能只停留在后悔的层面。
留言4:元认知能力那篇文章读得很吃力,甚至有点抗拒,想必是我最缺少的一种能力。看了今天的文章,决定认真去读,直到读懂为止,不想再错过了。
李笑来:有时候我们错过,是因为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没关系。有时候我们错过,则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
我们不愿意看到别人间接或直接指出我们的不足,所以就假装没看见,“不经意”地错过了。
你说读文章有所抗拒,这种感觉就是来源于此。
比起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更可怕的是说服自己:
这件事和我没关系,所以不要多想了。
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貌似是一种自我保护,实际上是把自己推向更危险的地方。
那些在你看来没关系,甚至需要说服自己没关系的事情,多半有一天会重新出现在你生活中,并且是你再也无法无视的形式出现。
不要等到那时才想要直面现实,现在就应该为那些看似没关系的事情做些准备了。
留言5:我个人的经验是,把大多数自己听到的内容都保存在脑子里。一些听到就明白的内容可能当时就消化了,而一些暂时听不懂的内容也要努力记住。这些暂时听不懂、不理解的内容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被串联起来,可能自然就明白了。
李笑来:有些人有这样的习惯,喜欢点击分享,点击收藏,就是不喜欢把它放到脑子里。
他们给自己的理由多半是:
回头等有时间了再去看。
有过这种想法的人,大部分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回头去看的人估计少之又少。
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人貌似看过不少东西,但是真正用起来的却没有多少的原因。
所以以后如果看到了不错的材料,尽量把它放到脑子里,或者花时间记录下来。
起码你要为它花费些力气,它才有可能印在你的脑子里,进而在某个节点和其它知识产生联系。
不想错过机会,起码要学会一字不差地阅读。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了,说明你践行了这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