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一时燕子经常组织宿舍聚餐,我不去的时候多,于是能观察到,聚餐回来的五个人,并不是欢天喜地。有人抱怨饭不好吃,有人抱怨公交太挤,有人抱怨奇数出行总是落单。燕子听到抱怨后,总觉得下一次聚会,下一次聚会大家就会互相了解,更加亲密。
不止宿舍聚餐,她也常常邀请大家一起去听讲座,一起上课,甚至还带着除了我以外的舍友办了个健身房卡。希望大家能凝聚在一起。
有时候她问我,为什么你不能参与到这个大家庭中呢?
我反问,我和大家能一起吃饭吗?能一起上课吗?能一起玩一起闹吗?
她说,能。
我说,这就够了。
宿舍是宿舍,不是家,舍友是舍友,不是朋友。
人在人群中,理智点更快乐。
宿舍最终未像她想象中一样和谐,反而越来越是:个人怀揣个人的心思,在餐桌上摆出相同的敷衍笑脸。
终于在大二时,燕子跟我说,她累了,她终于知道,强行把不同的轨道纳入一处,是不可能的,她甚至有点后悔,如果一开始像我一样,疏远一点又不至于脱离出来,就好了。
她说,她要疏远群体,又不至于脱离了。她就去做了。
她仍然和舍友玩玩闹闹,嬉皮笑脸,但她开始自己去听讲座,自己去健身,自己去学习,后来她成了健身房的教练,再后来她自己做了生意。
(二)
工作后遇见的小姑娘叫小陈。
她总是很忙,因为同事让她做什么,她都不会拒绝,渐渐,同事让她做的事越来越多。
我未让她帮过忙,做过事,有次她竟跟我倾诉,说:"我觉得好累,大家什么事都让我做,好像我不拒绝,就意味着我愿意做,搞的我做自己的事都没什么时间。"
我建议她委婉的拒绝,拒绝那些可以拒绝的事(例如谁都可以完成的事,或者占用时间长却简单的事。),她说:"可是大家都是同事,拒绝不太好吧,我突然就开始拒绝,很怕被大家讨厌,被孤立。"
我说:"换你让同事帮忙,同事说哎呀我有点忙,抱歉啊。你会生气吗?"
她摇头。
我说:"大家都是成年人,让一个同事帮忙,被拒绝也未觉有什么,毕竟又不是亲密好友,也不是家人亲人。大家在一起,你只要工作上可以合作,不妨碍大家赚钱,就是个好同事。你若想从好同事变成所有人的好朋友,在我看来有些不太现实,毕竟在工作以前,各人已有了各人好友。"
倒真想对像小陈一样的姑娘说上一句:"你这样好,何苦委屈自己,做别人不特别的朋友?倒不如做个普通的同事,你快乐,对大家也没有影响。"
小陈的改变并不算很快,但她今天试着拒绝一点,明天试着拒绝一点,慢慢就尝到了甜头,比如她未发现自己被人讨厌,比如她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
小陈说:"同样是在这个单位,和这群同事在一起,我比以前轻松好多啊。"
(三)
若是学生住宿,若是新人入职,又或其他,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当然很好,遇不到,舍友当舍友,同事当同事,也舒坦。
最难受是强行合群,貌似亲密。我们已长大成人,合群就不必太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