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管理的智慧》曾仕强

《易经》的管理行为主要的依据即为易理,那么有史以来,我们所奉行的便是“大易管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指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

大易管理,说起来就是运用《易经》的道理来管理、大易泛指《易经》和《易传》,主要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象就是现代所说的现象,数便是现代所重视的数据。管理最好依据实际发生的现象,计算出正确的数据,然后寻找出现现象和数据所代表的道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据以实施。如果现象不明显、数据也不够准确,那么用占卜来帮助,做好相关的预测,作为决策的参考,当然也是可行的途径。依易理为主干,用现象和数据来佐证,以占卜来预测,实际上十分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口是心非: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

如坠云雾:指犹如陷入到了云雾里,迷迷糊糊认不清方向。

晦涩:意思指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世风日下: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

人心不古:意思是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数典忘祖:指查数着典籍,却忘了自己祖先的行事,后用来比喻忘本;

以不变应万变的本质是变

浑然不觉:意思就是毫无察觉的样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有话直说”。但只是我们知道“适时、适地、适人、适事”而“适当调节有话直说的程度”。因此提出“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原则,经由“交浅不言深”的标准来考量,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地步。

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片面地根据局部现象来推论整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谏阻:直言劝阻。

人的尊严,应该表现在“明智的抉择”,也就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我也明白如何做得一次比一次更合理”。因此,“讲究义理,按照推理来抉择,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便成为现代人必具的条件;而要达到这种地步,自非好好研究《易经》的道理不可。

管理是一种实务,是要在实际情况下能够应用的,不能仅凭空谈。

总之,不要心急,不可以稍有心得便认为自己懂得易理。

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最佳原则4种:

1.看一看,抱着玩赏的心情,不能着急。

2.读一读,先明了大概状况,再来深入。

3.想一想,对应现实的变化,互相印证。

4.做一做,调整自己的态度,在做中学。

乾卦开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品德高尚的人(君子)应该整日自强不息,(即使)夜晚也要小心谨慎就好像如临危境,不能稍懈,(这样)就没有灾难了。

我们应该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发愤自强,小心谨慎,才能够处于险境而不生危害。

我们事业尚未完成的时候,应该坚持中正、审慎:周密而谨慎,进取,尽力而为,逐步促使一切恢复正常,而达成完成的地步。

大易管理,其实就是“按照《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来实施管理”

大家遵循大易的道理,用以为人处世,形成“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特质。所以管理离不开伦理,做事不能不兼顾做人。

考据:考证:深入~|~确凿。

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

                                                                                           管理者的第1课

要养成勤动脑筋的良好习惯。遇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轻易放过。抱着正常的好奇心,合理地怀疑:“为什么会这样”?连续问五个为什么,才能够找出真相。追根究底,绝不半途而废,是管理者成功的第一步。

伏羲他无法使用文字来记载这种“有一种巨大的动能促使万物变动”的念头,于是他用一个最简单的符号“”来代表他的想法。

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为枝繁叶茂的易学。他说:“伏羲氏当时如何称呼这个符号“一”,我们不敢妄言。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符号的重要性好,便称呼它为“太极”。”一画开天

枝繁叶茂: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

                                                                                             管理者的第2课

管理者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好记住:真正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那一个。我们不可以一有答案,就沾沾自喜,认为已经找到了。这种一厢情愿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可怕的主见,一旦坚定下来,就叫做成见。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来思索,不断地否定已经找出来的答案,继续寻找还没有被发现的那一个。只要时间许可,多多设想,从许多可以互相代替的方案中,寻找出最为合理的那一个,才是合乎理性的思考方式。

“一”代表第一个大动能,“一一”代表第二个动能。后人把它们合称为“两仪”。“仪”表示“”法则,“一”和“一一”便是宇宙万物变动的两大法则。后人又分别称之为“阳”和“阴”,把“一”称为“阳仪”,“一一”则叫做“阴仪”。

“一”和“一一”的地位平等,互相作用。因此塑造中国人“彼此、彼此”的作风,一切“看你怎么对待我”,再决定“我应该如何对啊带你”。“一”和“一一”合为“一”,前面的“一”是“阳仪”,后面的“一”是“太极”。你我之间,再怎么“彼此、彼此”,都应该合乎太极,也就是求得“合理”。

