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跟老公吵架了,因为什么,因为我身体不舒服,找他陪伴我,他很多时候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了,但是这次他很诚恳答应我会陪我,然后一周有几次陪我散步,但他全忘了,才间隔三天都都忘了自己说过什么,其实我也并不是很想让他陪我,因为我知道他根本没有耐心陪我,他全身心都是工作和开会,每天会议很多很多,但我们公司距离才几百米,离家也才1km左右,这么短距离,一年却邀约见面次数不超过10次,我是个害怕孤独的人,特别在国企工作,职场如战场,里面明争暗斗比比皆是,说话稍不注意就被恶意解读,然后轻则被认定说话不严谨,重则被人利用然后影响去留,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国企里面关系网太过于复杂,大家都不喜欢别人过得好,都想看人出笑话或者出局,犹如每天在格斗场工作一样,稍微弱势一点就容易被欺负,语言的杀伤力不比肢体的力量弱,每天上班开始有点排斥,当然好在身边还是有那么一两个还算和善的同事偶尔可以说个几句,有时真的很讨厌现实的世界,人与人相处为什么都那么难,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同事之间,渐渐地,身边可偶尔接触或者长期发展地朋友极少,甚至没有,就算有,时间久了,也发现很多话不能说,开心的事情分享多了会被认为刷炫耀,开玩笑的话多了会被认为是嘲笑,恭敬的话说多了自己也难受,所以成年人的世界复杂到没有真心朋友已成为平常的事,
从个人角度,确实低估了当初婚姻对象选择的标准,三观合真的得放在首要,其次是家庭,但三观合这个适配性需要很多实践才能验证,而网络沟通很多是打字让对方感受很共情或者对于事情态度看法一致,而真正遇到问题后行为反应却存在偏差,所以,不要轻易确定三观真合,但是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奔着读书考大学,有个好工作,根本没有人对于婚姻有一定教育,所以婚后抑郁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快乐的单身之后,谁都不知道真正的婚姻需要经历与单身不同的多少困难,要具备怎样的心理能力、工作能力及家务能力等,有些人运气好,遇到个好家庭,日子过得与婚前差不多舒心,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再回到婚前的状态,身边至少一部分也在隐藏真实的婚姻状态,而另外一部分就是明着与不开心的婚姻对抗,所以这个时候,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或者听听老师讲讲类似的课程,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当下的抑郁或者焦虑,但很多无法改变当下家庭成员的重新配合,就拿我来说,我在前几年一直与不讲道理又喜欢搞事情的婆婆对抗,然后老公是个愚孝男,但是我也是一个上班的,没有那么多精力与她对抗,哪怕道理在我这边,也还是没有改变当下的生活,于是因为琐事发生肢体冲突,我一个研究生,跟一个没有文化的婆婆居然打起来了,打不过,最后还被老公责骂和怒吼等等,如果按照网上很多抑郁跳楼妈妈的操作,我这个家庭不知道可以跳多少回,好在我求生意识很强,加上还有点经济基础,所以后来牺牲自我带娃工作,然后与公婆分开,这个婆媳矛盾基本不再出现,当然中途偶尔一两件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距离还是可以解决婆媳问题,但是婚姻中的愚孝男,如果婚前感情基础弱,婚后因为忙于工作,真的很难再把感情牢固,甚至越来越脆弱,最后就是一起养儿育女的好兄弟,中国式这样的婚姻类型越来越多,大家也不再懂得相互欣赏,而转变为各自成就当下的自己, 我个人是不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一点爱的烟火气都没有,还算什么家庭,但是呢,往好处想,就是没有那么多纷争也算清净,所以在中国,我们真的很难,很难成为有爱的家庭,所以,我们还有必要责怪婚姻带给我们什么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了解和总结婚前择友事项,让孩子以后能理性避坑,第一,不要过早发生性行为,第二,不要因为发生性行为就把自己终身托付给对方,第三,要两个人一起多相处,比如学习和旅游,学会不同环境下相处和面对外面的危险,第三与双方的朋友经常聚会,相互了解对方朋友圈,第四,与对方父母外出旅游,大概了解他们的世界观和消费观,也可以间接了解他们的健康,总之,让自己找一个让自己能舒心相处的好家庭,不要因为年龄恨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