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曾是匈奴的故地。我不曾详细了解过这段历史,但从梅花老师的笔下,我无端的想念书本里的故事,带给我久久的暖。
梅花老师是个善良温柔的女子,早在几年前经王主席推荐后加了她的微信,时常看她的文章,又阅读了她的《草木禅心》《芣苡在野》《草庐听雪》系列书籍等的,深深喜欢上了她质朴又有温度的文字。她那么朴素,又那么亲切。十月份的时候,我有幸参加高台文学活动时算是见到了真人版,她和我想象中的一样美好,我没有拘束的和她来了个温暖的拥抱。
因为有了相遇,便有幸邂逅了梅花老师的赠的新书《远去的匈奴》。我以前只知道读她的散文,后来见她写了好几部儿童文学,如《骆驼庄园》《我家住在野狐湾》等的,一直想拜读却因懒惰而一直拖延。因为近距离的接触,才发现素素雅雅的梅花老师实在又可爱。收到赠书忙不迭的拜读。这本书成了我的枕边助眠神器,因为一直有失眠的现象,所以读书入眠是我最好的解药。初读《远去的匈奴》有点迷惑,我记不住人物的名字,搞不清他们的民族,但书中的阿婵是主线,我跟着她这个汉人走进了书本。渐渐的,我仿佛沉浸在书中,和他们一起经历着战乱流离,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感受着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我是个喜欢浪漫的人,记得那是一个深夜,因为第二天便要外出培训,外出时打算带专业类的书籍深入阅读。眼看读不完却意犹未尽,于是在小宝折腾入睡后,因为感冒在家里输液后,即使瞌睡也欣然捧起书本深度阅读。不得了,一读竟不发不可收拾,我舍不得放下了。越读越兴奋,原本积攒的瞌睡因为书中紧张的情节一扫而光,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读下去,跟着阿婵等待浣布野利的出现,我太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却又不想放弃每一个细节……终于在凌晨5点钟读完了整本书。久久不舍得放下,东方发白,我的阿婵和野利终于团圆了,如我料想的那样,那么温柔的梅花老师一定会给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
故事围绕北凉城展开,写了关于南北朝的更迭,也是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故事。我想起高台采风时在骆驼城遗址,梅花老师总是认真的看着那些瓦砾、城墙,仿佛永远看不够似的,没想到,她是把心中没我的愿念都搬进了这里,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阿婵是骆驼巷百草堂名医柳先生唯一的女儿,柳先生是远近闻名的中医,善良如他,乐善好施、救死扶伤的他是方圆百里的柳大善人。受其熏陶,柳阿婵从小就对中医研究很有见解,花季少女的她苦练本领,号称“北凉神针”,因为一次就诊,都尉浣布野利与阿婵有了交集。英俊又有担当的野利都尉满足了阿婵对于男人的幻想,两情相悦,于是,他们开始了美妙的爱情之旅。虽然野利心中还藏着红颜知己乌啼娟,但是美人无乌啼娟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迫送往别的部落和亲。野利在青梅竹马的阿娟和一见钟情的阿婵之间,艰难抉择,最终放弃了初恋选择了阿婵。善良的阿婵理解并尊重野利,他们本可以做一对不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伴侣,但是战乱之争打破了和平……
匈奴人,鲜卑人,栗特人,西羌人,西域人,汉人……这些不同民族的人在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梅花老师将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得人们凝结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有历史迭代的纷争,有战乱动荡的时代,将柳玄度一家的命运与家国纷争联系起来。北凉,南凉 北魏……朝代更迭对于黎民百姓来说只会带来战火的流离失所。我不关心谁掌权,谁驱逐了谁,我关心战乱下阿婵一家是否平安。我关心那些在动乱里为爱付出的人们,比如善良的绕狐,比如野利都尉忠心耿耿的随从枯木乌藤,奶娘秋云罗帕,这些小人物身上善良坚韧的品格都值得尊敬。
梅花老师细腻的笔触,涓涓细流一般的讲述,让人很难不会置身其中。我跟着她走进了这段历史,也走进了这段由荣到枯的岁月。好在结局是圆满的,阿婵的等待与野利的坚守,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的苦难也是值得。
善良是永不枯竭的爱。这本书中的爱,既有家国命运下阿婵一家普度众生的大爱,亦有他们在战乱后竖起杏林旗无私施粥的爱,更有对于流浪孤苦的仆人绕狐亲人般的爱,当然,我们的视线离不开野利对于初恋乌啼娟的关爱和一生牵挂阿婵爱的誓言。善良的梅花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源源不断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呢,我想还是源于她对这片河西大地的热爱吧。
诗一般的语言,如沐清风。正如看到的梅花老师一样,素雅淡然,却给人无比的亲切。我这些天一直回味着阿婵的故事,因着书中的故事学会了以善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突然觉得世界敞亮了不少。
我想,如果去延伸考证,我们是否也是匈奴的后裔呢?至少,这片土地他们来过,也不曾走远。远去的,近处的,那么近,又那么远,似骆驼城的一粒微尘,在时空里划过,是北凉城上空的一丝微云,在历史的褶皱里留下淡淡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