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的定义有许多,我最认可的是德鲁克的定义:管理的核心要义就是让人们在协同工作中,力量得到最大发挥而弱点相互分散。他还有一段话也很精彩:管理就是用智慧代替鲁莽、知识代替习惯、合作代替强制。
2、管理为什么不仅仅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效率最大化或者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3、组织行为贯穿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治理、政府运作到企业管理。可以说现代文明缺失良好的管理,将不复存在。而组织行为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效率最大化。
4、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还有活力与公平正义的考量。对企业的管理也有释放活力、推动变革的考量,当然企业管理也有公平的考量。
5、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思想容易形成组织行为的官僚化、工具化趋向。结果就是目标迷失、人浮于事、勾心斗角、个性压抑、腐败滋生。
6、公共领域的选举制度一定程度会降低组织行为的官僚化、工具化趋向,虽然短时间看并不是最高效的方法,而更有利于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7、谷歌也可以看着企业管理如何支持的创新的案例。谷歌放弃了以KPI为导向的效率化管理模式,采用了更扁平、释放个人创造力、更有人格尊严的管理方式。事实证明也是比较有效的。
8、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权的普遍关注、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都需要在组织的目标、结构与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如果我们固守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将会作茧自缚。
9、其实现在的管理者从理念上认可德鲁克的理念并不难。难在从知到行的实践中。人性有种本能的简化趋向。而强调命令和控制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最易于让管理者接受。不信看看中国的公共治理、国有企业和很多大型民营企业的实际。
10、人性、文化的差异与集体行为的心理特征也在影响着管理方式。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领导人的个性也在影响着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管理方式就明显不同。
11、当德鲁克讲,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用合作代替强制时,他表达了管理的另外一个维度。就是管理是深谋远虑与适应变化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力量与妥协的结合。
12、更深入的思考告诉我们:作为现代文明重要基石的管理行为,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是人类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也是应对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的人类未来的重要架构。政治治理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将深刻地塑造人类的未来。
13、仔细地考察后,我提出了一个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关乎效率、创新与公平的组织行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