(1)无论管理或被管理的人,都应该养成多动脑筋、多加思虑的习惯。凡事想好了才说、想妥当了才动手,做到谋定而后动,做好计划才执行。多想比较安全,多想也才能够周全。

(2)考虑的时候,需要分析和割裂;然而研判的时候,最好能够综合起来,从整日来思索,才比较妥当。一分而为二,二也就是多的意思。二合为一,便是回归原点,才不致走上偏道。

(3)遇到复杂的景象,要加以简单化。才不会越看越复杂、越想越头痛。看出简单的本体,才能够抓住要点。以简奴繁,力求抽丝剥茧,彻底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4)不要把神拉进来,因为神只帮助自助的人。凡事先从人本位来考虑的话,人做得好,神自然会来帮忙。管理以人为主,一切事在人为,必须彼此都重视修己安人,才能提升管理的成效。

(5)世间事大多是相对的,也常常是矛盾的。我们用不着害怕矛盾,而应该阴阳互动,把矛盾化解掉。所以协调的工作十分重要。用协调来化解,尽量不使矛盾变成对立。

风吹火、火生风,相生相成,愈互动愈热烈。风与火的互动力量,可以排除万难,象征家人同心协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

向心力:使物体作圆周运动的指向圆心的力。就是团体的意思

要看治家的人,是否“言必有物而不虚妄、行必有恒而不反复:一以贯之,言之有物是能理论联系实际,行不反复是能将思想化为现实,因为完全理解了,所以能够因地制宜的应用,不再反复变换。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道德品质好比是风,小人的道德品质好比是草,当风吹到草上面的时候,草就必定跟着倒。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管理者的第3课

    组织成员的向心力,是管理成败的关键。大家同心协力,组织力自然强大。这时候组织成员有如一家人一样,血浓于水的感情,使大家目标一致,互相包容,彼此协调,因而团结无比,发挥家和万事兴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有方。


家人卦六爻主旨

(1)家人卦“离火在内,巽风在内”的形象,应是“风由火而旺盛”,最切近的莫过于家人。所以“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有如一星一点的火,逐渐延烧:先把家齐好,再来管理公司、治理政事,总是比较根本的做法,大家也比较容易心悦诚服。有些人全心做事业,弄得家庭不美满,说起来牺牲太多,年老时更觉得遗憾。

(2)家和万事成,但是“和”必须“合理”,才不致变成令人厌恶而又害怕的“和稀泥”。家人卦的彖传说:“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又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一家人中要有家长,就像一国的威严的国君,那就相当于一家父母啊。)。“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父母像父母的样子,子女也像子女的样子;家到端正之后,才能够进而管理公司、治理政事)”

(3)管理固然应该塑造融合安乐的气氛,却必须讲求条理。主管和部属,就算不是主从的关系,最少也应该保持主伴的距离,有主(主管)也有伴(部属)更为合适。

(4)离火盛而巽风生,外风盛大起因于内火炽热,这种由内及外的道理,告诉我们“企业形象”系于“企业实力”。没有实力的企业,即使极力塑造形象,不过是一种假象,迟早会被社会大众所揭穿。先有实力再求形象,才能名副其实。

(5)内离即内明,组织内部是否“明义”、“明礼”、“明廉”、“明耻”,决定了管理的效果良窳。管理者必须肩负起“明礼”说教“嗃嗃”的重任,成为“明义”的实践者,才能够维护组织内的体制化和伦理化。

(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员工之间,必须互相互爱。组织成员,各自修己安人,自然管理顺利而有效。管理的意义,即是“修己安人的过程”

                                                                                         管理者的第4课

    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才符合人性的需求。凡事按照神的意指,求神问卜,那是神本位,不是大易管理的根本精神。既然以人为本,就应该重视人的德业。因为伦理道德,是人与禽兽的差异所在。管理者最好认定人为万物之灵,这样才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道,大家最起码都是万物之灵,不至于搞那些禽兽不如的勾当。这样对管理效果的提升,定然大有助益。


