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家属跟我读的是同一所村小和县中,比我大三级,高考全省前50进的T大计算机系(语文成绩太一般了),后来又被选拔进了YAO班,按我省100万同龄人TOP万分之一进T大、T大TOP二十分之一进YAO班来大致估算的话,他的智商大概是TOP二十万分之一。
我就渣不少了,高考全省四百多名进的华五,T大差15分,也就是高考少粗心点儿的事,但华五我就满足了,至于YAO班真是想都不敢想。智商勉强算TOP千分之一吧。
也就是说概率上每遇到两百个跟我智商差不多的,才能遇到一个他那种智商的。所以家属的智商吊打我应该毫无疑问了。这就是个背景说明,不是重点,不需要太认真。
疑惑
表弟高三,有机会给他辅导几道数学题义不容辞,想象中这个时候家属可以智商吊打我了,但并没有,有时候反而是我先想到题目的突破点。算是一般难度的立体几何,虽我辈高考时间久远、略有生疏,解答还是不在话下的。
跟家属下五子棋,我赢。跟家属用扑克算24点,我快。那么,智商吊打在哪里?我还是没那个自信认为自己智商比他高的。
差距
后来家属放下了电脑游戏,捧起了《机器学习》,跟我说起了书中一道习题,网上的人都是写程序解决,他直接用数学……讲得很细我算是勉强听懂了,但我是不可能主动用这么复杂又清晰的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这才发现思维上确实已经有很大差距。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差距的感觉。
顿悟
跟家属日常闲聊,家属说我思维偏广度,深度不够。是啊,像五子棋和24点这种简单、快速、直接的游戏最适合直觉思维的我,短跑我也比长跑擅长得多。这么些年事事都没尽全力、事事皆不精,一旦需要耐心,我便无法坚持。我推翻了之前认为只要兴趣足够就能坚持的自我认识,顿悟自己已经缺乏耐力养成习惯、形成自己的一大短板了。
这个自我认识被刷新后,我都觉得可以给我的科研梦想宣判死刑了,这种短板是根本不适合做科研的。接触了一年多的生信,它数据源的真实浩大和在精准医疗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吸引了我,因计算机可以为医学带来质的飞跃而心情澎湃、心驰神往。我接触了做生信的教授,报了生信入门班,但没有什么实质的进步,只是浅尝辄止。
要学的内容何其多,需要时间倒很容易,更需要耐力啊!没有耐力没有效率,就算给一百年也没用。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很好,但是一旦它形成习惯和短板,再想改变太难了。这已经是我自身的局限,画地为牢。
习惯
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也许在娘胎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倾向于easy模式的性格,我小时候好奇心很强,但也没有认真钻研过什么,玩得开心最重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自然而然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从此开启了读书时代的easy模式,上课带脑子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一点,就一路名列前茅考上大学,从来不需要竭尽全力,从来不需要逆风前行,就好像全凭惯性。我不喜欢奥数之类的竞赛,每次遇到难题就觉得很烦闷,对自己解决难题没有信心。信心也是保证耐力的一个关键。然而越行至高处,就越来越不那么容易了……我不能保证人生一直是easy模式,却放任自己在easy模式的舒适区待了太久形成依赖,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哪怕只是想象中的困难,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绊脚石。
家属更倾向于hard模式,可能他认为那更有挑战性。高中在我们县中这种没有任何竞赛氛围,更别提老师辅导的小地方,他自己一个人钻研竞赛。回首高中,家属觉得高二钻研竞赛的时候最累,高三备战高考则很轻松。读研初期小导师让他在A类文章和顶级的文章里先选一个作为目标,他选择了顶级……也把自己搞得很累。但我觉得比我一直选择easy模式的弊端小很多,hard模式完成挑战收获也是很大的。
有家属在旁边,我感受到了思维上的差距,也多了很多信心,万一遇到难题自己解决不了,他还可以帮忙。因为有了外援,也许我可以一点点地向hard模式发展。而不是想当然认为兴趣足够自己就能hold住hard模式。
启发
人跟人之间的思维差距不仅仅是因为智力,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不能一直easy模式,也不要无条件选择hard模式,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才是最好,也推翻了我之前关于育儿的一些想法。让孩子养成习惯,在easy模式里经历一个快乐的童年,奥数什么的也不用学,这样是不好的。与其说给孩子多一些挫折训练,不如说多一些耐力训练吧~不是一味地让他经历挫折、经历沮丧,而是增强他做事的信心、引导他积极克服困难不逃避、坚持到底最终完成目标,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信心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