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主要梳理了中国经济近十年的发展脉络和演变。
当年在ZH时,深度参与了资金是如何助力城市建设发展,同时见证了高净值人事的快速增长。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永远会有资金盈余的人,他们永远要找靠谱的项目给他们的资金财富增值。当时我们做的就是中间资金和项目的匹配。
政府城投,地产,那个时候,我的认知中,他们只是一个分类,殊不知,这个分类其实就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向的缩影。政策,资金,城市都深度参与运转。每一次方向或者重点转移,背后都是政府和监管的驱动,政策一鞭下来,所有方向都要变动。
神奇的是,确切来说,可悲的是,深度参与的自己却对环境巨大变化全然无知无感,被动接受上级的指令,背后的为什么,却无从思考。
今天回过头来,当时行动逻辑和依据,才算是明明白白,豁然开朗。
政策,资金,政府,机构,就像是互相牵制的齿轮,牵一发而动全身。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越早弄明白,就越是能够预见,和提前做出判断。个人力量无法逆转趋势,却可以利用趋势力量。
前两天还说不知道为什么要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过去。其实内心就是想通过主题化系列化阅读,对当下形势,乃至未来有更准确的判断和洞察。不晓过去,何以见将来。这就是我阅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