大易管理发展三主轴

                                                                                                       管理者的第5课

    用理智来思考,用感情来互动,应该是管理者情理兼顾并重的良好态度。人是有感情的,若是管理者无情,那就很难感应员工,大家不容易心悦诚服,不可能收到家人卦的效果。但是感情不能用来影响理性的决策,否则为害很大,后果必定相当可怕。理智用来指导感情,然后以合理的感情,来感应员工,应该是十分理想的管理方式。

从事管理的人,经常需要做出各式各样的决策。这时候理性的思考就十分重要。感情用事的结果,便是常常做错误的决策,为害极大;几次决策错误,便是运气不佳,祸害必来。

易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卦象;而且经常有变化。《系辞传》说的好:易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卦象;而卦象的作用,则是把一切事物的形态,用卦象征出来,以让我们便于观察,用心加以理会,明白其中的变化,归纳出可以遵循的道理。随时合理应用,发展理性的思维活动,使管理得以事事合理、时时妥善。

“时”包含时机和情势,“位”包括身份和场合。时机良好,情势不一定有利,所以适时还需要造势。身份合适,场所不一定配合。在不一样的场合,应该依照自己的身份,做出不相同的表现。时位配合妥当,表现出此时、此地最合理的态度和行为,或者做出有效的决策便是时中。

各种形象,配合时位的变化,加以理性的思考,成为管理者必修的课程。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天下的事物,尽管随时都在变动,但是以自然合理为正常,则是一致的,称为常道。做人做事的常道,便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孔子说:道德浅薄而位居高阶,才智短绌而谋划大事,力量微小而担当重任,都是灾祸。

德本财末,是大易管理的根本用人原则。: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政,故理财为末。

善行不累积,不足以成名;罪恶不累积,不足以自取灭亡。如果以小善没有什么好处而不为,小恶无伤大体而不求改变,终有一天,恶积如山而不可掩盖,罪大滔天而无法解救,那就凶险至极了。

只有数字,说不出道理来,称为“明牌”;有数字,而且能够说出它所代表的意义,那就是“数据”

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

管理理念以“大易”为根基,对“变化”的掌握,最为拿手。视变易为简易,又能够在变易中掌握不易的道理。

世界情势愈稳定,企业环境愈没有变化,中国人愈没有什么作为。世界情势愈变动,企业环境愈变化,中国人就愈显得精神奋发,表现出真功夫。

我们把《易经》和《易传》,合在一起,称为“大易”。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管理措施,就成为“大易管理”。管理者以“趋吉避凶”为出发点,逐渐体会到下述三种道理:

(1)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听天由命,顺着原先所定的计划。当然“一切有定数”,丝毫没有自主性。不愿意接受的,应该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来改变既定的因果,使其产生不同的变化,便是“改变命运”。我们看到少数自主性很强的人,不停地动脑筋,一直在改变原先的计划,便是勇于向命运挑战,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改命者。

反求诸己:反过来追究检查自己。指从自身找原因。

“中”就是合理,“中正”指“合乎情境的合理表现”

缘木而求鱼: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自圆其说:意思是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或做事有条有理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管理从管理者自己的修身开始,用意即在“管理与伦理”合一,加重管理的“重德精神”

管理者“处顺境不可大意”,而“处逆境不能灰心”。这种“忧患意识”,乃是管理“在变化中有持续”,在持续中有变化的最佳保证。

进者退之,退者进之

随时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时时保持谦虚、谦恭、谦让的态度,永保顺吉。管理者的修己,作为管理的起点,先把自己管好,再来管理别人。

以身作则,指的是做人的态度与处事的心态

主管重视伦理,确实掌握“通过好好做人,来好好做事”的原则,先把人做好,再进一步把事情做好

凡事管理得圆满、均衡、统一而又和谐的,也就是按照大易管理的基本架构,来实施的管理,如图,都称为大易管理。

管理的起点,是“修己”。管理者自己修治自己,正己然后可以正人。管理者修己,不是为了做圣人,而是非如此不足以服众,是唯一的途径。

修己是修治什么?答案简单明了,就是“公正”。所有管理上的缺失,源自一个“私”字。如何“立公心”,则为管理者努力修治的准绳。一切秉公,自然从容合理。即使偶有错误,大家也能谅解,并且尽力补足。

