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盛产美女,不知道是不是姜子牙的基因好,或者他的后代基因改良越来越好,春秋第一美女庄姜,就是齐庄公的女儿,整本春秋,齐国美女被记录最多。不过那种年代,不像现在,美丽就是资本,春秋时期长得太美未必是好事,很容易成为不幸的开始,宣姜、息妫都是例子,宣姜以为自己嫁的是卫国年轻温厚的太子,没想到洞房花烛夜看到的是一个长得像癞蛤蟆一样的太子他爹;息妫出嫁时,人还没到夫家就被姐夫调戏,刚加到息国,息国又被楚国灭了国,自己也被楚文王据为己有。
春秋礼崩乐坏,烝报婚变成常有的事(子娶庶母曰“烝”,侄娶叔婶曰“报”),王公贵族乱伦大家见怪不怪,不过绝大部分男女双方都没有直系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些是迫不得已并非自愿,要说乱伦,乱得最彻底、最轰动的,当属文姜,齐僖公的女儿,齐襄公的妹妹,鲁桓公的老婆。
文姜跟自己的亲哥哥乱伦,是被春秋记录最多次的绯闻八卦。
公元前709年,文姜终于成功出嫁,齐僖公一高兴,亲自给她送嫁。按礼仪,公族女子出嫁,如果是君主的姐妹,是由上卿送嫁,如果是君主的女儿,则是下卿送嫁,如果是大国,就算贵为公主,最多也是上卿送嫁,从来没有国君亲自送嫁的。
也许是齐僖公实在太高兴了,顾不上礼仪,一心只想快点将文姜嫁出去,可别在国内秽乱宫廷了。
出嫁前,文姜就已经跟哥哥吕诸儿(后来的齐襄公)乱搞在一起了,所以齐僖公是真的早就想吧她嫁出去了,一开始选定的女婿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可是公子忽说:“人各有偶,齐大,无非偶也。”文姜被拒婚了。这次终于鲁桓公肯娶了,齐僖公可不得积极一点嘛。
嫁给鲁桓公15年,文姜成功将鲁桓公迷得神魂颠倒,公元前694年春天,鲁桓公国事访问齐国,文姜撒个娇就让鲁桓公带上她了。
鲁桓公怎么也没想到,这趟国事访问,不但被戴绿帽子,而且还把命也丢在了齐国。
要说文姜应该是个挺有魅力的人,都出嫁十几年了,年龄怎么说都在三十以上了,到了齐国,再次见到“情哥哥”齐襄公,两人立即又天雷勾地火搞到一块去了,齐国后宫一众女人因为文姜的到来,通通坐冷板凳。
从春天到夏天,兄妹两你侬我侬,宫中流言蜚语口口相传,终于传到鲁桓公耳里,一国之君,被绿成这样,天下应该没人能忍,可是鲁桓公居然没敢跟齐襄公对峙,只是私下里将文姜怒骂了一顿,只是怒骂,《左传》记载:“公谪之。”
文姜在哥哥那享受的云雨巫山甜言蜜语,不但没觉得对不起鲁桓公,被骂后,居然还哭哭啼啼地一状告到齐襄公那里。
跟妹妹分离了15年,好不容易重聚,齐襄公一看见妹妹哭得伤心欲绝,心就软了。四月,在一次宴会结束后,齐襄公为了给文姜出气,派了公子彭生送鲁桓公,悄悄在车上把鲁桓公给弄死了。
按年龄算,鲁隐公即位时,鲁桓公还是个婴幼儿,隐公在位11年,桓公即位,此时已经在位18年,那么鲁桓公死的时候最多也就三十出头,正是壮年,没想到就这么绿油油的死在了异国他乡。而且因为齐强鲁弱,自己的国君死在齐国,还是因为如此不体面的原因被杀,鲁国人却都不敢跟齐襄公据理力争,只弱弱的说:“我国寡君敬畏您的国威,不敢安居国内,特意来重温旧好。现在国家礼节访问结束,人却回不来了,各诸侯国怎么看这件事,还请杀了彭生为寡君报仇。”
鲁国不敢明言,齐国借坡下驴,杀了彭生,就算给了鲁国一个交代。
鲁桓公四月死,五月尸体回国,十二月下葬。可怜了鲁庄公,公元前693年即位时(生于公元前706年),年仅14岁,不但要承受丧父之痛,承担一国之重,还要面对断绝母子之情的抉择。因为明面上虽然是彭生杀了鲁桓公,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文姜才是罪魁祸首,鲁国人民虽然不敢找齐襄公算账,找文姜出气还是敢的,所以他们以文姜有杀夫之罪,逼庄公跟她断绝母子亲情。而文姜,捅了这么大篓子,依然没能让她停下与齐襄公的不论之恋,为了躲避国内形势,3月,她再一次逃到齐国投入齐襄公的怀抱。
从此以后,鲁国的史官就像卓伟一样,时时刻刻盯着文姜,她的一举一动都要记上一笔,即使在当初惜字如金的年代。而文姜也被齐国人民讥讽为破鱼篓子,就是那种什么样的鱼都可以进出亦如的破鱼篓子,不但讽刺得犀利,人们还把它编成诗来唱,就是《诗经》里的敝笱。
从公元前693年3月,“夫人逊于齐”,到公元前673年7月5日,“夫人姜氏薨”,史官一共记了10笔,其中有7笔是去齐国,2笔去莒国,1笔记薨逝:
前693年3月,“夫人逊于齐。”
前692年12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前690年2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前689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前687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前687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榖。”
前679年,夏,“夫人姜氏如齐。”
前675年,秋,“夫人姜氏如莒。”
前674年2月,“夫人姜氏如莒。”
前673年7月5日,“夫人姜氏薨。”......
不过,前面几次是回去齐国跟齐襄公私会通奸不假,最后一次去齐国却不是,后面两次去莒国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按《春秋》记载,齐襄公死于公元前686年,被公孙无知所杀,后来齐国国君就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
为什么齐襄公都去世了,鲁国史官还盯着文姜不放,将她的事情一一记录在案?
可能是源于她的政治成果。
从时间记载来看,齐襄公死后,文姜安静了好几年,而前679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可能是出于外交的目的,因为这一年正是齐桓公开始当上霸主的年份,“齐始霸也。”后面两次去莒国,虽然春秋左传都没有记载,估计原因也是如此。
因为,文姜的谥号是“文”,不是鲁桓公的“桓”,所谓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总之“文”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谥号,而且古代女子一般去世后都是用夫君的谥号,极少单独立谥号,比如宣姜的“宣”就是卫宣公的谥号,息妫的“息”也是因为她第一个嫁的是息国国君。
古代女子,出生三个月时会起名字,一直到及笄前都用这个名字,及笄后名字就不用了,只在介绍婚姻的“问名”环节用,从此以后,女人的称呼就按照年龄大小来称呼,比如“孟子”,就是老大,孟是排行,子是姓(宋国人姓子)“孟、仲、叔、季”是古代的排名顺序,在古代,男女不结婚是不知道女方名字的,及笄前的名字也只是用于家里而已。
“姜”是齐国国姓,所以文姜在去世前,一直是姜氏,去世后才被叫做文姜。
补充一下:我们现在所说的姓氏,在古代姓跟氏是不一样的,古代女子用姓,男子是用氏的,所以文姜用姜姓,齐襄公却叫吕诸儿,就像楚国是芈姓,所以有芈月,但楚国的氏却是熊,所以楚武王叫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