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大学离开家乡之后,从此故乡再也没有春夏秋。
每年冬天回去,都是满目萧索枯黄,那漫山遍野的金灿灿和绿油油全都定格在了童年的记忆里,再想看一眼实在是太奢侈。
昨天,父亲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小视频,打开一看瞬间满心欢喜,家里的荷塘藕叶绿了一大片 ,荷塘边上柳树垂髫,小树林里的七里香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香气,隐隐约约的鸟叫声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小时候。
自打我记事起就一直和奶奶生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家,所以一年四季里我最盼望的季节就是冬天,只要下雪爸爸妈妈就快回家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9b82b-1556266450893)]
-01-
春天
别人都夸春天好,到处鸟语花香,我却喜欢不起来,柳树刚吐芽爸爸妈妈就背起行囊走了,接下来的漫长,都是我和奶奶两人一起熬。
尽管婆孙两留守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奶奶总有办法给单调枯燥的生活加把料,把我的童年装点的热气滕滕欢乐无穷。
我对春天无感,奶奶却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定要打好头才能收好尾。
于是每年柳树一抽芽,她就拉着我去荷塘边,用镰刀钩下最长的一条给我编一个圆圆的柳条帽子,再钩一大把教我做柳条球。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d3ea1-1556266450893)]
把柳树枝的皮从纸条的一端剥下来一点,然后用牙咬住纸条,用力往下捋就成了一个嫩绿的像小灯笼一样的小球。
这个过程既考验力道,又考验耐心,稍微急躁用力就会扯断。奶奶总是一边给我做柳树球一边教我做人要耐得住性子,要刚柔并济,要不急不躁。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f602d-1556266450893)]
小时候根本听不懂奶奶说的是什么意思,长大了之后每当别人再提到春天,我唯一的记忆和认知就是柳条帽和柳条球,以及奶奶每年春天都要重复一次的,刚柔并济,不急不躁。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44cdf-1556266450893)]
-02-
夏天
春去夏至,夏天也是我喜欢的季节之一仅次于冬天,因为有长长的暑假可以无所顾忌的疯玩。
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起床端上一碗饭,挨家挨户的转村,一边吃饭一边约小伙伴,等一碗饭吃完了人也约齐了,回家把碗往案板上一扔,就去村头的荷塘边集合,打鸟、钓鱼、摸虾、看电视、玩游戏就是我暑期的日常。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78bdd-1556266450893)]
别的小伙伴出门前家长都规定了时间,玩够多久就必须回家,不然回家要挨板子,奶奶却从来不限制我,任我疯玩。
有一次我从早上玩到了晚上才回家,奶奶就摇着蒲扇坐在院子的葡萄架下等我,见我满头大汗满身泥巴的跑回家,她不仅没生气还神神秘秘的跟我说:“晚上停电了,咱们用星星点灯”。
我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星星点灯,奶奶怕是睡着了说梦话吧,见我傻愣着奶奶就拉着我去房间。
满屋子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奶奶打开了蚊帐,我惊叫了一声:“哇,太好看了吧”。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4d573-1556266450893)]
蚊帐里关了好多萤火虫,星星点点的灯光把狭小的空间照的透亮,奶奶摇着蒲扇一边给我扇风一边跟我讲:“萤火虫虽小,多了也能聚成强光,不要以小而不为啊”。
这个道理我当时没听懂,但我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讲过“不以善小而不为”,以此推测奶奶的意思大概是不要让我光顾着疯玩,也要做点小事情吧。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056f1-1556266450893)]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看见奶奶把柴火剁成了很小的支整齐摆放着,案板上有淘好的米,锅里有水,但却看不到奶奶的身影。
饥肠辘辘我喊了几嗓子没见奶奶答应,猜想应该是下地了,就自己试着煮稀饭,平日里看奶奶做饭那么简单,自己却连火都点不着。