修己的目的在于安人。修己是爱己,安人是爱人。前者是“己欲立”、“己欲达”;后者则为“立人”、“达人”。

管理的意义即在于修己安人,管理的内涵便是“管理与理人”中国人把管理的道理通称为“做人做事的道理”,可见“人”与“事”都是管理的主要范围。管事现在称为“工作绩效”,理人现在称为“人际关系”。两者兼顾并重,才能确保管理达到前述的圆满、均衡、统一而又和谐的境界。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然而大易管理,特重科学与伦理合一、艺术与品德结合,所以不是“管人理事”而是“管事理人”。主要区别在“不重管人,不可不理人”,使人性的尊严备受器重。

管理的方法,首先要求定位,称为“絜矩之道”。组织成员各有职务,各有作用,调和得很好,合成一个方形。我们不喜欢金字塔式的组织精神,所有成员都隶属金字塔顶端的首长,心就不得其平。絜是“合”,矩“为”方形:组织成员彼此有关系,却并不互相隶属,各尽其责,自由自在,那样才能心平,也才合乎人性。

其次要定性,称为“经权之道”。经指有所不变,权即有所变,站在有所不变得立场来有所变,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高管理智慧。可惜有些人根本误解“以不变应万变”的真义,仅知变而不知常,难怪其乱变了。

持经达权,便是有原则地应变。有经无权的管理,过分僵化与呆板,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有权无经的权变理论,则过分偏向权宜应变,容易流于乱变。唯有把握有经有权的精神,才能适时定性,做到合理化的地步。

絜矩之道德定位,正是今日所谓分工专职。组织成员各有所司,而又批次配合,共同朝向目标,尽力而为。经权之道的定性,则是依据安人的原则,审视时、地、人、物、财的变数,给予合理的措施。

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只能随机应变,不可以投机取巧,才不致变而不通,成为乱变。

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就是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多层次、多变化的途径。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一分为二)、统合(二合为一)、反复(一而二、二而一)的道理,才能看清楚变化的过程。

一阖一辟谓之变

阖是关,辟是开。一阖一辟便是一关一开。周鼎珩先生距离说:“如同一所房子,有好几道门。我们只开了一道门,其余的门户都关起来。那么,住在这所房子里面的人,除非不出入,如果要出入,那就非走这一道门不可。”

管理必须制度化,制度就是开关。借着一开一关,使大家朝向目标去努力。

管理之道,贵在掌握管理的基本法则。——管理的领域而言,公理和伦理好像比真理更重要。

1.真理:重真实性。对就是对,错便是错。

2.公理:重接受性。依现实情况做出判断

3.伦理:重妥当性。依人伦加以妥善调整

“佑”是帮助的意思。我们做人做事,如果顺乎自然的道理,便能够获得上天的帮助,称为“天佑”。管理者坚持诚信待人,便能够得到部属以及他人的协助,有如上天垂佑,无往而不利。

做为一个人,必须不忘根本,因此常怀谢天谢地的心情,不仅敬天顺天,还要小心事天。

“凭良心”是决策的不二法门,管理者最好在做决策的时候,以不得不“凭良心”当做唯一的判断标准。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大人”所表现的言行,必须契合天地覆载的好生之德。明察的能力,应该和日月一样;管理的措施,也要配合春、夏、秋、冬的时序;实施的赏罚,和鬼神的福善祸恶也要相契合。所言所行,有的表现在天时之前,譬如台风季节来临以前,要预先做好各种防台措施;到了台风来袭,灾害自然降低——好像人定胜天,天也不能违背这种未雨绸缪、事先预为防患的自然道理。

唯有修身,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先天而行,获得天的支持,后天而行,也得到天的协助,好像上天时时在保佑一样。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哪一种事务,全都以修身为根本。

任何一个人,先把品德修养好,再来谈论其他。

管理者必须认清:如果当地的社会相当一元化,大环境颇有共识,公司就不必强调企业文化。近年来社会日趋多元化,大环境乱七八糟,什么话都有人说,什么花样都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境当中,企业文化就变得十分重要。社会愈是多元化,公司愈需要一元化;形成共识成为管理有效的重要基础。

