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遐想
回看自己的简书,竟然不知不觉,坚持了日更一年之久,从我最初决定日更简书的时候,我会把每一天在简书上写文章作为一项学习任务去完成。仿佛就像读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去对待。特别是加入无戒学堂,跟着无戒老师一起去写作,把每一天的写作字数提高到800字以上,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事实也证明,我是真的可以。
其实,刚开始日更简书的时候感觉很好,好有激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日更时间越来越长时,我偶尔会发现词穷,有时候还会思维短路。当想写一点东西的时候,会忽然发现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谓。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让自己的心先平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让自己的思维清空。
记得有段时间,生活中杂七杂八的事情特别多,每一天都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我倒希望自己有个三头六臂,当生活一地鸡毛的时候,我心情会格外烦躁,想完成写作日更时,当自己想敲打文字时,却一个字都想不起来,心中会有一种焦虑感,很是抓狂,接近崩溃的边缘。心中的忧郁,无人能懂,那一瞬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无奈,让自己无所适从,惊慌失措,诚惶诚恐。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沉淀,去看看书,我喜欢杨绛老师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在孤独中的自我疗愈。我佩服张幼仪在失去丈夫又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依然能做到在逆境中重生,她的那种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惧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仰,当她把悲痛化为力量,把别人的贬低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时,她已经破茧成蝶。
曾经那么无视她的存在,从内心瞧不起她的徐志摩,却在两人离婚后,因为经济的困难,徐志摩竟然需要向张幼仪伸手借钱度日,而张幼仪却能风轻雨淡地不计前嫌给予了这个曾经伤害她最深最爱的人援助,张幼仪这是何等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宽容。当没有人是她的光时,她就成为了自己的一束光,这束光,不仅点亮了她自己,也照亮了他人。让她的生命无比绽放,更让很多人望尘莫及,张幼仪成了自己的女王。张幼仪老师和杨绛先生成了我写作无力时的精神粮食,她们的乐观精神一直鼓励我面对生活中的琐碎。
或许这是每一个长期写作者都必须经过的写作心理历程吧。
有一样兴趣,能让一个人长期坚持下来,年长月久,肯定会是另一番风景。只有相信相信的力量,才能与众不同,活出精彩的人生。