反复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点着了,我倒下米开始大火煮,煮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一股浓烈的焦糊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奶奶回家了,她掀开锅盖一看饭全糊了,我以为要挨骂了,没想到奶奶竟然高兴的夸我火烧的很旺。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2f5b-1556266450893)]
奶奶把没糊的米饭给我盛了一碗,让我尝尝自己做的饭,第一次吃自己煮的饭,我觉得格外香甜。
自那之后,我对夏天的记忆就是那些黑夜里亮晶晶的萤火虫和那碗焦糊的米饭,以及奶奶说的“不以小而不为”。
-03-
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全村人盼望一年的季节,稻谷田里一片金黄,看着满眼的丰收大家都乐开了花,唯独我总是莫名的讨厌这个季节。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d752b-1556266450893)]
强迫症的我,每到深秋来临,就每天放学拿着笤帚不停的扫落在院子里的银杏叶,恨不得24小时守在树下,不许一片叶子掉在地上。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43b56-1556266450893)]
奶奶就默默的把我扫成堆的叶子装到一个编织袋里,我问她做什么用,她也不说,就让我和她一起去煮饭。
奶奶抓了一把银杏叶塞进火塘,划了根火柴火苗一下子蹿起来了,奶奶就用那袋银杏叶给我蒸了一顿馒头。
吃饭的时候,奶奶就慢悠悠的跟我说:“哪有什么好和坏,能发光发热,就叫有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0fb9d-1556266450893)]
这句话我听明白了,但也是理解了字面意思,直到去年秋天我看到公司楼下满地的银杏叶立刻想那笤帚去扫。
结果,保安大叔却将这些黄叶堆出了一个爱心的形状,引得同事们纷纷拍照合影。
这下我真的明白了奶奶的用意,换个角度看问题,压根就没有极端的喜和厌。
-04-
冬天
秋天过去了,冬天的也就不远了,这个我盼望了一年的季节终于要来了,我天天追问奶奶,什么时候下雪。
奶奶总说:“这种问题,你要问天气预报哦”。
尽管奶奶嘴上说不知道,但是她还是早早准备好了各种过冬的食物,腊肉、腊肠、腊鱼、冻萝卜、冻豆腐,一样样齐齐整整的挂满了屋子。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0aeb1-1556266450892)]
终于等到了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别的小孩都在尽情的打雪仗堆雪人,我却整天趴在窗台上望着村口的小路,眼巴巴的数着爸爸妈妈快回家的日子。
奶奶就一边带着老花镜纳千层底一边笑我:“傻孩子,你这么数,那日子得多长啊”。
我脱口而出:“那咋数,日子就可以变短一点?”。
奶奶没回答我,她放下针线,带上头巾拉着出门,说带我去见个人。
走到了,我才知道是村头的建国叔家,起初我以为奶奶是拉着我来串门,结果奶奶从袖筒掏出一个赞新的口琴给我,我一看可高兴坏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3a265-1556266450892)]
我们家抽屉里有个生锈的口琴,据说是爸爸的,我每次无聊的时候就拿出来乱吹一气,奶奶看我喜欢口琴,就找到了村里会吹口琴的李大爷教我。
建国叔是村里的文化人,上过大学,他懂一点乐谱会吹口琴,我就每天按时按点的去建国叔家学口琴。
我一边学琴,还是会一边问奶奶,爸爸妈妈到底什么时候回家来,奶奶总是说:“等你吹出来一个完整的曲儿,他们就回来了”。
我就勤奋的练习,每天反反复复的吹那句长亭外古道边,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春节,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我兴奋的给他们吹我学的曲子,一家人被欢声笑语包围。
一晃我就长大了,要去外地读大学了,奶奶佝偻着背拄着拐杖到村口送我,她说:“孩子,带上口琴,想家的时候吹两声”。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刚到学校我就想家了,一想到一学期那么长,就觉得日子好难熬,整理行李的时候看到口琴,吹了两声,忽然想起了那年冬天等爸妈学口琴的情景。
我去报了几个的社团,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很快和同学们融入到了一起。
快乐的日子瞬间变的很短暂,一眨眼就毕业了,就参加工作了,就结婚了,就生子了……
如今,四季依然更替,虽然依旧轮回,只是奶奶早已不在了。但是她留给我的那些童年记却让我回味无穷,她教会我的那些人生道理更是让我受用一生。
奶奶用了整整20年,让我彻底明白,没有人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唯有你自己,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学习和自己相处。
关于文章您有任何想说的,都可以在评论下方畅所欲言,和故事主角一起互动。
关注青瓜说,为您解读不一样的人生百态,您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就是对我继续码字最大的鼓励,如果故事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