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吕明有两年未见面了,虽说我们业务上经常有往来,但都是底下人再操作,我们之间确确实实很久没联系了。这次我的客户单位因一条线路货量大且需要每天走货,要求我们服务商提供最优惠的价格。我立马想到的是找吕明谈这业务。
和吕明认识已有9年时间,我俩几乎是同时进入物流这个行业。他做专线,我做第三方,我是他的上游。记得第一次见面,他夹着一个小黑包,表情谦逊恭卑,说话温和诚恳。他介绍自己做什么专线,刚刚来到芜湖,希望以后给个机会合作。当时我正好也需要下游给我走货,于是一拍即合,试试走起货来。
以后在频繁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为人处事豪爽、大方、敢于担当,情商高格局也大。而他看我也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讲哪做哪的性格。最主要是我们对行业及事物的发展的企图心和独到见解的互相欣赏,所以只要有空或有机会我们便坐在一起聊天,探讨机会与机遇。
几年下来,他果然做得风生水起的,他这条专线也在我们圈内数一数二。而我因为方向、市场、性别、年龄、人脉等因素,选择了归隐和保存。我们越来越忙,见面越来越少。这㳄因市场迁移又不方便,我们便再未见面了。
约好是下午二点见面,我来到他的办公点,他已从底下门面内的办公室搬到楼上,更大更气派了。他模样没变,更精神了些,表情依旧谦逊恭卑,说话温和诚恳,忙着烧水沏茶。久别重逢,当然是聊家常,忆往昔。
“怎样,最近忙吗?生意怎样”
“增加线路了吗,线路顺畅没?”
“股东变化了吗?人员管理怎样?”
“未端自己在经营还是依赖别人”
“客户单位维系得如何”
一通寒喧,我们几乎清楚了彼此的现状。我们侃侃而谈,真诚而坦率,没有丝毫虚伪的做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而真正谈生意不到五分钟。
离别时,吕明送我下楼,一直目送我的车离去。
其实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在乎时间长短和接触的频率,而在于真诚和相互间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