“天下万事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万数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万象出于一方(阴)一圆(阳),尽起于乾(阳)坤(阴)二画。”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意思是天下的事情,何必思虑?万事万物都将通过各种不同的道路,自然地走向同一的归宿;各种不同的思虑也会自然地趋向一致,想了还不是白想?那该怎么办?要重行,从实践中找出计划的偏差,及时加以修正,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在天道变化中,能找出一种规律,以成立吉凶悔吝的判断,进而渐渐找出人生行为的规律。

“有些事情可以说,不能做,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说”应该属于高阶运作的特性之一。

执行力并不是完全不动脑筋地按照指示去执行,却也不能够不依照规定而擅自变更。不论是自动提出主张,还是被动地等待命令,改变执行的方式或程序都要获得上级的同意,这才是所谓的“不变”。

现代管理,倡导“制度化”、“合理化”、“人性化”

在上位者,有所不为,而用天下;在下位者,有所为,而为天下用;在中坚者,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治天下。

老板的位置,如果高高在上,要亲自指挥,监督,要负起一切成败的责任,那么就像置身于高山上的“亢险”的位置。自己站在山头上,推土机一来,必然首先把他推掉。

好不容易当到老板,最好明白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的警语,记住“九五,飞龙在天”的启示,把自己深藏在“九五”的吉位,一本天理民情,做到刚柔并济,看似无为却不为。

老板站在九五位置,让得力的干部站在上九的位置,自己凡事留有缓冲的余地,才不致逼死自己。

九五之尊的最大信条,便是“可以想,不可以亲自做”。领导者拥有很大的自由,可以想任何点子,却必须通过左右手去推动。九五型领导者最要紧的事情,便是明确地判定:“这件事交给谁去推动比较合适”

事情顺利成功,是领导者正确方针的功劳;事情失败,那是推动者的过失,与领导者无关。此时推动者为了表示负责,可以请求辞职;而领导者则视情况,予以安慰留或找准。这种领导者有权无责、推动者有责无权的现象

九五型领导者,要有能力却不能随便表现,有担当却不能随便承担,有魄力却不能轻易显现。

“履霜结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阴寒的气,刚刚开始凝结成霜,渐次长盛起来,势必逐渐演进到坚冰的阶段。

基层人员要做到:正直,安静,大度。多做多学,必然像地道广大,无往而不利。

消弭: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比和周一样,都是亲密的意思。但是合理的亲密,叫做周;不合理的称为比。所以比是小人的勾当,君子是不比的。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龙本来在大海或天空云雨中才能施展威力,如果在原野里搏斗,必然陷入绝境。

各级主管,都应该秉持这四种法则,把它当成做人做事的重要法门:

1.元指开始。主管的一言一行,开始时必须十分谨慎,务求光明正大。

2.亨即畅达。主管能够慎始,一切有长远而光大的盘算,言行的效果,自然比较流畅而通达。

3.利是和谐。主管沟通、协调得畅达,大家配合得很愉快。

4.贞为正固。主管顺利执行圆满沟通的各种计划和方案,如果能够公正无私、端正不邪,而又正直不偏,那么事情的进展必然顺利,组织的运作,也将十分稳固。

高阶重精神,基层重基础,中阶重精神与物质。——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年轻时慎择师,年老时慎择徒

一位好老板必须具备几种特性:

1.以“全”的心态来经营,负起全部责任,带领全体员工,照顾全局

2.在态度上一切负责到底

3.在行动上,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

4.在原则上,无形无质。

5.具有无限的精力。

6.在“动”的过程中掌握“时”的变化。

中山先生的至理名言:“权是人通过奋斗争取得来的”自己不奋斗,表现得不好,哪里会有权呢?

一般干部,都会静待主管下决心,发布命令。这种被动消极的态度,有如宿命论者一心等待上天的安排而又不敢有所违背,完全失去“人为”、“自主”的意志力。

我们不喜欢做宿命论者,就应该积极自动地“造命”,发挥自主的创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腹案:内心考虑的方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经营者更应该明白“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泰,也没有永远的否”,否的时候不必伤悲,泰的时候也不足欣喜。唯有时时提高警觉,因应不断地变化,才能够持盈保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505评论 6 53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56评论 3 41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463评论 0 37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009评论 1 31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778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18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281评论 3 44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36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69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795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93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37评论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29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59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17评论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687评论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90评论 2 3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