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奥尔德肖特,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后在东英吉利大学获硕士学位。一度投身于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后来对这一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感到厌倦,于1974年在伦敦定居下来。
伊恩·麦克尤恩性格刚毅,思维敏捷,具有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
他擅长以细腻、犀利而又疏冷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积极探讨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
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
许多作品反映性对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欲作用下的扭曲。
麦克尤恩关于写作的一些见解:
一、一部作品的开头部分,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紧迫性。
麦克尤恩说:“一部小说开头的五页到十页至关重要。”因为,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投入了“他们生命中非常宝贵的十几或几十个小时,你必须找到邀请他们进入的方式。”
“就像是要吸引人走进一栋房屋,门的结构、走廊的设计、走进房子时应该在什么地方驻足落脚,都要有吸引人的地方。唯有如此,人才会有足够的好奇心,穿堂入室逛过去。”
英国大作家亨利·詹姆斯曾说过:“有趣是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麦克尤恩很赞同这句话。写作时他会以“有趣”来衡量自己写出的东西。
所以,一部作品的开头部分,“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紧迫性”。
“它应该立马触碰到你的心灵,或是跟你的大脑展开对话,而不是在小说开始了两百页之后再来做这件事。它应该是面向读者的一种服务,创造一种共情,你进入了这个房子,就不会轻易离开。”
二、写作时,要非常注重自我审视。
他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正在写的作品。
“我在写作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版本的我在警觉地看着,说:这里可以更好一点,我不会允许你这么做……”
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会让作品变得更好,但同时也把写作过程变得更难。
他说:“你总需要更努力地思考,更精致地打磨。”
这让整个过程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出海捕鱼一样,有时候很顺利,有时候则很痛苦。“那些甜美的日子里,早上10点钟你就能进入文字的神秘世界,让思绪在纸上流动。你感受不到世界的存在,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两个小时后,你便能拥有完美的结果。但在另一些艰难的日子里,你感到自己仿佛得在纸上流出鲜血,才能有所得。”
三、创作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注意力得高度集中,公共生活是种打扰。
因此,虽然麦克尤恩也会就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会写文章和接受采访,但是,如果他正在写一部小说,那他就会全身心放在写作上,不会再参与公共生活。
谈到公共生活时,麦克尤恩还表达了自己对互联网的悲观看法:
“互联网上似乎天然有种疯狂的情绪。它正在扭曲公共讨论。你在采访中发表了某个言论,其中的几句会被挑出来放在网上,成百万人会跳出来转发评论。你时常被误解,对话也变得毫无意义。有时我感到窒息,更多时候我在质疑。它在产生任何价值吗?没有。它只是一堆泡沫、一片狂热,一种根植于互联网的奇怪的愤怒。在我看来,都是非常主观的。它太奇特了,也许有天我会写部小说。”
四、独处很重要。
麦克尤恩说:“独处是现代人最伟大的特权,但我们正在失去它。我们最应该对话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我们应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拿出笔记本,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只有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思绪,整理你的世界和你的关系,跟纸笔亲切交谈,而不是登录社交网络。对一个想要拥有知识性生活的人来说,这曾经是非常基本的一步。”
独处不同于孤独。
孤独是被动的,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是一个人想要跟其他人共处而不得。但是独处,“是现代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麦克尤恩说:“互联网当然也是个美好的发明,在那里,你能轻易找到所有的文字、科学、语言、政治、文化,当然,还有所有的愤怒。互联网是极为迷人的,完全无法抵抗。”
正是因为互联网让人无法抵抗,所以,人的独处会被互联网夺走。即使是像麦克尤恩这样的作家,他会刻意不去使用社交网络,但他也要通过WhatsApp跟自己的家人联系。
五、小说的作用之一,是帮我们交流沟通、理解他人。
麦克尤恩说,虽然有些时候他也会质疑小说和写作的意义,但这种想法不会持续太久。
在他看来,小说仍然很有吸引力,小说是“一项古老的发明,不需要电池驱动,也无需高深的科技,但在道德上和审美上却高度复杂,当它登峰造极之时,美得无与伦比”。
麦克尤恩认为,小说的作用之一,是帮我们交流沟通、理解他人。
“要想进入别人的思想,要想衡量不同人的思想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容纳它们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小说依然是我们最好的途径、最好的工具。小说家是在他人的思想之海上扬帆的水手。电影直观易懂,也很引人入胜,但它并没有像许多人预言过的那样让小说消亡。只有小说能呈现给我们流动在自我的隐秘内心中的思维与情感,那种通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的感觉。”
有人曾经担心,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麦克尤恩对这个问题很乐观。他说,在过去,小说的主要作用是探究人心,揭示人和人或者人和社会的关系,到今天,这还是小说的部分功能。
他相信小说仍然会延续下去,“原因在于,小说家会在这种巨大的信息或不实信息的风暴当中,找到一个静止的中心。严肃小说家将在这个中心位置继续探究人心,继续研究所有的真相以及谎言”。
本文参考来源:百度、李翔知识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